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他毕生致力于《资本论》研究,在国内首个提出“土地批租”的政策建议。蒋学模先生曾高度评价,他的研究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社会上都影响深远。学生说:上他的课,既害怕又享受,80余岁时,他还坚持复旦的优良传统,在一线为本科生、研究生上课。
“致敬大师”系列活动之一的庆祝张薰华先生从教75周年座谈会暨“经济规律探索”学术研讨会11月8日举行。会前,“大师风采·张薰华先生百年人生”展览揭幕。会上,《规律探索积思录——张薰华先生文集》首发。
校党委书记焦扬,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炯,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王战,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权衡,东华大学党委书记刘承功,校党委副书记许征,副校长陈志敏,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沈开艳,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张军,张薰华家属宁荫、张晓理等出席大会。大会由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陈诗一主持。
焦扬代表学校向张薰华先生从教75周年表示祝贺,对他长期以来为党的教育事业、经济学理论创新和复旦建设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表示感谢,并预祝先生百岁生日快乐。
焦扬表示,张薰华先生是在党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红色理论家”、著名经济学家,毕生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矢志不渝,着力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结合起来,打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脉络,学术贡献卓越。他不惑于表象,不随波逐流,一生坚持科学、追求真理,终成不凡成就。他自修育已,师德高尚,以德行激励培育了一代代新人,为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培养了不计其数的人才。他用一生的耕耘和奉献生动诠释践行了“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把所有时间精力都投入到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上,为学校发展、经济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焦扬强调,要从以张薰华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复旦学人的崇高精神和理论勇气中汲取力量,创造发展新奇迹、作出时代新贡献。要擦亮初心,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培养更多具有“国家意识、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经济领域人才,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育新人。
徐炯在致辞中指出,以张薰华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大家名师所作出的开创性、奠基性贡献,铸就了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是当之无愧的哲学社会科学界“瑰宝”。全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学习张薰华先生忠诚报国的高尚情怀,要学习张薰华先生锐意创新的优秀品格,要学习张薰华先生为国育才的敬业精神,要结合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任务,将张薰华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学人的优秀精神和品格传承发扬下去,努力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张薰华先生与社联有着不解之缘,长期担任上海市经济学会会长与名誉会长,对社联工作给予大力支持。社联委员会不少重要成员师从先生。权衡在致辞中代表上海市社联对张薰华先生表达了崇高敬意和由衷祝愿。他说,上海社科界要以张薰华先生为楷模,上下求索锲而不舍;以先生为楷模,建言献策,领时代之潮流,发思想之先声;以先生为楷模,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以先生为楷模,共同踏上“十四五”时期发展新征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出贡献。
沈开艳宣读上海市经济学会的贺信。张薰华先生团结组织上海经济科学研究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开展经济学研究、应用、教学与交流,为促进经济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他担任经济学会会长期间,兢兢业业,与各界专家学者讨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新见解,为发挥学会在推进学科建设和振兴上海经济中的特有功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惠风如薰,濡染中华,衷心祝愿先生身体健康、幸福、快乐!”
后辈学人亲人眼中的张薰华:
他喜欢“画圈圈”,有批判精神,却像亲人一样朱民:上他的课,既害怕,也享受
朱民:上他的课,既害怕,也享受
在1977级经济学院校友、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的回忆中,上张薰华的课既让人害怕,也是种享受。害怕,是因为课堂内容深入、方法灵活,学生不容易跟上节奏;享受,则是因为张薰华透彻的思路和精彩的讲解,让人“听得如痴如醉”。
课上,张薰华严肃认真,课后,张薰华亲切负责,朱民如今依旧记得他用“两个圆圈”解惑的事情。大学二年级,朱民在复习考试时,对马克思从抽象到具体的演绎方法逻辑产生了困惑,便直奔张薰华家中求解。热情招待后,张薰华在书桌上用手指画了一个由小到大的圈,解释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提出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即从抽象到具体的扩张和丰富的逻辑,使全书成为一个严密的整体。张薰华解释,这就是“思维具体”。接着,张薰华又画了一个由大到小的圈,返身解释了“具体思维”的逻辑思路。一番开导使朱民顿时豁然开朗。那一天晚上,朱民兴奋了好久,还是迟迟不能入睡。“两个圈圈”反复出现在脑中,奇妙而又神奇,而“圆圈”中深奥的逻辑也随之透彻贯通。对张薰华的教诲,朱民直言:“幸福。”
“思路极其严谨,但时时大胆创新。”多年后回忆起来,朱民觉得,这是张薰华对他影响最深的地方。
陈诗一:非常严谨,是一位带有批判精神的学者
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陈诗一这样评价这位学院老前辈。上世纪80年代,张薰华钻研《资本论》原著时发现,第二卷中一些计算公式有误,于是将错误指出并撰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在中国理论界,这是第一次有人敢于指出马克思著作中也存在着错误。“非常了不起,很多人可能不认为《资本论》中会有错误,即使发现了也不一定会指出,但是张薰华就敢讲。”陈诗一说。
“以学院为家。”这是陈诗一对张薰华的另一个印象。张薰华住在与经济学院一条马路之隔的第九宿舍,尽管年逾九十,只要腿脚还灵便,便坚持参加院里的学术活动,“坐在第一排和大家一起听、一起鼓掌、一起笑,就像学院里的在职教师一样。”
随着年龄增长,他腿脚逐渐不便,去学院的次数渐渐少了,然而每当院里晚辈去他家中或医院看望时,他总会细心询问与学院发展相关的问题,看望结束后,总是雷打不动地坚持把大家送到门口。
有一次,陈诗一去医院探望,当时张薰华已躺在病床上,仍坚持要送,“我们不同意,但是他很坚持,自己起身,一直走到病房门口送我们,对后辈、对待年轻人,他就是这样充满着关爱。”
张军:“真的像亲人一样”
“真的像亲人一样。”经济学院院长张军一提到张薰华,也是这样的亲切感受。2006年后,张军搬入第九宿舍,和昔日恩师做了邻居,在菜场经常碰见老师和师母一同买菜。每每偶遇,张薰华夫妇总叮嘱他:“每天要吃个番茄、吃点豆腐。”
张军第一次见张薰华是1981年,他刚刚考入复旦,那年经济学系还名为“政治经济学系”,位于今天的校史馆所在地。开学典礼上,时任系主任的张薰华穿一袭浅蓝色的中山装,带着江西口音,温和地向新生致辞。那一抹浅蓝的身影令张军铭记至今。
直到研究生阶段,张军才修读了张薰华开设的专门《资本论》课程。课堂上,张薰华庖丁解牛般剖析马克思理论体系的方式让张军耳目一新。这门课张军最终获得了96分。前几年他才得知,原来平日里感情不外露的老师竟然将自己的答卷保存了下来,六页考卷至今都没有褪色。这份考卷现在“物归原主”,张军珍重地将它保存在书房里,“作为一种鞭策和激励”。
“‘科学’和‘规律’两个关键词,概括了张薰华先生一生从事《资本论》研究的追求,也体现了他对后学的影响。”张军说。
“每当遇到困难,我父亲总想起当年地下组织负责人、化学系学长陈以文的告诫:勤学习,勤工作,勤交友。正是这‘三勤’激励着他攻坚克难。”张薰华之子张晓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