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纪念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100周年主题展开幕

作者:贾孟杰、刘晓旭、何叶、李沁园摄影: 视频: 来源:海外网2020年5月27日发布时间:2020-06-02

5月27日,正值上海解放纪念日和复旦大学校庆日。由复旦大学与上海市档案局(馆)共同主办的“真理之甘 信仰之源——纪念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100周年主题展”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馆)开幕,力图用好红色资源、讲活历史故事,再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光辉历程,为全市和学校的“四史”学习教育提供鲜活生动的历史教材。

本次展览由“陈望道与《共产党宣言》”“陈望道与中国左翼文化事业”“陈望道与复旦大学”三个单元组成,汇集了来自复旦大学档案、上海市档案馆和图书典藏部门的近300件档案、图片、实物、视频展品,全景式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最早成员之一、著名学者、翻译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全译本,积极投身党领导的左翼文化运动,以及在复旦大学教书育人、治学治校的人生轨迹,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现代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广大观众可通过这一展览体会到一百年前中国先进分子对“真理味道”的不懈追寻,了解以《共产党宣言》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史。

据悉,展览将于2020年5月27日至7月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馆)展出。观众可致电上海市档案馆(021-63336633转9)预约参观。下半年,展览还将在国歌展示馆、复旦大学、义乌市档案馆等处进行巡展。为满足疫情防控期间社会各界的参观需求,展览全景导览系统已同步上线,观众可以足不出户,“云”上参观本次展览。

重温真理味道 汲取信仰力量: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

1920年,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出版,这是《共产党宣言》的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翻译和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始系统地引入中国,也为不久之后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对此后中国的革命、建设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陈望道长年生活、工作的地方。陈望道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他在复旦大学任职近50年并担任校长25年,对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开幕式现场,上海市第十届政协副主席、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上海市档案局(馆)局(馆)长徐未晚,上海市社联副主席、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忻平,上海市档案局(馆)副局(馆)长蔡纪万共同为展览揭幕。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周亚明,复旦大学教授、陈望道之子陈振新及夫人朱良玉,复旦大学教授、陈望道学生陈光磊,以及复旦大学师生代表、上海市档案局(馆)代表等共同出席开幕式。

为传承望老厚植的“红色基因”,高扬“做宣言精神忠实传人”这面旗帜,从“真理的味道”中汲取力量,把“信仰之源”蕴含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运用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践中去,今年年初,复旦大学启动实施“红色基因铸魂育人工程”。

作为“红色基因铸魂育人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宣言精神”主题宣讲团在开幕上宣布成立,并发布“信仰之源:陈望道与《共产党宣言》”“人民情怀:《共产党宣言》与初心使命”“原典精读:《共产党宣言》的理论与现实”“党建引领:《共产党宣言》与思想建党”“《共产党宣言》与当代中国”5大主题10门宣讲课程。宣讲团通过打造系列理论课程,深入研究、广泛宣讲什么是“《宣言》精神”、如何传承和发扬“《宣言》精神”。开幕式上,周亚明为宣讲团代表授旗。

陈光磊、陈振新撰写的《陈望道画传(第二版)》和复旦大学档案馆主编的《宣言中译·信仰之源:〈共产党宣言〉展示馆(陈望道旧居)》两本新书也在开幕式上首发。前者以大量珍贵档案图片讲述陈望道辉煌的一生,后者则详尽呈现《共产党宣言》展示馆(陈望道旧居)的展陈内容。陈振新与陈光磊共同为新书首发揭幕。

览展品 忆生平:致敬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追思中国现代新闻教育事业开拓者

本次展览以上海市档案馆与复旦大学档案馆的丰富馆藏为基础,展出历史图片、实物藏品近300件,包括《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首版复制件及各种版本的《共产党宣言》,1952年复旦大学校长任命书原件,陈望道手稿、工作与生活照片等,还原了出版《宣言》的“又新印刷所”等真实历史场景。现场还设置有亲手复制译本封面等多个互动环节,为观众带来全景式的沉浸观展体验。

100年前的5月,陈望道带着“费了平常译书五倍功夫”的《共产党宣言》译稿从家乡义乌返回上海,一头扎进“石库门”,与陈独秀、李汉俊等人开始了审校工作。8月,《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出版问世,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火种从此点亮了中国。这本2万余字的小册子,影响和培育了无数先进分子积极投身革命。

开幕式当天展出了上海市档案馆保存的1920年8月第1版、9月第2版《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复制件,以及复旦大学珍藏的1926年5月版、1927年1月版《共产党宣言》原件。

1920年,在共产国际的资助下,陈望道译本由上海又新印刷所出版,首印1000册很快销售一空。《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和出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乃至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复旦大学保存的《劳动界》周刊(第一册),也是本次展览的一大看点。这一周刊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份工人刊物,陈望道是主要供稿人之一。《劳动界》周刊的发行和传播是党在创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端和缩影,推进了中国革命的深入。

记载了鲁迅与陈望道之间来往的鲁迅日记,也在本次展品之中。20世纪20年代起,陈望道与鲁迅、茅盾、胡愈之等知识分子并肩作战,积极提倡和参与妇女解放、社会改革和语言文字改革运动。陈望道创办《大江月刊》等进步刊物和大江书铺等出版机构,撰写并翻译了一大批新兴文艺理论作品。

1942年起,陈望道开始担任复旦新闻系主任。从本次展出的复旦新闻馆奠基典礼照片中,可见当时庆典之隆重与所受支持之广泛。陈望道提出“好学力行”的系铭,鼓励、保护进步师生,复旦新闻馆由此成为进步师生争取民主自由的活动场所。有着大后方的“民主堡垒”之称的复旦,被中共南方局赞誉道:“学校据点以复旦大学为最好最典型。”

观众还可以在展览中看到毛泽东签署的复旦大学校长任命书。于1952年被任命为新中国成立后复旦的第一任校长后,陈望道积极推动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致力于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在他的提议下,自1954年至今,每年校庆期间,复旦均会举行学术报告会。

陈望道还是一位对中国学术事业发展卓有贡献的著名学者。他开创了汉语语法研究的新道路,《修辞学发凡》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1977年,他在病榻上完成了他最后一部著作《文法简论》(1978年出版)的定稿工作。本次展览即展出《文法新论》手稿,《文法简论》在此基础上成书。

2014年,位于国福路51号的陈望道旧居入选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5月,旧居建成《共产党宣言》展示馆。2019年,《共产党宣言》展示馆获评上海市、杨浦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巨笔小英雄卡通形象组图”“‘掌’握真理工具袋”“‘好学力行’帆布包”……复旦学子为展示馆创作的系列文创作品,为本次展览增添了青春创意。

制图:实习编辑:何叶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