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校党委发布《中共复旦大学委员会关于开展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护人员学习的决定》,号召全校师生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激励全校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有为。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为引导广大团员见贤思齐,坚定理想信念、立志成才报国,校团委也号召各级团组织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护人员学习。
各基层团支部掀起了学习热潮,通过共听医护人员分享、共上战疫故事团课、共读医护人员故事等多种形式,团员们学习事迹,感悟精神,在向白衣战士表达崇高敬意的同时,思考使命担当,坚定报国之志,立志传承“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不惧风雨、勇挑重担,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贡献力量、绽放青春。
共听医护人员分享
各团支部积极预约复旦大学战疫青年讲师团的相关课程,观看战疫医务人员的分享会,邀请医务人员为团员讲述抗击疫情的真实事迹,用故事打动、引领青年。
高分子科学系研究生第一党支部联合2016-2017级直博生团支部,邀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援鄂医疗队成员、心内科主治医师包丽雯以“晴川历历,同舟共济”为题,分享战疫经历。
战疫经历分享会
“即使已经学习过防护服的穿脱,但每次都会十分小心谨慎,生怕出错。”包丽雯介绍,援鄂医护人员每天都要为250个病人进行早查房,时长三小时,他们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带着N95口罩,一遍遍回答病人们的问题。“今天的检查结果是阴性。”“今天的肺部CT比昨天好多了。”“你会没事的,我们在一起守护你们!”这些话语每天都要说上百遍,可医护人员从不会不耐烦,他们坚信,一切都会好的。
以包丽雯为代表的一线医护人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身上散发的正能量,深深感动了每一位学生。他们表示:“我们也愿意抛下所有,勇往直前,为人民服务。这是每一个中国公民都应该具备的精神。疾风不倒,勇往前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所有人的努力,汇聚成了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
历史学系2019级本科班第一和第三团支部邀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援鄂医疗队成员、胸外科副主任医师沈亚星分享驰援武汉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参与交流的学生感慨:“一场疫情,在暴露阴暗面的同时,也将这个世界温情、可爱的一面展现在我们面前。前去驰援武汉的医生,除了拥有一腔热血,还秉持着生命至上的原则,这种原则不会被挫折与辛劳消磨,也不会被名利侵蚀。这种纯粹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学生们还表示,新时代的团员应该如沈亚星所期望的那样,在危机面前有所领悟和行动,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奉献专长和赤诚,守护国家和社会,让战疫工作者们的精神薪火相传。
共上战“疫”故事团课
另有团支部采用观看青年讲师团疫情防控系列团课的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展示抗疫医护人员的心路历程 ,激励团员们不断充实自我、明确责任,向战疫复旦人学习、致敬。
中山医院2015级临床医学八年制本科生团支部团员
由于授课老师本就是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5级临床医学八年制本科生团支部成员在观看团课后有着不一样的领悟。
学生代表彭之昱说道:“作为医学生,我们有更多的责任,虽然还不能像前辈医生们一样,到一线治病救人,但我们至少可以应用专业知识,向亲朋科普正确洗手、戴口罩、打喷嚏的方式。有一些同学还加入了线上志愿者队伍,为医护人员子女辅导功课,参与心理疏导等活动。疫情当前,每位同学都在以不同方式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9级临床医学五年制1班团支部组织观看了《疫情防控系列团课讲座6——侯雪波、张玉成:走近疫控“隐形侠”,学习健康防护》,团员们纷纷表示对疾控中心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疫情防控系列团课讲座截图
学生代表柴义杰说:“通过观看本期团课,我深刻意识到了疾控中心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原来我们背后有一群人始终在默默保驾护航!如果没有疾控中心这个‘隐形侠’,疫情爆发后的补救工作会困难许多。”
共读医护人员故事
为了丰富本次学习活动的内容,校内外媒体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护人员的优秀报道、视频访谈等也被整理出来,供各团支部开展集体学习。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2019级本科社科三班的团员们,组织开展了共读医护人员故事活动,深入了解复旦战疫人的奉献与坚守。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无数医护人员奔赴前线。虽然近距离面对病毒和未知时也会感到恐惧,但责任在肩,他们毅然冲锋在前。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2019级计算机专业硕士第3团支部,组织学习了澎湃新闻报道《专访丨曾玫:我们是如何治愈沪年龄最小新冠患者7月龄婴儿的》,用分组讨论形式引导团员各抒己见。
团员们在交流中表示,面对新冠疫情这场大考,广大医护人员不畏艰险,奋勇投身战疫一线。他们加班熬夜,在实践中积累救助患者的经验;不断总结,制定和修改相关工作流程和临床方案。一场特殊的人民战争,背后是千千万万个像曾玫医生一样,平凡而伟大的医护工作者。因为有他们,阴霾终会消散,春风将吹遍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感谢所有坚守在战疫一线为人民群众的平安健康保驾护航的医护人员,你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