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最像大学的中学”迎来70岁生日

校友线上线下云集 四大学院正式揭牌

作者:李沁园、陈晓蕾、张翔、丁鸣摄影:刘宇、孙梦溪等 视频: 来源:附属中学、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0-09-27

从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到复旦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从上海市劳动中学,到复旦大学预科部,再到确立并延续至今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这所在70年间培养了三万余名毕业生的基础教育学校,如何坚守“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五育兼修、为国增光”的育人初心?

从上海市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首批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到沪上最有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重点高中之一,这所与复旦大学相守相依、相辅相成,一直被誉为“最像大学的中学”,如何在新的长征路上为“立德树人、追求卓越、开拓创新、为国育才”的使命注入新的生机?

9月26日,“从心连广宇 永志家国梦”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建校70周年主题大会举行,海内外附中人在线上线下相聚一堂。复旦附中四大学院在大会上正式揭牌,标志着新时代“复旦系”基础教育开启探索育人成才的新模式。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出席大会并讲话。附中1960届校友、附中校友会荣誉会长,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作协原党组书记、中共上海市委原常委、宣传部长金炳华,附中1965届校友、附中校友会会长,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程天权等校友代表共同见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王平,杨浦区委副书记、区长薛侃,复旦附中校长吴坚在大会上致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院长、附中原校长郑方贤,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周亚明,杨浦区副区长王浩为四大学院揭牌。复旦附中党委书记郭娟主持大会。

主题大会上

70周年请来老书记、老校长、老教师,赢得现场热烈掌声

附中原校长徐志新、谢应平、郑方贤,原副校长何慧湘,原党总支书记周萍,原党总支副书记陈克明、孟燕燕,原党委书记王德耀,原副校长吴小新,英语特级教师邹家元,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

主题大会上,多位老校长、老书记、老教师在主席台就座。白发见证着他们为立德树人和学校建设奉献的年华,现场师生为他们献上的热烈掌声里,饱含着对前辈的致敬。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郭娟

“在建校70周年的特殊时间节点上,我们邀请附中老领导和老教师到场共同见证,正是感谢这些为附中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带领附中不断改革创新,深受学生爱戴的领导和老师,郭娟说这正是附中精神的传承。

育人初心不忘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复旦力量

焦扬在讲话中代表复旦大学党委和全体复旦师生向附中全体教职员工、广大学生和校友送上祝福,向长期支持附中发展的上海市教委、杨浦区委区政府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回望历史,附中自诞生之初,就承载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红色基因。”她说,70年栉风沐雨、团结奋斗、诲人不倦、蓬勃发展,附中始终与百年复旦同向同行,始终站在基础教育改革潮头,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涵养从容大度、追求卓越的附中精神,打造了国内顶尖、蜚声中外的附中品牌,成为上海教育的一张靓丽名片。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

焦扬指出,长期以来,附中都是复旦大学十分珍视和用心建设的核心品牌。希望附中作为上海的龙头高中,要以更高站位、更大担当、更好作为,把党的教育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办一流高中,育一流人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上海率先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复旦力量。

她强调,要把握正确方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引领附中师生做复旦百年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做巩固学校、维护国家新篇章的书写者,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勇立时代潮头,坚持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继续做好基础教育的先行者、大中小学教育改革衔接的探索者、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引领者,进一步聚焦新时代普通高中教育改革,进一步利用好大学通识教育和学科优势,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要践行人民至上,坚持示范引领、协同发展,在复旦基础教育方阵中,进一步发挥牵引和辐射作用,承上启下、统筹协调,推动中小幼协同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平教育的期待。

砥砺前行依旧

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规律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王平

王平在致辞中指出,建校70年来,复旦附中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用理想和责任践行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为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教育力量,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赞誉,是上海基础教育的一张金名片。希望学校永续红色血脉,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希望学校永筑教育初心,进一步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谋民生之力,解民生之忧,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希望学校永葆青春活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根本动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形成师生才智充分涌流,学校活力竞相迸发良好局面,为实现上海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杨浦区区委副书记、区长薛侃

薛侃在致辞中指出,70年来,复旦附中始终秉持“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勇立潮头,高歌奋进,培养了一批批素质全面、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卓越人才,为杨浦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他强调,希望学校始终坚持改革精神,在创新拔尖人才培养、高水平师资建设方面出经验、出成果;更好发挥复旦的品牌和教学优势,努力打通基础教育联动高校发展的桥梁,成为创新杨浦在教育领域的“孵化器”和“大本营”,杨浦也将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一如既往地为复旦附中等学校提供最大的支持,开放更多优质资源、创新多元合作形式、助力办学能级提升、努力实现校区共赢。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吴坚

复旦附中校长吴坚在致辞中回顾了学校70载办学历程,并指出,复旦附中在坚持追求卓越、不断开拓创新的办学历程中从未动摇过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信念。他表示,复旦附中曾经开创过许多个基础教育的第一,今天依然砥砺前行,努力进取,保持并发扬优良传统,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规律,为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教育工作者的三个育人根本问题交出复旦附中的答卷。“七十正青春,70岁的附中永远是十七。”他祝愿毎一位复旦附中人弘扬光荣历程,铭记时代使命,继往开来,勇创一流,在此世界大变革之际谱写属于中国人的崭新篇章。

教师代表、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

“遇上了这样的好时候,我怎能不知命而为,怎能不应命前行?”教师代表、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在发言中回顾了自己在复旦附中18年的工作经历和见证的学校发展,分享了作为一线语文教师的的真切感受。他动情地说:“为了伟大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为了伟大祖国更加理想的教育,也为了复旦附中更加辉煌的前程,我深深地期待,复旦附中人能够坚守教育初心,能够坚守‘教育的本质是人’的教育理解,将为推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展开的教育进行到底!”

2021届学生金彩

“回望身后那一片土地上留下的,是坚实的脚印;抬眼望去,前方是自由而辽阔的舞台;远方是美好而光明的未来。”学生代表、高三学生金彩分享了在复旦附中学习生活的经历和感悟。她说,在这片校园度过高中三年的每一位附中人,都在见证附中的成长,而同时,附中也在见证着附中人的成长。“高三的我们已不知不觉即将步入成年人的角色之中,而附中带给我们的远远不止是丰富的学科知识,更有着对生活积极探索的精神和家国情怀。”

复旦附中1987届校友、CMC资本创始合伙人、华人文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黎瑞刚

“我感恩有这样一群老师,他们用他们的包容、睿智和人格魅力呵护了我们的个性成长;我也感恩有这样一所校园,因为她的开放、多元、活力和正能量,让一群不羁少年的身心得到了全面的养成和孵化。”复旦附中1987届校友、CMC资本创始合伙人、华人文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黎瑞刚作为校友代表发言,回忆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在校时光。他寄语学弟学妹们,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代,做好确定的自己,相信自信的力量,相信独立思考对于完整人生的意义,相信母校赋予我们的理想和担当,努力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四大学院揭牌

开启探索育人成才新模式

“这里集聚了一群热爱文学、积极思考社会问题的同学们,上到人类终极意义,下到社会时事新闻,我们都曾经展开过激烈的思维风暴。学科不再是人生中的过客或是看客,尤其是语文学习成为了性格构建的一部分,在对相关内容的探索中同时做到了内化的过程,让自己徜徉在美的感受中。过了好多年后,我们或许还会记得高中时代对于人类命运的关心与思考,或许还会记得那些读过的书、讨论过的话题,或许还会记得这样一群志同道合的挚友。沐浴着人文关怀成长,得以健全价值观,确立自己的理想。”

2022届学生冯子嘉

“午饭后踱进教室,屏幕上与你不期而遇的可能是用几何画板做出的优美纷繁而自有规律的图形,或许是令人眼花缭乱却又人目不转睛的分形动画,黑板上可能出现了一条以某位同学的名字命名的定理,或是几道类似移动火柴棒的逻辑推理题。当你从黑板上的崭新世界回过神来,又会听到身后正在进行的一场严肃对话——论音乐节拍的最大公约数与音乐丰富程度的关系。当然,我们的世界不只有理科,我们同样会欣赏某位同学每天坚持更新的诗歌角,也会在语文课后为了一个可能永远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展开辩论。

“他对科学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感情,但却不囿于理论一板一眼的条条框框,而是着眼于更长远的实践。时常能看见他在博学楼三楼的走廊上研究‘饮水鸟’的装置,并有感而发引起一场关于‘永动机理论’的热烈研讨;也能看见他带着防护目镜,娴熟而一丝不苟地倾倒着手上的试剂瓶,烧杯里顿时烟雾缭绕;生物实验室里,轻轻旋着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清晰的细胞结构历历在目;公共空间摆着的地球仪上,也有他仔细钻研过的经纬之迹……如果说,科学对他而言是一支任重道远的战歌,那么人文于他则是一首隽永风雅的古乐。”

“起初完全是手足无措的状态,是导师一步步教我研究方法,才让我从豆瓣知乎转向知网的海量论文,从只有朦胧的想法到学着在传播学巨擘的作品中寻找理论依据,从采访问题的幼稚浅薄到顺利完成聚焦小组和个案访谈,最终一字一字码出研究报告,课题还去参加了比赛……尽管现在的我仅仅是对研究过程略知一二,然而在整个过程明显感到能力的提升,也更加明白,研究虽然艰难,但只要始终相信自己所做是有意义的,坚持下去总有收获。”

这些来自复旦附中学子的真实分享,记录着“学院制”培养方式探索的生动点滴。

针对学生不同的和个性特长和成长目标,自2018年起,复旦附中在文理学院实践的基础上探索面向全体学生的“学院制”培养方式改革,设立望道、步青、家祯、希德四大学院,并在主题大会上正式揭牌。从高一年级开始,学校根据四大学院的学生特点,分别开设了数理化提高专项课和文科素养专项课,给学有余力的同学发展兴趣爱好的空间。

据吴坚介绍,这四个以复旦大学老校长名字命名的学院各有学科特色,伴随学子们度过三年高中学习生活,不仅为学业发展集中优质资源,更为人生成长提供更广阔的指引与更全面的关怀。

近年来,复旦附中着眼国情思政教育而实施“菁英培养计划”,着眼运动健康教育而实行高中体育专项课程,着眼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而推进“中国人”系列课程,着眼科创生涯教育而设立“大学微课”,着眼现代博雅教育而成立“四大学院”和导师制培养……吴坚说,所有的探索实践,核心目标就在于要让附中的学生真正成为“学思践悟、奋发有为”的时代英才,要让学校真正成为有正确价值引领、有优秀文化培育、有扎实学业素养、有健康成长环境的育人高地。

缤纷活动汇聚

师生校友共同诠释以人为本理念

当天,校友会金融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文化传媒委员会、金融委员会联合论坛举行。来自文化传媒与金融界的知名校友以“巨变时代的不变价值”为题,解析前沿发展动态,探讨人才培育之道。

校友会金融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文化传媒委员会、金融委员会联合论坛

让附中精神在校友的讲述中变得愈加清晰,让校友的奋斗故事成为激励在校学子的前进动力,今年5月起,复旦附中相继推出多场校友系列主题论坛。前四场论坛分别以“聆听医生讲述初心与使命”“创新·融合·强基——新时代教育的使命” “激扬梦想 创见未来”“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为主题,邀请生物医药、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法律咨询等领域校友回到母校,为学弟学妹们分享成长建议。

近十年来,复旦附中校友会先后成立创业、生物医药、法律和咨询、科技创新、高等教育和文化传媒等六个委员会,在中学校友会中颇具规模。建校70周年之际,其中优秀校友先后受聘担任“校友导师”,为青年学子成长提供指导。

“云晚会”现场

25日晚的“云晚会”是附中大家庭的欢聚,由 “每一个日子都精彩”“每一个学子都溢彩”“每一个步子都织彩”“每一种教育都绘彩”等篇章组成。由2021届学生陈申杰、刘奕媛、方路羽作词作曲的70周年主题曲《与你同行》,是附中学子对母校饱含深情的倾诉;交响管乐队的管乐合奏《波斯序曲》、西藏内地民族班学生表演的藏族舞蹈《阿嘎人》、国际部学生的合唱曲目《We are the World》、师生歌曲串烧,以及附中学生合唱团、校友合唱团的无伴奏合唱《奉献》等,展现着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生精神风貌;朗诵剧《我们的故事》由1988届校友邵宁创作,由老校长过传忠和附中师生共同演绎,重现附中发展史上的经典片段,展现了附中人追求卓越的奋斗和为国奉献的精神。

升旗仪式现场

26日上午,庄重的升旗仪式传递着复旦附中师生们“从心连广宇 永志家国梦”的信念。随后,校庆嘉年华缤纷开场。操场上,中国风舞蹈、配乐诗朗诵和藏族歌舞先后登场;师生们在介绍书籍、艺术品的交流中,在拍卖手工作品的过程中,分享学习生活的点滴,发掘生活中的美和诗意。

校庆嘉年华活动现场

制图:实习编辑:边欣月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