核心阅读
“为祖国增光,为城市添彩!向前进,博青春!为进博,一起来!”首届进博会志愿者主题歌的旋律犹在耳畔,“小叶子”已绽出了第三芽。其中,100多片复旦“小叶子”在开幕式入场引导、开幕式茶歇区、开幕式主会场内、就餐指引等岗位上悄然绽放。
复旦素有奉献国家、服务社会的传统。从1993年的第一届东亚运动会起,每一次大型活动中都有复旦青年志愿者的身影。今届进博会上,小叶子们更是用自己的倾情投入传承复旦精神,为进博会做好服务,再次彰显了复旦学子的青春与活力。
闪烁在进博护照上的理想光芒
今年,针对疫情防控实际和工作需要,学校首次为“小叶子”们提供一本进博护照,记录下了他们为进博会奉献的心路历程和每一个高光时刻。
初秋的上海阳光灿烂,和“小叶子”们心中的梦想一样明媚。11月2日,梁说今在护照上写了“晴天。睡午觉刚睁开眼,就看到群里通知紧急集合演练。连忙穿上制服,挂上工作证,收拾出门。原本的休息日被排练计划打断了,但在停车场走向会展中心的路上,看到了午后阳光洒在‘四叶草’上,这是在早出晚归的培训日里看不到的风景。”
第二次当“小叶子”的管理学院研究生卢鹤在同一片晴空之下,有别样的激动:“下午13:40,在隔离酒店参与线上课程的我收到了紧急演练通知。立刻换好志愿者服,等待着大巴车将我们带到场馆。这样的体验是紧张的,也是令人激动的。突如其来的紧急演练印证了志愿者工作的灵活性、机动性与重要性。我的岗位主要是举好写着离场路线的指示牌,似乎微不足道,但通过一天天的培训,我对这份责任也有越来越深刻的认识。我们所说的‘集中力量办大事’,或许就是通过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任务的圆满完成而得以实现的。”
梦想绚丽,但梦想之路漫长平淡。卢鹤对比了两次“小叶子”的经历:去年主要负责分论坛嘉宾引导,感受到工作的灵活性和对志愿者应变能力的要求,“直到开幕式当天,嘉宾名单、座位表和会场座位仍然在变动,我和几个同学上午一起用纸笔赶制出最新的座位图,下午才得以从容地进行引导服务。”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今年6月学习习总书记的回信后,她进一步领悟到了参与志愿活动对青年学生的意义。再次成为“小叶子”就有了新要求:“希望自己成为复旦精神的践行者、传承者与传播者,同时也希望能借助去年的经验与教训帮助‘新生’小叶子们更好更快地熟悉岗位工作。”
梦想成长的地方
最嫩的一片“小叶子”是来自经济学院的2020级本科生张潇兮,9月才过了十八岁生日。但她心中有梦,一直追寻。成为“小叶子”是她圆的第一个复旦梦。
“我一直觉得,十八岁以前,自己一直都是被给予的那个人。现在成年了,是时候回报社会了。”怀着一颗感激与奉献的心,她踏上了青年志愿者的追梦之途。“第一站就来到了进博会,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短短几天的志愿工作,她体会到了志愿者的责任之重。简单的工作,往往要经过数次的走场、演习、测试,才能保证现场的万无一失。她也看到宏伟气派的“四叶草”场馆、琳琅满目的展品、国香国色的步行街……在这里,更直观地感受到了祖国的包容与开放。“服务于如此光辉的国际盛会,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国青年的风采,迎接他们的欣赏与赞美的目光,这大概就是做志愿者的幸福时刻。”而最大的收获是:“原以为只要有一颗奉献的心,但小叶子经历告诉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法学院冯竹悠的复旦梦想之一就是在志愿服务的路上走得更远,履行社会责任,经历参差多态的大学生活。去年当小叶子有很好的体验,今年作为二年级小叶子,仍然有新的期待:“在疫情之下的特殊时期里,进博会让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是对全球化的有力支撑,再次以复旦人的身份为国之盛会服务,是非常有意义的。”她庆幸自己能延续与进博会之间的交集,也更感谢学校赋予了广阔的成长空间:“向着青春梦想前行,这是件很快乐的事。”
平凡而闪亮的叶子们
这是一群人的梦想。很多再次报名当“小叶子”的同学,除了想见证盛会外,也期待在活动中结识志同道合的伙伴。
精益求精地对待每项任务是“小叶子”的共同点,中文系的颜润对此感触颇深:“看似简洁的主会场内,实则从座位摆放到礼品布袋的折角都极有讲究。因为防疫的原因,与往届主会场内圆桌摆放不同,今年的座椅统一朝向了主席台。然而,就是这看似简单的摆放,从开始的800减到400再到最后确定为600余张,统筹了美观和社交距离的考量,每一横排竖列,甚至是斜对角都在拉直测量线的方式下进行摆放。在主会场内培训的每一天,都可以看到工作人员进行调整维护。尽管连续长时间排练站得双腿酸痛,但每个人都不会在摆放好的椅子上坐下,而是步行回到休息室。此外,空调有异响、标语位置错误,即使不是自己所在区域的问题,只要一发现我们马上汇报。正是由于这样的小心、谨慎,一场完美的进博会开幕式才得以呈现。”她感慨道,大国形象也有可爱的“小叶子”们的贡献。
开幕式前一晚,离馆前,进博局保卫处临时调整开幕式志愿者,一些人需要去H4.2馆。冯竹悠一瞬间觉得难以接受,“好像所有为开幕式所消耗的时间精力都是一场空。”但她很快调整了心态,“在哪里服务都是为进博服务,每个岗位都很重要。虽然之后因为我有举牌任务而重新拥有了开幕式通行卡,但一波三折的经历更让我明白,我们是志愿者团队,有共同的目标并为此努力,即使作出牺牲也是值得的,这本就是复旦的精神。”开幕式那天,晴空万里。站在台下的她笑容满溢,默默感慨这一端值得回味的时光:“累但快乐。终于可以睡个好觉啦!”
曦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每一片‘小叶子’在复旦精神的滋润下郁郁葱葱。而“一群人本着纯粹的奉献精神一起去追逐梦想的体验让我觉得干劲十足!”卢鹤这样说。
张潇兮有同样的感受。她在工作期间得到了许多学长学姐的无私帮助,也听到了来自天南地北有趣的志愿故事,“在复旦,追梦的道路并不孤单。”但从“小叶子”开始,她追梦的脚步就不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