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 “最美科技工作者”吴凡:坚守疾病防控“底线”的人

作者:唐闻佳摄影:袁婧 视频: 来源:文汇2020年9月22日发布时间:2020-09-24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主任医师,上海市预防医学会会长吴凡,荣获2020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面对新冠疫情,医疗救治是‘减存量’,而其他国家发生的事告诉我们,光靠医疗体系显然不够,还得靠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找到密切接触者,做好隔离,阻断人群传播,这叫‘控增量’。”9月,坐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会议室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上海市预防医学会会长吴凡面对记者如是说。

作为上海市政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吴凡自1月18日投身防控工作至今,参加51次上海市新冠疫情防控研判专家会,在关键节点提供决策建议。

投身公共卫生与疾控科研近30年,吴凡一次次从实战中走来。日前,她获得“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秉承科学精神,第一时间迎战新冠

与治病救人的医生相比,公共卫生专家的抗疫“能见度”不高,却同等重要。新冠疫情暴发后,吴凡牵头上海市应急科研攻关项目《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病学研究》,聚焦新冠肺炎传播能力、传播方式构建基础模型,对疫情发生发展作出预测、预警。由她领衔研发的“传染病智能溯源管理系统”,助力密切接触者排摸及感染者感染来源追溯,六大研究成果已于3月发布,均已应用于防控实践。

作为中华预防医学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专家组成员,吴凡还参与全国疫情研判工作,参与撰写近30份报告提交国家卫健委。作为中国大陆高校公共卫生领域唯一代表,她参加了中国-WHO新冠肺炎疫情联合专家考察组,与中外专家就全球疫情防控核心问题作出专业判断。

“上海这座拥有千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如何做到只有380多例病例?不可思议。”3月18日的一次国际连线中,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不解地问。吴凡作答:上海做到了第一时间“诊断+追溯+隔离” 。

三个关键词,如今说来容易,当初预见不易。新冠疫情发生后,吴凡第一时间提出“及时发现病人,快速感染溯源,100%密接隔离管理”的关键措施。这三条建议,是基于她近30年的战“疫”经验。

早在1988年,还在上海医科大学(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学习的吴凡就跟着老师投入甲肝防控。一路走来,尤其是2013年,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极早期,吴凡以高度的职业敏感启动应急调查,带领团队快速确定“这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型禽流感病毒”,并最终将病例的暴露和感染来源锁定为活禽市场,为上海市政府及时采取关闭活禽市场的防控策略提供决定性依据,为迅速扑灭疫情发挥关键作用。

世卫专家组对此给出“灵敏、专业、高效”的高度评价,此战也被国际同行誉为“新发传染病防控的全球典范”。

信心建立在“体系”上,不断筑牢公卫防护“网底”

“公共卫生体系”“疾控体系”……与吴凡交流,“体系”是她提到最多的词。翻开她的职业经历,方能对此有更深刻的理解——信心,正是建立在体系上。

体系非一夜建成。1991年,吴凡进入上海市卫生局,第一个工作岗位就在今天的疾控处,当年这里叫防疫处,她与“疾控”就此结缘。1998年,吴凡参与筹建全国第一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这个中心于同年11月成立,由上海各传染病防治所“拆墙”合并而来,全市形成一个完整的传染病防治体系。这一年,卫生部向全国推广上海模式。2002年,中国疾控中心建成。

这是吴凡第一次深度参与的我国公共卫生体系重大改革。“建立之初就强调一点,社区不仅承担基本医疗功能,还要落实疾控任务,这就形成了公卫防控的‘网底’,这个体系在这次疫情中同样体现出了价值。”吴凡说,近30年,这个体系经历“非典”、禽流感,在一次次实战中不断完善。

在此期间,吴凡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从事公共卫生和疾控科研近30年,她在全国创新建立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监测预警体系,负责国家传染病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创新传染病组合检测技术体系,提高了新发、再发传染病一槌定音检测鉴定能力……她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顶尖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各类奖项10余项,以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在吴凡看来,今年4月上海提出的“公卫建设20条”,触及公卫体系里更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将进一步推动公共卫生体系提升。

健康科普,为公众提供无形防护服

“现在这个关键时刻,千万不能麻痹大意,千万不能心存侥幸,千万不能放松措施。”“战‘疫’没有局外人,每个人都是参与者、贡献者!”……今年战‘疫’期间,吴凡坚持出席了12场上海市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为公众解读疫情防控举措,很多人也由此记住了她的科普金句。

作为上海市预防医学会会长,她代表闻玉梅、宁光院士等12位医学专家在上海市新闻发布会上宣读《疫情防控健康科普上海专家共识》,并围绕市民关心的问题,通过各类媒体介绍上海的防控措施。

“提高公众的理性认识,对疫情整体防控是有利的。”吴凡说,健康科普是每个人抵御疾病的无形防护服。疫情是一次全民公卫理念提升的新起点,构建更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需要理念同步升级。

制图:实习编辑:何叶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