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发展创新,立德树人,全员育人的新时代,复旦广大妇女建功立业,创先争优,尤其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抗击疫情阻击战中,在驰援武汉医疗队员中,复旦广大妇女表现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以实际行动接续谱写“巾帼心向党、奋进新时代”的美丽篇章。
第十一届上海市巾帼创新奖暨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
吴 凡
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无党派人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吴凡老师长期工作在疾病预防控制一线,瞄准国际一流水平,为上海这个特大型城市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公共卫生安全“防火墙”。她创新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构建了覆盖我国95%以上肠道和呼吸道传染病病原的组合检测技术体系,为第一时间采取针对性有效措施控制传染病爆发流行起到“一锤定音”作用。她带领上海疾控中心在H7N9防控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得到了国际同行和世界卫生组织“灵敏、专业、高效”的评价,并被誉为“全球传染病防控的典范”。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俞燕蕾
校人才办公室主任,中共党员,材料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俞燕蕾老师从事光响应智能高分子研究二十年,带领团队自主创新,研制出了一系列高性能的光致形变液晶高分子材料,特别是在光控微流体器件的构筑材料与驱动机制方面取得突破,开创了全新的光控微流体技术。2016年发表在Nature正刊上的成果被《新闻联播》报道。2018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化学学会-赢创化学创新奖杰出科学家奖。
第十一届上海市巾帼创新新秀奖暨上海市三八红旗手
陈 敏
材料科学系教授,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
陈敏老师从事有机-无机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研究十多年,提出了基于静电等非共价键作用原理构筑功能胶体微球、空心微球的新方法,并发展了基于功能胶体微球为结构单元的薄膜器件构筑新策略。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曾获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科技启明星等荣誉称号。
在专注科研的同时,陈敏也积极投入大量时间及精力在教书育人工作上,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曾获复旦学院“优秀导师”称号。
张嘉漪
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张嘉漪老师2012年全职回国后,组建独立实验室,发挥交叉学科背景特长,围绕视觉系统的信息处理这一主题,带领团队开展视觉和脑损伤后修复的基础和临床转化研究,为失明和偏瘫病人提供新的治疗途径。建立了包括在体膜片钳记录、虚拟现实行为实验系统等方法和无皮层小鼠等模型,解析视觉环路的发育机制。积极开展与材料等学科的合作,发展视觉修复和视觉脑电驱动可穿戴器件的新技术。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支持,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
上海市巾帼文明岗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护理团队
华山医院皮肤科
儿科医院临床检验中心
妇产科医院产科
肿瘤医院肿瘤妇科
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
高分子科学系 陈国颂
中山医院 仓 静
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文明岗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多语研究创新团队
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系
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梅 鲜
管理学院 吴肖乐
第十一届上海市教育系统比翼双飞模范佳侣
经济学院徐晔、余英丰佳侣
生命科学学院王敬文、钱峰佳侣
上海市教育系统“献出特别之爱”比翼双飞模范佳侣
中山医院奚欢、狄海国佳侣
华山医院王惠英、仲豪杰佳侣
复旦大学比翼双飞模范佳侣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孙璎竑、伍秀峰佳侣
物理学系杨新菊、陆明佳侣
生命科学学院孙璘、吴晓晖佳侣
材料科学系李卓、张丰收佳侣
基础医学院王松梅、汪萱怡佳侣
基础医学院杨玲、张群岭佳侣
生物医学研究院金红、霍永忠佳侣
中山医院急诊科姚晨玲、曾昭冲佳侣
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贾杰、侯占伟佳侣
妇产科医院计划生育科诸臻颖、江睿佳侣
肿瘤医院病理科毕蕊、张道良佳侣
复旦大学巾帼创新奖
中国语言文学系 杨俊蕾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陈 侃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胡 蝶
材料科学系 韦 嘉
药学院 沈晓燕
华山医院 魏 颖
肿瘤医院 雷群英
眼耳鼻喉科医院 任冬冬
复旦附中 虞晓贞
复旦大学巾帼文明岗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工作学系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三全育人”创新团队
物理学系党政服务团队
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
生命科学学院人类遗传学与人类学系
药学院药学实验教学中心
审计处
发展规划处
中山医院心脏超声诊断科
华山医院康复科护理团队
妇产科医院研究所
眼耳鼻喉科医院四病区护理组
眼耳鼻喉科医院八病区护理组
肿瘤医院乳腺外科综合治疗办公室
图书馆一线服务岗
复旦附中国际部
复旦大学医学院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