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当天,四位校领导走进演播室,描绘奋发图强的复旦大学蓝图,介绍公共卫生学科群建设行动计划,展示学校科研新布局、人文社科新发展、服务国家新担当,呈现美丽的校园风貌。
从大公共卫生层面整体布局规划学科群
常务副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 桂永浩
学校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在综合救治、决策预警、大数据分析、社会防控体系建设,尤其是国家公共卫生政策制定等方面做了很多贡献。学科群建设将从整合和整体的角度全方位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作为综合性大学如何用好现有的资源,为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特别是公共卫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作出更多贡献?我们提出了一个整体性的解决方案,这是一个“学科群”的建设,是具有确实内容的行动计划。路线图包括:做好医疗救治、基础医学和防病治病预防环节的连接;学科群是大健康、大预防概念下面的公共卫生概念,结合了传统的公共卫生学科和现有的关联的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护理学等,还有社会科学、文科、工科和理科的相关学科;强调从基础到产业全面科学研究的封闭式建设,以重大的健康和临床问题为出发点和导向。
教育部、国家卫健委、上海市政府三方共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最终目标是让医学内部学科的交流交叉更加融洽,更加促进医学和非医学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在此基础上主要做到三个全:全方位,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人才,首先培养高端的合格医学家,第二是临床医学家;全链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医教协同方面结合,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搭建好平台;全生命周期,串联整个生命周期的健康问题整体研究。
聚焦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
持续加强原始创新能力的建设
常务副校长 金 力
过去几年,复旦在科研格局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领域,重新调整科研团队的组织方式,新建了一批实体运行的科研机构。
近五年来,学校瞄准学科前沿,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布局了13个实体科研机构。在这样的架构下,我们把科研团队按照各自的领域跨学科地整合起来,去实现融合创新。
跨学科尤其是融合创新是学科发展最主要的创新原动力,学校把融合创新作为学科建设、科研和人才培养重要的组成部分。例如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第一步是通过凝聚高水平的项目与团队,以现有团队形成核心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聚焦全球高水平的力量,构建核心研究领域高地,希望营造交叉融合的研究氛围,打造全球顶尖的科创中心。
学校通过同样的以融合创新为指导的先导计划、先锋计划、三通计划,加强科研的组织培育。学校还对接国家和地方的重大需求,拓展科研空间,在山东、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建立了一系列地方研究院。
最近的大动作是建立了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因为学校不仅要做好科研,很重要的是要服务国家和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体现复旦的价值。所以学校在布局上主要对接三大国家战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一带一路”建设国家战略。在操作中推动了双基地模式,不仅在地方有我们的研究机构,在校内也建立了相应的基地。
企业合作是很重要的另一环。在过去四年里,学校建立了23个校企联合实验室,面向企业的重大需求对接科学前沿。联合实验室主要是企业出资在学校建立平台,放在大学科技园或者复旦周边的空间。有了这些布局后,学校科研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以科研经费为例,2019年全口径科研经费是35.63亿,比2014年增长了超过3倍,年均增长率大概是25.8%。近三年新增了6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包括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脑科学前沿中心、上海应用数学中心等。
因为科研的能级提升了,产出也提升了。2019年,学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位居全国第二,是校史上最好成绩,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9年实现零的突破,首获上海市科技进步特等奖,7项一等奖创了历史新高。高水平的科研论文发表增长率大概在70%左右,2019年在最顶尖的期刊发表了40篇论文,2020年已经发表了17篇,其中以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发表10篇。
融合创新是文科推进的重要任务
副校长 陈志敏
面临新的社会发展,很多学科和现实重大问题需要汇集各个学科的力量,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所以融合创新现在是整个学校的工作重点,也是文科推进的一个重要任务。
人文学科一直是复旦115年来的一张响亮名片,高质量的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根据教育部公示的过去四年的人文社科评奖结果,复旦公示获奖总数名列第三,并有9项一等奖,哲学、中文、中国史、政治学、经济学还有新闻学等优势学科表现都非常优异。
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奖过去两届的评选中,裘锡圭先生主编的《长沙马王堆简帛集成》和周振鹤教授主编的《中国行政区划通史》都获得了特等奖,这也是过去十多年来上海评出的唯二的两个特等奖。过去两年,我们的教师获得了鲁迅文学奖、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从文科的发展来说,我们有优秀的成果,还有优秀的团队。资深的教授和教师发挥了引领作用,前浪非常厉害。
我们的后浪也很厉害,作出了非常好的成绩。去年上海市的十大社科新人,复旦有4位青年教师入选。去年,现代语言学研究院一位青年研究员在《自然》发表了第一作者的论文,复旦的文脉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但人文社科不仅需要学科的传承,也需要融合创新。
融合创新,除了要建立机构要有项目,也要有团队。我们建立了一批人文社科青年融合创新团队,还要推动建立复旦大学人文社科融合创新研究院这个大平台,系统地规划融合创新的研究发展,同时制定整套的推动融合创新措施和制度。
服务社会是复旦创立时的初衷,也是现在的重大任务。人文社科主要是以学识和智力来服务地方的发展,服务国家和民族的复兴,服务世界的文明进步,在这三个层次都必须作出一流的贡献。
智库建设主要完成两个任务;讲好中国故事;用独立的见解解决社会和世界的一些问题。复旦发展研究院1992年成立至今,形成了一个在复旦里面以发展研究院为统筹,以中国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国际问题研究院及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三个学校智库的平台,还有若干个省部级专题型智库为支撑的1+3+N的体系,使校内智库的协同、统筹、规划、产出都有很大的提升。
“十三五”建设成果:更好更美的学校
副校长 张志勇
2016年-2019年期间,完成基本建设面积36.58万平方米,修缮面积24.98万平方米。2020年将完成基建面积12.15万平方米,修缮面积约7万平方米。目前已经获得批准立项基建面积51万平方米,在建项目32.12万平方米。
2016年至今,全校新建项目竣工15项。规模修缮项目共计53项。
2020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大考,学校第一时间调动大后勤各部门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同时积极安排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及时复工,不仅有效降低了疫情带来的损失,也在校园空窗期抢时间、抢人力,全力推进重大工程建设,也完成了多项难点项目和急抢修项目。到3月,四校区基建复工人员达到400人,现在是800人。部分已经返校的同学,一定会发现,校园里又发生了一些改变。这其中包括在建的邯郸校区中华文明资源中心、中华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和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总建筑面积约32.12万平方米。这几个项目都将在“十四五”期间竣工交付。
这些让我们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尤其是张江校区,将由一个校区建设成为“超一流”的科学园区,总体建筑面积将达到65万平方米。学校从2017年10月起,正式启动张江复旦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实现“构筑复旦大学创新高地,奉献国际顶级创新型特大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一期工程三个科研楼项目,已于2019年12月开工,一个崭新的科技创新高地将“拔地而起”。未来,将有7500位科研人员在此开展科学研究。
从明年开始的“十四五”建设,将在圆满完成“十三五”延续项目的同时,对各校区进行更为详细、深入的规划调整,更好地服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教育现代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