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防控疫情,全民战疫的一年,也是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决胜之年,今年《闪亮的名字——2020最美教师》发布仪式,以“立德树人奋进担当,教育脱贫托举希望”为主题,聚焦新时期的最美教师。本年度最美教师发布仪式分为战疫、脱贫、新发展三大主题,共有十一位教师和一个教师团队获得最美荣誉。
其中,复旦大学教授张文宏荣获2020最美教师称号!
据悉,经中宣部同意并报中央领导批准,从2020年起,“寻找最美教师”继续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最终结果由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公布表彰。活动作为每年教师节宣传庆祝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迄今已连续开展10届,面向全国所有教师群体展开,先后表彰宣传了101位“最美教师”,同时宣传了数十位“特别关注教师”和凉山支教帮扶团队、援藏援疆万名支教计划团队等一批“最美团队”,对集中彰显广大教师立德树人时代风采,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是张文宏,是连续9年蝉联复旦专科声誉排行榜榜首的华山感染科主任,是全国感染病学科的领跑者,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科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是中国医师协会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防痨协会结核与肝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结核病脑膜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近10年,他参编教材(教学用书)60余本,2012年至2019年出版“翁心华疑难感染病和发热病例精选与临床思维”系列丛书8册,主编的《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作为上海市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的公共科目教材。
他从容驾驭临床、教学、科研、行政工作,执着于和学生们打成一片。他的信仰与坚持,他的智慧和干练,他的胸襟与坦荡,他的情怀与担当,他的沉稳与宁静,成为学生的良师与益友,也成为学生的楷模与偶像。
抗“疫”与育人,都要走在最前方
“党员冲在最前线,什么是前线?现在就是!”1月29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党支部书记、科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在组织生活会后,面对镜头说出的那句“共产党员先上”瞬间刷爆全网,获得了“白衣男神”“硬核医生”等称号。从非典到禽流感、埃博拉、新冠肺炎疫情,每一场感染性疾病的重大战役,他总是严阵以待,奋不顾身,鏖战在最前沿,守护城市和国家公共安全。
他是医者,也是师者。作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科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文宏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为医者、为师者的初心和使命,培养了大批具有家国情怀的优秀人才。在他培养的数十名硕士生和博士生中,有5名博士生获得“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称号,多名学生获得“复旦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
疫情一线亦是课堂
张文宏深知,感染病学专业要培养的是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可以勇挑重担、迎难而上的专业医学人才。传道授业,他要把“以公众健康为最重大使命”这一理念与医学知识一起传授给学生。
2003年,他跟随担任上海防治“非典”专家咨询组组长的导师翁心华终身教授奋战在一线。
2011年,我国多地爆发病因未明的血小板减少性发热综合征,在国家疾控中心确认其系新发传染病、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所致后,张文宏迅速带领研究生赶赴上海周边进行研究并帮助相关地区进行科学诊治,在国际上率先报道了疫区外新型布尼亚病毒病例,阐明了该病有可能在我国多个地区长期存在的可能性,为防范相应疫情暴发做好了技术储备。
2013年,作为上海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的张文宏带领团队及研究生主动接触了十余例病例,在爆发初期第一时间安排出负压病房接待感染患者,先后派出10多位专家参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抢救工作,并撰写了全球首例报道的H7N9病例,发表在Emerging Microbes and Infections(《自然》出版社旗下)杂志。
今年1月,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蔓延全国,张文宏对感染科提出“全员投入,攻坚武汉,保卫上海”的动员。被任命为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后,他带领多位学生同时也是感染科中青年专家,入驻市公卫临床中心。紧接着,科室多名医护先后奔赴武汉,投入战疫。学生说,他们这颗无惧无畏的心,正是张老师给的,因为他从来都身体力行冲在最前线,“往前冲”是他们的本能。“这个团队自带强大的气场,它是一种凝聚力。”“在他身边工作,你会不自觉地给自己打鸡血。”
胡越凯在2001年毕业后加入华山感染团队,非典时还是“菜鸟”医生。当时不少人跑到华山医院,怀疑自己被感染了。与市民的无助和不安相映衬的,是张老师的“稳”和“勇”。去年1月,胡越凯作为中国红十字会援外医疗队成员出征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开展医疗救助工作。那一次,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在离他驻地不到200米的地方,刚与危险擦身而过的胡越凯第一个报平安的短信是发给张文宏的,“想都没想,觉得这个时候应该向张老师报告一下。”
每一次疫情都是一次大考,华山感染青年医生第一时间冲在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的一线;第一时间理顺制定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的流程、防护措施;第一时间参与临床样本的快速检测鉴定;第一时间前往武汉和定点医院支援。这些“第一时间”都与张文宏平时就注重培养青年人的使命担当息息相关。
最早随张文宏入驻公卫临床中心的毛日成副主任医师在第一次隔离观察期满后,立即随队去武汉最前线,3月31日随队凯旋。4月14日,他结束第二次隔离观察后,申请再赴公卫。
“你是在跟时间赛跑,而且你面对的敌人——病毒,它们还很聪明,你必须跑得比它快,不然付出的代价就是很多很多的生命,而不是一条生命。”张文宏对学生描绘的图景是:不是一台手术救一个人,而是精准判断、科学决策、控制疫情,挽救一群人。
近年来,科室先后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上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上海市教卫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张文宏也曾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
一手抓科研,一手抓科普
张文宏的授课风格以史鉴今,幽默风趣,充满人文情怀,贴近生活和社会热点。他领衔开设的《传染病学》课程于2019年获复旦大学学科特色在线课程建设项目第一批立项,录制完成后于当年12月30日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并进入“学习强国”平台,仿佛一场及时雨,疫情以来,MOOC平台上的收看人次数逾10万。
“科研必须跑在疾病前面”,张文宏认为,只有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密切结合,建立科研攻关团队与机制,形成具有前瞻性及引领价值的科研成果,以解决甚至预防疾病为目标,才能在关键时刻真正造福国家与人民。
“感染病学科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很特殊,需要在广阔大地上调研实践并经受检验。”他带领自己的学生,聚焦危害人民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感染疾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研究,将国家需求融入青年人才的科研梦想。
张文宏牵头成立了以精准诊断为核心的华山医院感染病研究所,显著提高不明原因发热及新发突发传染病的病因诊断能力。团队在结核病研究方面居于国内领先,创造了多个“第一”及“中国方案”,与WHO推荐方案并列。他建立了综合性医院传染性肺炎的快速诊治平台,这些科研平台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率领团队主动作为,除了提供临床检测,也对相关病例开展研究总结。1月20日输入上海的首例病例,团队对该病毒株做了全基因组测序,和武汉株比较,没有发生变异,证实世卫组织表明的新冠病毒没有变得更毒或更容易传播。他牵头多中心研究,提出了湖北以外地区优化诊断方法和流程的建议,为疫情防控提交了“华山答卷”,发表在MedRxiv网站与国内医疗团队分享。
作为国内顶尖学科的科主任,张文宏的忙碌可想而知,但他见缝插针,把一天中最能静心思考的时间给了学生,早晨6点半,为学生开题仔细斟酌;午休时间,为课题数据把关,帮学生寻找解决方法和思路;学生英语基础薄弱,他组织学习小组,晚上亲自陪练英语口语;在会议间隙,在车上,与学生沟通个人发展问题,分析形势,指引奋斗方向;凌晨两三点,耐心回复学生邮件、细心审改学生论文。即使辛劳,即使疲惫,他展现的永远是精力充沛轻松微笑的一面。
他深知,筑牢公共卫生体系,构建“大健康”理念,需要公众掌握健康知识。在疫情面前,有时谣言比疾病更可怕,他把回应人民需求、传播正确健康知识的责任揽在自己肩上,率领团队投入到科普工作中。
“华山感染”微信公众号是华山感染科的信息发布平台,也是张文宏主要科普阵地之一。疫情伊始,从1月17日开始,团队第一时间编译《世界卫生组织:2019新型冠状病毒指南(中文首译版)》发表在公众号上,为临床医生对于新冠肺炎的诊治尤其是危重症患者的诊治提供最为重要的临床参考内容。随着疫情的进展,团队第一时间解读疫情数据走向、返工复工注意事项等大家关心的话题,成为大众所信任的公众号媒体,伴随人们度过了很多个难挨的隔离日夜。
他领衔的《张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科普书籍提供免费在线阅读,首印的书籍送到了方舱医院患者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该书陆续翻译成英语、波斯语、乌兹别克语、俄语等语言,在全球出版。他还幽默风趣、深入浅出地为大中小学生视频授课,大小屏幕上都能看到这个戴着口罩的“黑眼圈”教学生们如何战胜疫情,在“闷”中学会思考。他主编的《2019冠状病毒病:从基础到临床》整理了从新冠病毒暴发以来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前沿信息,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指南。
从三尺讲台到广阔人生
华山医院感染科长期承担着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传染病学课程的教学任务,该课程于2008年获复旦大学精品课程,2015年获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项目,2016年获上海市精品课程。2015年留学生课程传染病学(全英文)被评为复旦大学精品课程。2020年2月疫情期间,该课程完成了课程教材的再版和更新。此外,2014年秋季还新增《流行-传染病的动态分析》选修课,受到广泛好评。
抗击疫情是一堂特殊的课程思政实践课。2月24日,复旦大学开设的“新冠肺炎防控第一课”正式上线,面向全校师生和全国公众播出。张文宏是课程的两位讲授者之一。他从人类传染病的历史说起,介绍了自己曾经参与非典、H7N9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救治工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新冠病毒的来源和特性,新冠肺炎的传播特点和途径,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临床诊治效果等,将战“疫”期间的感人故事和生命教育融入课程中,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教育学生敬畏生命、敬畏自然。
5月21日,在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专题党课暨“伟大工程”示范党课第2季首场报告会上,张文宏作为第一篇章的第一位主讲人,讲述了这次战疫中他对共产党员初心使命的理解。
他指导的2019届博士生李杨曾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复旦大学学术之星等多项荣誉,疫情期间,李杨担任上海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秘书。在一场由96所大学、学会及医院等联合举办的“医学生在建设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使命与担当”(网络)研讨会上,李杨以“将炽热情怀融入理性思考,做人民健康的守夜人”为题作大会主题报告。她说,张老师既是她的学术导师,也是人生导师。
致力全球抗疫,发出中国声音
“不要叫我网红,请叫我文宏”。虽然极不愿意当“网红”,但张文宏却愿意用这种影响力致力于全球共同抗疫,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中国担当。
在国际上,市民教育是最头痛的难题,有些国家认为中国老百姓“屏牢”(上海话,熬住的意思),是政府强压下的。外国专家问张文宏最多的问题就是:“我们叫市民在家隔离,他们不听怎么办?”“在中国,我们充分沟通,问题就解决了,这个方式的名字叫科普。”团队编写的科普书,版权是免费的,翻译到意大利、伊朗、日本等等,广受欢迎。
手足连心,受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邀请,他与在美华侨、留学生探讨去留抉择。留学生听明白了,不再恐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殊时期,他告诉海外同胞和学子,我们的心牵挂着他们,就像在我们最危急的时刻,他们也一直牵挂着我们一样。
除了美国,还有杜塞尔多夫、孟加拉、比利时、荷兰、卢森堡、贝尔法斯特等,跨越山海,他视频对话全球有影响力的科学家、流行病学专家以及临床一线抗疫医生、政府官员,分享中国抗疫经验,介绍中国在临床诊疗、疫苗研发等方面的“科技战疫”前沿。面对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努力发出中国的声音,得到了越来越多国际同道的认可。
4月20日,教育部召开学校疫情防控专家报告视频会,他与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一起,就国际国内新冠疫情形势研判和如何做好学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专题报告。
5月29日,教育部为在美留学人员开通在线健康咨询和诊疗服务平台。启动仪式上,张文宏为留美学生在线健康咨询,讲解了“新冠疫情全球传播态势预判与留美学生防疫建议”。
“张老师在此次疫情中表现出的专业学识和道德情操一如既往,他始终用自己的正直谦逊、知行合一,践行着为师者、为医者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