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网课互动体验 来看复旦人气教师熊浩是怎么做的

作者:肖暖暖摄影: 视频: 来源:新闻文化网发布时间:2020-03-14

“这门课所要做的,是帮助你形成思考的动能,建立产生新观念的方法;帮助你把思考这件事,逐渐从学习的知识变成操作的习惯,最后变成一种精神的享受。”

从提问、论证、质疑和反思这四个思辨与创新的基础维度出发,整合辩论、沟通与冲突解决等多学科要素,引导学生体会思考的魅力,由法学院副教授熊浩主讲的《思辨与创新》至今已在智慧树平台运行8个学期,累计选课25.08万次,学习人数总计已超过27万,覆盖学校693所,互动64.84万次,并被评为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2020春夏学期智慧树网“混合式精品课程TOP100”。

而此次受疫情影响,原先录播视频和线下见面课结合的教学模式调整为录播视频和四次直播答疑课:提前录制好60小节上课视频供学生线上学习,每小节视频时长控制在6分钟左右;在上课前一天晚上发布问卷收集学生对课程内容提出的问题,将问题归类处理后在直播课上一一解答;将eLearning平台和课程微信群作为交流渠道,及时了解学生的疑问和对课程的反馈。

注意力周期缩短?课堂信息浓度提升?

设身处地,打造学生友好型课堂

黑西装,白T恤,一墙错落有致的书作背景,一盏光线柔和的复古台灯在手边。“从书法中提炼看不见的竞争力”“当红楼梦遇到建筑心理学”“咖啡店为何激发了创新与当你掌握多学科的知识”……这些看似无关的话题由熊浩在每小节6分钟左右的视频里娓娓道来,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古今中外的故事在带有哲思的讲解中引人入胜,发人深思。

一名法学教师,为什么要开这样一门课?

“这门课叫‘思辨与创新’,但我相信这门课最终的价值不是‘术’而是‘道’,这门课最终的归宿不是‘知识’而是‘人格’,让我们在思辨与创新的脑力激荡中,把思辨作为船,而把创新作为海,让我们习惯划动这艘小船,而在创新的大海中最终自由徜徉。”谈及这门线上课程的目标,熊浩表示,综合辩论、冲突解决以及科学研究方法的总体知识和生动案例,帮助学生掌握思辨的方法,训练思维,最终走向创新的道路,并了解思考本身的意义和快乐。

思辨是熊浩的爱好和特长,也是在他看来现实生活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但许多人都面临思考的困惑,受固有思维限制、无法跳脱框架,陈旧的想法无法激发创新的活力。”以“双创”类通识课的开设为契机,熊浩把这门《思辨与创新》搬到了线上。“一名讲授创新课程的教师,首先要做到知行合一,线上教学本身也直接体现了课程的创新。” 

“更短的注意力周期,更大的信息含量,两相结合,学生一时难以适应也是正常的,可能更容易走神,导致授课效果打折扣。”熊浩认为,与线下课程相比,线上教学带来的最大挑战在于学生注意力周期的缩短和课堂信息浓度的提升。要取得良好的授课效果,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打造学生友好型课堂。

因此,《思辨与创新》每堂课的教学视频按照知识点被划分为不同小节,每节内容控制在6分钟左右。“线上教学需要教师把握好上课节奏,短时长的视频更符合学生线上学习的注意力周期,也能够创造更多的时间节点让学生休息和消化。”

与此同时,熊浩在讲课过程中反复为学生明确“路标”,不断“描摹”知识地图。“经常告诉他们现在讲到了哪个知识点,这个知识点和整体内容是什么关系,帮助他们构建知识体系。”

而为了避免学生由于担心不提问在分数上吃亏从而陷入“为提问而提问”的困境,熊浩明确,课堂提问不涉及课程分数,并采取课前收集问题、课上答疑的方式,以确保课堂提问的质量和秩序。

老师讲的哪里还有欠缺?学生希望怎么调整?

及时反馈,培育课程共识感

“要向学生传递这样一个信号,我非常需要他们参与到课堂中,迫切地想知道他们对课程的反应。”熊浩认为,师生之间的互动是需要格外重视的关键环节。“线上授课时,学生无法与教师发生眼神、表情和肢体语言等交互,处于单向的接收状态,难免产生倦怠感。因此教师需要主动在传播情境中制造互动感,让屏幕前的学生感觉与正在发生的对话、活动相关,改变纯粹的观众角色,增强参与感。”

为此,他在每个教学视频中都插入了关于课堂内容的小测试,在选择正确后方能跳转继续视频观看,以此作为和学生的小小互动,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关注度和敏锐度。

学生的反馈督促着熊浩对课程不断做出调整。

熊浩习惯在直播课讲解十余分钟后让学生短暂休息,并在休息时询问他们刚刚上课的感受。学期初第一次线上直播课休息时,一位同学在评论区回复他,“觉得刚才讲的那一段有些无聊”。熊浩请这位同学分享了认为课程无聊的原因,和他探讨对“无聊”的理解,以及讲课时哪些内容能引起他的兴趣。

从这次交流中,熊浩更加坚定了及时收集学生反馈的做法。“每一次询问同学的评价都期待听到真实的反馈:老师讲的哪里还有欠缺?学生希望怎么调整?这些上课的真实感受比对老师千篇一律的夸奖更有意义。”

“老师语言魅力满分。”“直播节奏很舒服。”“希望老师可以多讲些例子,内容再紧凑一些。”“对老师在讲述一些较为专业的领域时所用的一些专业术语并不能马上理解,希望老师可以在之后的讲课中适当多做些解释。”“希望老师的语速能慢一丢丢,我反应比较慢,有些话来不及思考和反应。”……除了直播时的直接沟通,熊浩还会在课后发问卷收集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在第一次直播答疑课结束后,班上70%的学生填写了反馈问卷,不少同学分享了真实的感受,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借鉴互联网产品经理的思维方式,永远在磨合与反馈中保持迭代。如果教学过程能够鼓励反馈、接纳反馈,并基于反馈做调整,线上课程的教学就可以一步一步如互联网产品一样不断小步迭代,逐渐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期待。”熊浩认为,线上教学囿于师生之间的远距离,更需要格外关注学生的上课体验,这种迭代更新的思维是有借鉴意义的。“当我们仔细体会每次开课时学生的反馈和疑问,就能在下次上课时做出相应的调整,给学生更好的课堂体验。”

无论是课程视频的时长控制,还是学生的反馈收集,在熊浩看来,目的都在于制造学生和老师对课程的共识感,师生在共同的目标驱动下实现教学相长。“课程的目标、教学和考核三点要处在一条线上,也就是要保持目标、过程、评价的一致性。”这也是他在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接受培训时学习到的教学理念。“这就像是出海捕鱼,出发时就要和船员说明是去捕捞带鱼,并在过程中时时审视是否朝着目标前进。我们的船走到了哪里?我们打到带鱼了吗?打到了几条带鱼?而在返回后对这次出海的评价也要围绕这些目标的完成度展开。” 

“希望不断增强学生对课程的共识感,在学生反馈的基础上将课程调整到最优版本,也期待在结课回顾时能发现,这些共识最终都变成了现实。”朝着这一目标,熊浩和选修《思辨与创新》课程的学生们共同在探索。

制图:郑佳欣实习编辑:责任编辑:李沁园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