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让信仰之光照亮更广阔的青春

作者:许遥摄影: 视频: 来源:《解放日报》2020年7月1日发布时间:2020-07-06

在复旦大学,有这样一座小楼,它貌不惊人,却内藏乾坤——它是陈望道的旧居,是《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展示着《共产党宣言》这百年来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也是在复旦大学,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以党员志愿者的身份,致力于向人们讲解这些发黄文档背后的信仰力量。

建党99周年前夕,也是《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出版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这座馆的这群人回了一封信,勉励青年们继续讲好关于理想信念的故事,也鼓励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青年人讲《共产党宣言》的故事,需要说出青年人的味道,《共产党宣言》不只是一个百年前的古老文本,更可以是当下身边火热的鲜活实践。

其实,100年前翻译《共产党宣言》时,陈望道也是一名20来岁的青年。彼时,五四运动风起云涌,青年运动挥斥方遒。刚参与学生运动归来的陈望道深感发展需要“制度的根本变革”,转身投入书斋,投身于《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当中,于是便有了中译本《共产党宣言》。如今,《宣言》译本已有百年,但始终保持着蓬勃的生命力和创新力,驱动着经典文本不断前进,从时代中获取全新的精神内涵。解释在不断变化,内核却始终如一,那是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也是追求人类幸福的初心和使命,更是最坚定蓬勃的信念和理想。

曾经有外宾问陈望道为什么会翻译《共产党宣言》,他这样回答:“我信仰马克思主义,所以我把它翻译过来供大家研究。”陈望道的信仰点亮了那一代青年的思想夜空:建党早期,各地小组以陈译本学习马克思主义;北伐战争时期,《共产党宣言》革命军内几乎人手一册;这本书对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人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然,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青年面前有着全然不同的挑战。对陈望道那一代青年来说,家国破落,身世飘零,他们缺乏选择的机会,只能摸黑探索,支撑他们的,就是信仰的力量。而对当代青年而言,繁荣开放,国家富强,生活中的选择机会不会缺少,甚至太多。但不同的情景,一样会带来迷茫——路如何走?我们怎么做?

变动面前,有迷茫是正常的,是必须面对的“成长烦恼”。这时总需要一些东西去把灵魂照亮,这就是信仰。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对青年来说,心中所信,正是远行道路上锤炼出的宝贵礼物。面对复杂如蛛网的人生道路,正是在无数个人生岔路口的选择,在正确中的坚定、在失误中的反思,铸就起青年人内心的基石,让信仰的力量生根发芽,进而成长成参天大树。经历过锤炼的信仰,会具有真正的磅礴力量。

当代青年还坐拥历史的宝藏,前人的实践成为我们今天奋进的宝贵财富。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教育中,我们能看到之前历代青年的奋斗,他们的汗与泪,他们的奋进与困惑,这些都是当代青年发展的宝贵财富和重要经验。当过去能够照亮未来,人心就不在黑暗中徘徊。每一代青年人都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经验和力量,每一代青年人都在探索和尝试中建立起心中的信仰。

现实和历史交织,理论与实践辉映,这些都将帮助青年更好地选择道路,坚定信仰。信仰不是空口白话,更需要用毕生去践行。如今用于展示《共产党宣言》译本的展示馆,正是陈望道晚年的居所。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复旦大学校长,为中国高等教育和中国语文学科奉献终身,矢志不渝,无论遇到什么挫折也未曾动摇——奠定这一切的,正是他在青年时代确定的理想和信仰。

信仰从实践中来,也必将到实践中去。在火热实践中锤炼出的坚定信仰,必将成为铸就国家和民族美好的生活熔炉,让信仰之光照亮更广阔的世界。

制图:实习编辑:何叶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