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7月1日,在复旦大学“红色基因永传承,百年奋斗再出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主题党日活动上,“赓续红色百年·365行动”正式启动。这一行动将覆盖46个二级党组织、939个支部和1.9万余名党员,计划每周一个院系接力开展“赓续红色百年”主题活动,每天展示一个支部主题党日,以实际行动迎接建党100周年。
学校推出系列报道,聚焦各支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积极行动起来,传承红色基因,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教师一支部和退休支部联合开展“秉承复旦精神,传承附中文化”主题党日活动,邀请附中原校长谢应平、退休支部书记徐锦明、国际部原主任常强华、数学组退休教师黄亦民和政治组退休教师陈家文五位老师,与支部全体党员共话教育使命和党员初心。
支部书记张建国介绍五位退休党员老师
附中原校长谢应平深情回顾了附中的发展历程。1950年,为培养新中国建设亟需的工农革命干部,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应时而生,之后学校数度搬迁,几易其名,1962年正式定名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由时任复旦大学校长陈望道题写校名,至今已走过70年的光荣历程。谢应平表示,正是一批批敬业爱生、专业博学、深受爱戴的教师成就了今天的附中。他特别指出,共产党员需要冲在前面,教师党员要比普通老师先走一步、多走一步,时刻提醒自己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时期的校门
复旦大学工农预科时期的校门
1962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校门
由陈望道老校长题名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附中退休支部书记、原政教主任徐锦明回顾了附中教研组“以老带新”的优良传统,青年教师进入学校后将“拜师学艺”,跟班聆听老教师的每一节课,老教师更会予以细致入微的指导和帮助;教研组每周都会组织教师开展主题研讨与交流。得益于这样的传帮带,青年教师成长迅速。目前,附中是全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最多的学校,高水平的师资成为附中最闪亮的品牌。
附中原国际部主任、语文组退休教师常强华分享了个人的从教经历,在附中的培养下,他先后在复旦附中、兰生复旦中学任教,后担任国际部主任,一直积极为附中的发展添砖加瓦。他表示,“天降大任于斯人也,教师要全情投入教育教学工作,服从学校安排。”
附中1966届校友、数学组退休教师黄亦民分享了自己在附中求学和任教的经历。她表示,或许教师没有一拳打通学生“任督二脉”、使其秒成学霸的本领,但教师本身对学科的喜爱、欣赏、热忱和自豪对学生是有影响的,教师对学科的驾驭应该得心应手,与时俱进。一名教师“要做教育家,不做教书匠”。教学中如何授人以“渔”?应注意换位思考和鼓励讨论,教导学生培养思维习惯,具有质疑精神和宽容开放的胸襟更加重要。在和学生相处中,教师要充分肯定和尊重他们,发掘并珍惜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寻找与其性格、特长和能力更合适的发展方向,让学生成为更完整的人,有能力获得更完美的人生。
苏步青院士指导中青年教师
谈家桢院士与师生座谈
谢希德院士指导杨域同学在附中网上实时交流
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指导青年教师
政治组教研活动
四位老师围绕学校发展历史、学生教育培养和教师专业发展娓娓道来,生动的故事感染了现场所有人。之后,青年教师党员向五位老教师献上鲜花,表达对于他们的崇高敬意。
语文组龚兰兰老师表示,她从老教师身上深刻理解了附中保持高位发展的原因。黄亦民老师和常强华老师都是“学霸”出身,但都保持着谦逊温和的态度,总是尽善尽美地完成教学任务。年轻党员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这种踏实严谨和乐于奉献的精神,不能懈怠。
地理组徐冬寅老师表示,作为附中的老师,是幸福的;作为今天的附中老师,是更加幸福的。如此多优秀前辈的无私奉献成就了今天的复旦附中,作为年轻的教师党员,更要把这种对学校的责任和学生的爱传承下去。
地理组荆林晓老师、历史组钟明月老师表示,深切地感受到了老一辈附中人对教学的热爱、对学生的奉献和对教育事业的坚守和执着。在美丽的附中校园里,一代又一代的附中人必将把这份严谨求实的作风和博学笃志的精神传承下去。
老中青三代党员老师合影留念
校长吴坚表示,今年是他在附中工作的第32年,多年来,附中的工作环境和硬件设施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与改善,但是老一辈附中人的先进思想与教育情怀,对学校、对学生、对教学的热爱与奉献经年不改、历久弥新,是对青年教师最好的示范和激励。
校党委书记郭娟表示,在第三十六个教师节到来之际,特别感谢老领导和老教师们对于教育事业的付出,对于学校的关心和关爱。一代代附中人共同书写的精神文化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更是其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她号召所有教师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教师节的重要寄语,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率先垂范,勇担使命,接好接力棒,做新时代的附中人,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