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与未来》一书共分四篇,以疫情亲历者、研究者和战斗者的抗疫轨迹为主线,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刻画了全社会同心戮力、共抗病魔的历史瞬间,反映了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上海疾控中心建设和上海预防医学会的历史。
本报讯 在今年8月举行的上海书展上,抗疫书籍备受瞩目。期间,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公共卫生专家吴凡和汪玲两位教授合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当下与未来》一书在上海书展上正式发布。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上海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胡劲军、上海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黄红出席首发式并致辞。焦扬、胡劲军、黄红、吴凡、汪玲共同为新书剪彩。
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以及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市学位办相关领导,受赠新书高校代表和读者代表参加首发式。首发式由袁正宏主持。
《当下与未来》一书共分为四篇,以疫情亲历者、研究者和战斗者的抗疫轨迹为主线,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刻画了全社会同心戮力、共抗病魔的历史瞬间,反映了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上海疾控中心建设和上海预防医学会的历史。同时该书作为上海市学位办2019年委托复旦大学项目“公共卫生高层次人才院校教育和核心能力培养”的成果,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如何培养公共卫生人才提出了宝贵经验,也反映了部委市三方共建托管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及其直属附属医院的改革成果,是“四史”学习教育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结合。
“对这段艰苦岁月最好的致敬,是忠实记录这段历史,并书写新的历史。出版的功能,就在于记录历史、传承文明,使伟大的物质和精神创造成为人类社会的财富。”焦扬在致辞中表示,《当下与未来》一书为加快建设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全面提升防控救治能力,加强公共卫生学科和医学人才培养,凝聚了智慧与经验,带来了启迪和思考,期待吴凡教授、汪玲教授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为守护上海城市安全和人民健康,为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公共卫生医学人才培养,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发展改革,做出更大贡献,并希望有更多像吴凡、汪玲一样的专家学者恪守初心、勇担使命,把责任扛在肩上,把研究置于服务大局中,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多智慧力量。
“今年上海书展的如期举行,离不开奋战在与病魔抗争一线的临床医务工作者,也离不开无数像《当下与未来》著作者吴凡、汪玲这样的公共卫生专家、科研教育工作者。正如吴凡曾经所言:‘公共卫生体系就像一盏路灯,亮着的时候,在路灯下行走的人也许感觉不到什么;而一旦哪一天路灯不亮了,人们才会有不安全感,才会体会到路灯的不可或缺。’”胡劲军表示,经此一“疫”,全社会都更深刻地认识到公共卫生对于人们日常生活、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意义。
“在上海打造全球公共卫生最安全城市之一的背景下,《当下与未来》出版发行意义非凡,既有理论价值又具有实践的意义。”黄红表示,这是一本聪明人写的、让人聪明的书。习近平总书记说:“每一次灾难过后,我们就应该变得更加聪明。”这本书是两位公共卫生专家用专业精神和人文情怀,置于时间定位和历史背景下的审视和叩问,以“当下”推动“未来”的进步,相信会给读者不少的启发,并在其中汲取聪明智慧和进步的力量;同时可以通过阅读本书开卷有益,相信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再次回忆起当下“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抗疫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