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投入 积极探索 复旦大学“在线教学”十五天

作者:何叶摄影: 视频: 来源:新闻文化网发布时间:2020-03-17

怎样设计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在降低时间投入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怎样发现并尽快解决线上课程的软、硬件问题?

面对面交流转化为线上声音和文字沟通,全新教学场景挑战着多年教与学的习惯。为此,复旦师生“十八般武艺齐上阵”,齐心投入,探索不同专业和课程的线上教学方案,力争做到教学效果最大化。

“四课时内容要备四天课”

林鑫华正在上网课

一个银色的专业电容麦克风,摆上了生命科学学院执行院长林鑫华教授的书桌。“这是儿子送的生日礼物,本来是给我唱歌用的,现在用来上网课了,使学生听课更清晰”。

“干细胞与发育”为本学期首次开设的4个学分的荣誉课程, 由于干细胞生物学是一个非常前沿的领域,科研进展及核心知识更新很快,同时也没有非常系统的教科书,这给这次网上上课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原本计划由六位老师授课,为了更好地布局这门新课程,同时考虑到学生对线上课程的适应度,林鑫华一力承担了90%的教学内容。每周四课时,一课时内容得花上一天时间备课,他每天要花10个小时左右,从现有教科书中选取基本概念,从顶级学术期刊上汲取前沿知识,编著“线上课本”。

“老师的初心就是教好学生”,林鑫华希望以自己的“满腔热情”,激发学生对干细胞研究和成果转化的兴趣,“以后从事相关工作,实实在在服务社会。”

“足球教练”

戴开宇精心剪辑的课堂实录视频

“下面将发起随机选人,大家注意超星学习通的信息。”“这里我将发起一个抢答,有点难度。”周一2-4节课,在软件学院高级讲师戴开宇的提示下,“高级Web技术”微信课程群中的六十余名学生时刻关注问题,进行反思和分享。“老师是学习的指导者、设计者,就像足球教练,负责将训练方案规划好。”上课后首先列出当次任务、安排和学习目标,建议学生发言前加[提问][回答][抢答][分享]等位标,戴开宇“搭框架”“立规矩”,紧凑安排、高效推进,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实体课堂不方便随时获取海量资源和动手实践,线上授课却可以即时分享设计范例等资源,供学生体验,戴开宇希望将课程学习作为一个“窗口”,“引导学生进入更广阔的学习和实践空间,本着平等、尊重、倾听的教与学理念,培养终身学习、终身成长的习惯。”

“敬畏生命、敬畏专业、敬畏职责、敬畏规则”

朱畴文(中)与战友在抗疫前线

“我正在武汉前线,想先给同学们送上几句话,敬畏生命、敬畏专业、敬畏职责、敬畏规则,与大家共勉!”3月3日上午8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援鄂医疗队领队、中山医院副院长朱畴文在武汉准时上线,就“内科学A”课程中的“肝性脑病”章节为学生进行在线答疑。从课程视频录制到在线答疑,朱畴文都是在武汉抗疫一线的繁忙工作之余完成。

内科学课程负责人、临床医学院常务副院长陈世耀表示,此次内科学线上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除了赴武汉前线的朱畴文,还有不少教师奋战在上海的抗疫一线。“一线开课让教学变得更为鲜活,老师们奋战在前线的状态本身就是最生动的教材。”陈世耀表示,这些一线课堂除了传授学科专业知识,更传递着医学教育中的人文情怀。

“带着笑意的声音”

正在准备线上发言的杨丰典

“将所有要点讲解清楚的同时,老师带着笑意的声音打破了在线教学的疏离感。”杨丰典这样说。3月4日9点20分,这位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016级本科生窝在家里的小书桌前,举着手机将一段语音发到了“英语公众演说”的课程群中:“Hello, everyone! Nice to e-meet you all at this special period.”第一次用微信上口语课,她本来的那点忐忑,在任课老师“熟练的控场”中消失了:“我们课前观看老师录制或搜集的视频,课上按照点名册顺序依次回答问题,每个人都有发言机会,都能立刻得到反馈,整节课有秩序又很紧凑。”

全员汇报

蒋玉龙在家教学,装备齐全

3月4日13点半,“半导体物理”课程的腾讯会议中,第一位学生共享PPT,开始了他的学习心得汇报。全班分为六组,主题各不相同,每组五人,每人汇报时间不超过五分钟,同时参与组内和组间评分,“全员汇报”的“大场面”开学第一周就“上演”了。从2014年起尝试线上教学,微电子学院教授蒋玉龙打造出一套“有目标、有反馈的教学体系”。他将课程内容全部转变为教学视频、电子书、互动作业讨论等,提前布置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明确目标,使他们能够“自由、灵活地在任何时间、地点进行前置性学习”。一周自学为主,一周汇报讨论为主,使课堂互动可以“真正检验所有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

一张思维导图

参与线上小组讨论的魏同

应用伦理学在今天为什么能够迅速发展?如何理解其中的“应用”二字?3月4日19点50分,一张思维导图被分享到“应用伦理学”课程的教学直播中,外国语言文学学院2017级本科生魏同作为小组代表的发言,一并传递至观看直播的每个人耳中。因为担心自己汇报的时候,“同学们看着空空的屏幕会听不进去”,之前一小时,她在参与组内讨论的同时,制作了这张思维导图。“希望大家看得清楚一点,我也讲得更连贯、更有逻辑一些。”魏同说:“在线上课程中,老师为我们提供了充分的交流和学习机会,我们都想把握住。”

“教无定法”

一节荣誉课程的讨论课上,孙向晨正在倾听学生们的发言

在希腊哲学中的“灵”如何理解,其与基督教中的“灵”有何联系?3月5日13点半,课程刚开始,选修“西方近代哲学(含中世纪)”的学生就根据阅读材料和教学视频,提出了很多“质量蛮高”的问题。录制了一个多小时“干货满满”的视频之后,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教授将两个半小时的课上时间都用来解答疑问,“视频的纲要性与直播答疑的互动性、针对性结合在一起,是一种适合这门课的教学方式。”同时,作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委员会的主任,他特别强调,保持教与学的开放性对于线上教学尤为重要:“理科与文科不同,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也不同,要让老师和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找到适宜的、高效的、能够让教学效果最大化的方式。”

知识图示化

谢锡麟基于“知识图示化”的阐述

“你在蓝颜色的球里面随便定个y,在红颜色的球里寻找x,使得f(x)=y。”3月13日上午8:25,在“数学分析BII”课程钉钉群中,航空航天系教授谢锡麟老师开始了当天的第二场分屏直播。红球在左,蓝球在右,隐映照定理的内容通过图示直观地展现出来,这是谢老师专门为线上课程做的基于“知识图示化”的阐述。

为了视频播放的清晰,谢老师事先制作了录屏视频,上课时利用录屏视频进行直播。每场直播20分钟左右,涉及整个定理分析的一部分,谢老师称为“复杂过程的要义分解”。直播过程中,看到交流版有同学提问,谢老师就暂停下视频,立即进行解答,然后继续开始,以此帮助同学们“小块小块地消化整个分析过程”,同学们普遍觉得这种教与学的方式有较高的成效。

按谢老师的设计:“第一步,通过课前看教学视频、课程讲稿,同学们的掌握程度平均可达到50%,并且开始做习题文件;第二步,上课时间,或者分屏直播基于图示化的录屏视频,或者分屏直播事例演练的手稿,这时同学们的掌握程度应该能提高到80%以上,然后继续演练习题;第三步,同学们可以随时回放视频,随时在微信群中提出问题,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参与讨论,补上最后的20%”。

“写下来”

郑耿锋上传手写答疑内容

耐心地在纸上把运算过程一步步写下来,关键的地方标示清楚,需要作图时就作图,全部完成后再一张张拍照,插入PPT中需要演算步骤和范例的位置,留学生全英文课程“普通化学A(下)”的任课老师、化学系教授郑耿锋,以此应对线上教学无法实时写板书的不便。课上答疑时间,他也常备纸笔在身边,遇到稍微复杂点的问题,通通写下来拍照发进课程群里。“如果我发语音或文字,聊天记录多了之后,同学们再找起来就很不方便,但图片可以保存下来,以后随时查看。”郑耿锋说:“我也希望通过写下来这个行为,带动同学们落笔写、多练习。”

机动的一课时

胡波线上教学进行中

“视频全要提前看完的话,学习这门课的时间可能得翻倍了。”在第一周的交流中,一位选修“计算机原理与体系结构”的学生这样对授课教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胡波教授说。考虑到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胡波决定将三课时的第一节“放给学生”,没看完视频的优先看视频,已经完成的可以在微信群中对拓展材料做些讨论和提问。为了避免学生“匆匆忙忙,两头都顾不好”,他会在课后将补充、提问和讨论的全部内容整理成文档,需要处配上图示,分享给学生。“先把课程内容融会贯通,有余力时再学习拓展的东西,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进度来安排。”

“换位到学生一侧”

石磊把“教室”设在书斋,把教学搬到线上,两台电脑和手机同时工作

实体课堂上,教师可以随时通过学生的表情变化,发现他们对具体问题和表达方式的疑惑、满意或厌倦,但到了“隔空授业”的线上课堂里,所有交流只能通过声讯和文字进行,以往的“杀手锏”不好用了,这可怎么办?“在虚拟空间中授课,老师要凭借自己的领悟和判断,换位到学生一侧。”“经济与社会”课程教师、经济学院教授石磊这样说。选修这门通识核心课的学生,专业背景完全不同,为了上好这门课,避免“老师琴瑟孤鸣而学生云山雾罩”,石磊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充分考虑他们在理解经济学专业术语和话语逻辑上可能会存在哪些难点,“揣度孰难孰易孰重孰轻”,力求让所有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中国道路的经济解释”。

“培养可持续学习及终身学习能力”

陆昉打造半导体物理在线课程

“半导体晶体结构特点?属于哪一类晶格结构?其原胞、晶胞、晶向和晶面是如何定义?”在“半导体物理”课程第一章开头,物理学系教授陆昉就“啪啪”丢出六个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自主个性化学习寻找答案,再借由作业和单元测试检验理解,“最终是希望他们学会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架构体系,培养可持续学习及终身学习能力。”开课两周来,在超星学习通讨论区,半数选课学生的发言次数达三次及以上,师生交流虽仍占据主体,但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助日渐多了起来。“在线教学给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提供了一个契机。”陆昉这样说。

“以学为中心”

“儿科学课程线上开课

2月24日,本学期“儿科学”第一堂线上课程由桂永浩教授开讲,他从儿科学的概论、发展历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三个角度进行引导性授课。在第一课上,他鼓励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以应对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儿科学系集结教育部教学团队师资25人,以“线上授课+互动答疑”为教学方式,通过ICC平台讨论区与同学进行答疑与交流。“以学为中心”,保障教学“高效率”和“个性化”,加强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提高学生个体化的教学成效。

桂永浩强调,作为一门国家精品课程,“儿科学”课程充分发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优势。课程团队注重学生的反馈,特别是对于他们提出的疑惑给予及时解答,在师生的教学相长中不断提升课程质量。

“点亮”学习兴趣

点亮小“数”苗活动,正在工作的胡诗晔

排摸网络设备条件,配合教务与任课老师组建课程交流群,询问学生学习体验和困难,向助教了解作业提交情况……陪伴加指导,胡诗晔希望帮助学生尽快调整状态、适应线上教学方式。担任数学科学学院2018级本科生2班辅导员的同时,她还负责管理学院新媒体平台。每棵小树苗指代一个知识点或一门专业课,点击次数代表掌握程度,数院公众号推出的点亮小“数”苗活动,意在激励学生树立专业学习目标。在学工团队和《数学模型》课程教学团队联动下推出的“关于疫情传播与防控问题的数学建模大赛”,吸引了264名学生参与。“不少同学告诉我,这个比赛的经历让他们对数学建模的应用过程有了更好的理解,对课程学习有了更大的兴趣。”胡诗晔说。

16轮压力测试

信息办在线教学平台建设团队

“2月10日后,我们对本科生选课系统、研究生选课系统和eLearning在线教学平台,进行了16轮外网压力测试,请求访问量累计超过288万。”信息化办公室副主任张凯说:“以本科生选课系统为例,我们针对外网压力测试发现的问题进行性能调优后,系统可用性从5000并发下的60%,提高到11000并发下的95%以上。”考虑到在线教学期间,绝大多数eLearning访问来自校外,信息办将本地化部署更改为混合云架构,校外文件下载都在公有云上完成,系统并发服务能力提升了约30倍,“充分利用公有云上强大的互联网资源,承载能力和下载速度更快。”改进技术方案的同时,校级与院系级在线巡课督导等功能也快速上线。“系统优化,我们永远在路上”,信息办将继续收集师生在使用中的意见建议,并积极改进和完善各类服务。

每日例会

蒋最敏在线上听课

“从2月8日起,徐雷副校长每晚都会召集教务处相关人员开例会。”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教务处处长蒋最敏说:“讨论老师、学生反映的问题,组织院系间做经验交流简报。”此外,蒋最敏还会到课程群里“蹭课”,将该门课教学过程中好的做法和小问题记录下来。通过zoom等平台讨论效率更高,提前准备几道题目能更好引导讨论,提问次数不应与平时成绩简单挂钩,注意版权保护、提醒学生不许外传资料……时不时发布些“经验贴”,教务处“挂心的事情”有很多。“有些学生的毕业设计需要回校做实验,怎样安排?随着在线教学的开展,如何保持学生较高的热情和参与度?”蒋最敏说,这是最近几次例会的讨论重点。

制图:郑佳欣实习编辑:责任编辑:卢晓璐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