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交流体会!复旦召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研讨会

作者:李斯嘉、李沁园摄影:成钊 视频: 来源:新闻文化网发布时间:2020-11-17

为在全校迅速兴起学习五中全会精神的热潮,引导师生深刻领会全会的历史性意义,全面准确把握会议精神,校党委决定成立复旦大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团(下简称“宣讲团”),对二级单位开展全覆盖宣讲。今天(11月16日),校党委召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研讨会,开展宣讲集体备课。

会上,校党委书记焦扬、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炯、校党委副书记许征、副校长陈志敏共同为宣讲团专家颁发聘书,宣讲团和校智库专家代表在会上交流了学习体会。

焦扬:讲深讲透、入脑入心,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激发师生群众坚定奋斗的信心决心!

“今天是一场思想盛宴,既是高质量的理论学术研讨会,又是高水平的智库成果分享会,还是五中全会精神的集体备课,有满满的干货、学习成果,更有满满的使命感、责任感。”焦扬说。

焦扬指出,五中全会既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战略意义,又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现实指导意义。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国家队”,复旦大学理论工作者要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全面准确把握内涵。要把全会精神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锻铸的“一块整钢”,在理论创新上系统把握;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历史观、方法论,在原理方法上科学把握;要结合“四史”的大站位和13个五年规划的大视野,在历史脉络上宏观把握;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机遇和挑战,在大形大势上辩证把握。

焦扬表示,全会取得的重要成果、作出的重大部署,为高校提出了重要任务、重大命题,是学术研究和理论阐释的“富矿”,亟待潜心挖掘,要研以致用、顶天立地,聚力研究创新理论和重大问题。要关注重大理论现实问题,聆听时代声音、回应时代呼唤,真正把握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事业发展和理论创新;要加快学术话语体系构建,推动全会精神和理论创新成果融入各学科领域,实现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大众话语的有机结合、协调统一;要提升咨政启民服务能级,推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和高水平咨政报告,担负起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

焦扬强调,理论宣讲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要按照“六个讲清楚”的要求,把全会精神讲深讲透、入脑入心,激发师生群众坚定奋斗的信心决心。要抓师资,确保备课到位,用好“三集三提”的经验方法,切实提高宣讲的能力水平;要抓精准,确保质量到位,注重“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加强互动,解疑释惑,提升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抓统筹,确保覆盖到位,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宣讲工作有条不紊、按时按质完成。

徐炯:通过宣讲、阐释、引导,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思想统一到五中全会精神上,在新征程中跑出上海的加速度

徐炯在讲话中表示,复旦大学专家结合专业素养对五中全会精神进行了深入研究,做了生动而有说服力的解读,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他感受到复旦专家关注时代课题的犀利视角、呼应国家需求的使命担当和回应群众关切的拳拳初心。

徐炯指出,组建五中全会宣讲团,开展宣讲工作,就是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要求,要充分发挥重要理论和重大精神的传声筒、放大器、调音器的作用,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加真切、更加响亮、更加通俗易懂,深入人心。

徐炯强调,复旦大学专家开展宣讲工作,要国内和国际相关照,历史和现实相贯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聚焦主题主线,从政治高度、历史维度、现实角度全面准确地将五中全会精神讲深讲透;要根据不同对象,不同领域、不同人群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通过形势创新、平台创新,着眼入脑入心,适应对象化、差异化、公众化特点,生动易懂地将理论送入寻常百姓家;要紧紧围绕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以理论宣讲为形,以理论创新为魂,力求出新出彩,发挥思想阵地、研究高地、人才聚集地的优势,让理论宣讲与研究咨政形魂并重;要走出校门,走进基层,深入企业、社区、农村,把复旦“心有所信”的故事和人民城市建设的实践融入到五中全会精神的宣传当中,打造标杆标准,发出中国声音,以创建上海标杆,塑造复旦品牌为目标,持续深化校地合作。

徐炯强调,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与上海这座城市、同每一个人息息相关,要通过宣讲、阐释、引导,进一步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五中全会精神上,激发奋斗激情、实干热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跑出上海加速度,拼出发展的新奇迹。

11位专家集体备课、交流发言,力求让宣讲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有力度

会上,11位来自各学科的专家宣讲团成员、智库专家代表交流发言,将专业素养与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相融入、相结合,力求让宣讲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有力度。

“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要把中国的事情和服务于人类发展的大文章做好,这是中国之于未来的意义和价值。”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李冉表示,从落后的时代、赶上的时代再到如今引领的时代,中华民族复兴事业与中国现代化事业同声共振,在引领的时代,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具有历史纵深感,为未来三十年奠定坚实的历史根基。他相信,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将展现越来越普遍的世界历史意义,将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新的可能性。

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张涛甫聚焦“提升文化内聚力和外引力”。他表示,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不仅表现在有形的物质力量上,也体现文化的软实力上,文化的建设在未来五年乃至更长周期内至关重要,要在国内层面提升文化内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同时加强对人民的精神引导和文化导流;在国际层面,要扩大文化外延,求同存异,扩大和增强中国共识和国家软实力,最终实现中国文化的国内国际良性双循环。

微电子学院院长张卫表示,全会公报深刻阐明了加快科技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和科技创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作为,要立足复旦优势,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解决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培养和汇聚一批具有结构合理的战略科技力量,抓住集成电路颠覆性技术变革的重大机遇,提升国家集成电路创新能力,为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周文表示,“十四五”规划是中华民族复兴新征程的行动纲领,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纲领性文献。“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应用,体现了坚持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作为判断调整战略的重要依据,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重大理论创新。他说,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是淡化生产的作用,而是更加重视生产,特别是强调生产的高质量发展和生产的创新驱动,从而实现生产、交换和消费的有机统一,实现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作用、相得益彰。

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贺东航围绕“建设‘教育强国’”解析“十九届五中全会的教育宣言”。他表示,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国”和“高质量教育体系”,明确了“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础性工程,学校要推进“双一流”建设,为哲学社会科学“十四五”规划作出“复旦贡献”,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愿景目标中写下复旦的浓墨重彩。

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解读“高质量发展目标与双循环大战略的深刻内涵”,他说,要用高质量发展解决发展阶段两头在外的客观事实,在完成高质量发展、打通双循环通道的过程中,上海要兼顾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探索和存量盘活以及金融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落实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把中国高储蓄好牌转变为创新潜力、行业标准潜力和普惠潜力的重要来源。

经济学院教授高帆聚焦“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与形成路径”,他表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事关我国现代化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这一变革具有独特的理论和实践逻辑,其推进程度本质上取决于中国经济体制完善这个重要的制度基石。从操作角度看,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依靠优化结构和增强创新来形成发展新动能,激发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的循环活力,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形成新发展格局创造持续的动力源泉、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

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志青说,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要深刻理解绿色发展对于社会经济全局工作的支撑性作用,深刻理解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绿色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以及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中国绿色发展实践和创新的必要性。他表示,“十四五”期间乃至更远景规划中,绿色发展将迎来最重要发展阶段,要在实践上走出一条发展中大国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更加平衡、更加协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主任、上海高校智库-网络空间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沈逸表示,全面深化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是党在信息技术革命全面深入展开的历史背景下作出的战略选择。高校要以网络主旋律和网络空间治理新秩序为抓手,构建理论体系,在中国参与和推进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体系的变革中作出贡献。

上海高校智库-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长忠表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核心要义是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新发展理念,标志着中国全面启动了新型现代文明形态全面构建的战略任务,将“以人民为中心”,布局技术革命,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引领全球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围绕战略任务,哲学社会科学学者要讲好中国故事、讲清中国原理、讲好社会主义文明形态机理,讲清面向未来人类发展的共识性。

法学院教授刘志刚表示,法治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要深入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在治理体系现代化中提出的目标、规划、设计、方案、举措,围绕十九届五中全会决定的远景目标、主要目标、基本原则,深入系统研究国家治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贡献。

制图:实习编辑:边欣月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