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亮相本次工博会上的成果突出产学合作、医工结合的特点,是学校部分最新科研成果,集中展示了学校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挥学科优势和综合优势、加速科技创新的积极实践。
在第22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我校遴选13个项目参展,共获得6个奖项。其中高校展区的优秀展品类奖项4项,包括优秀展品奖特等奖1项、优秀展品奖2项和优秀创新创业展品奖1项,同时获得优秀组织奖和先进个人奖。再度囊括高校展区所有类型的奖项,奖项总数再创新高,是本次展会上获高校展区奖最多的高校之一。
特等奖
人群稠密空间病原体快速捕获富集检测系统
该项目由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隋国栋和基础医学院教授程训佳团队合作完成,实现快速检测。设备已在武汉方舱医院等多所医院使用,向葡萄牙、韩国等国提供了300多万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试剂。
优秀展品奖
人工智能化多功能气溶胶浓度富集系统与大气颗粒物毒性检测联用仪
由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陈建民团队完成。该国产自主研发设备实现了30分钟内对大气颗粒物生物毒性的在线实时智能播报,对大气环境监测和健康效应评价有重要指导作用。
优秀展品奖
特效防止新冠病毒等人感染冠状病毒的多肽药物
由基础医学院研究员陆路团队完成。这是国际首创的、具有抗人感染冠状病毒特效药特征的多肽抑制剂。
优秀创新创业展品奖
新型微小系统识别设备
由创新创业学院推荐的校友创新创业项目。该读码产品打破海外产品对中国机器视觉市场的垄断,提供的相应解决方案助力企业用户了解整个工艺物料使用情况和产品流向,为现代工厂的智能化、数据化提供技术支持。
抗疫防护用品“一种新冠病毒防护头套”
环科系陈建民团队研制的去除病毒尺寸超细旦驻极体熔喷核心材料的评价技术,大大提高了病毒防御材料的判别效果。团队依靠这项技术设计了包括口罩、头套、眼罩、滤芯、滤网等多种新冠病毒防护用品,已完成8项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和1项美国专利申请。
“一种新冠病毒防护头套”与山东爱达医用制品有限公司达成总价120万元的专利转让,9月18日签约。这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首个百万级的科研转化项目,也是学校首个在工博会现场签约的项目。
便携式智能超声辅助诊断仪
这款由一块500*500*20mm的显示面板和一只超声探头组成超声仪能像听诊器一样随身携带,兼具便携、智能两大亮点,有望成为基层医生早期筛查、辅助治疗肿瘤疾病的好帮手。由信息学院教授汪源源团队、附属肿瘤医院教授常才团队、上海大学等合作研发。
传统便携式超声诊断仪主要面向三甲医院临床科室和急诊科室。而这款诊断仪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植入基于人工智能的辅助诊断算法,能真正有效协助广大的基层医生们准确、迅速地找到病灶,走在全球医疗技术和应用的前沿。据初步临床试验统计,它能在早期筛查、精确诊断、分子分型、预后预测四环节发挥作用,准确率达到90%以上,适用于浅表器官、心血管等多种疾病诊断,对某些高发肿瘤疾病尤为适合。基本与肿瘤医院主治医师的水平相当,远高于未接受专业训练的基层全科医生。
它的另一大特点是方便医生。社区医生可以拎着设备上门检查病患,现场就能得到诊断结果。还能在灾区、战地等特殊环境下灵活使用。目前,这台诊断仪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在附属肿瘤医院和上海市部分基层社区医院供一线医疗人员使用。该仪器的目标定位是面向基层医院,量产后定价比较亲民。
人工智能化多功能气溶胶浓度富集系统与大气颗粒物毒性检测联用仪
这款国产自主研发的联用仪可以快速、精准判断空气的生物毒性。由环科系陈建民团队耗时5年研发成功。设备由PM2.5采集与溶出液制备模块、化学成分分析、毒性检测模块三大模块构成,实现了30分钟内对大气颗粒物生物毒性的在线实时智能播报。
联用仪可以一次性解决空气质量评估的两大难题:毒性成分、健康效应。它的富集系统通过采样、饱和、冷凝、采集、浓缩等环节,将颗粒物融入液体,易于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测定有机组分、离子色谱测定无机组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重金属,并大幅降低了空气流量需求,从原先的1000升/分钟降至50升/分钟。与原先离线检测的数日至数十日相比,联用仪检测全程只需30分钟。
联用仪的全部仪器系统仅有离子色谱部分外包定型,核心部件和采用自行设计的联用端口均为自主设计研发,目前在国际和国内都未有同类型设备,具有突破性意义。目前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2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