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危重症患者维持在“低水平”,背后是“高水平”的诊治和他们奋战的身影

作者:摄影: 视频: 来源: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民盟、上观新闻、新民晚报、周到上海、青春上海等发布时间:2020-02-13

这里是上海市防控新冠肺炎的“桥头堡”,是医疗救治的“主战场”;

自疫情一开始,这里便采取集中全市优势专科和专家、实行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努力成为党和人民可以信赖的坚强防线,成为城市公共卫生的安全屏障;

截至2月9日,这里的收治患者中重症比例3.87%、危重比例3.52%,病死率0.35%。

今天,我们通过五个故事,带您走近上海定点收治医院之一,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为了大上海的安全,这点苦是值得的”

“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你们是点燃生命之火的‘超人’,是解除苍生疾苦的‘英雄’,感谢你们面对疫情时的勇敢和无畏;感谢你们愿挑重担、坚守一线;感谢你们济天下为己任的高尚医德!”

前些天,公卫中心全体职工及家属收到了一封感谢信。对此,公卫中心主任朱同玉感慨道:“很多人从家里出来时,家属不知道,衣服也没带,年前至今,已在这里奋战10多天没有回去了。写这封信,就是想对大家表示感谢。”

身为公卫中心“掌门人”的朱同玉,早在疫情初期,就以高度的专业敏锐,要求全体公卫人提高警觉,进入战备状态。

“几乎没有睡过完整的觉。”自疫情暴发以来,他便以医院为家,不分日夜地坚守在这个城市公共卫生堡垒的最前线,指挥着这场抗击病毒的战役。

他在第一时间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卫健委的部署,迅速做好疫情防控和救治的各项准备,指挥调度医院的人、财、物等各项资源;他果断决策,医院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在最短时间里为收治新冠肺患者做好准备;同时,他组织公卫科研团队集中力量聚焦新冠肺炎的各项研究工作,为临床诊疗和疫情防控提供科研支持。

与疫情赛跑,他每天都要参加医疗小组讨论会,了解每位病人的最新情况;晚上,还要参加上海抗击疫情指挥部的视频会议,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当天情况,参与研判形势,确定工作步骤。

作为新冠肺炎救治的“主战场”,公卫中心如今已汇集了全市传染病领域的各路专家和医护力量,合力救治确诊患者。

他们“白加黑”“五加二”地工作着,如亲人一般照顾着每个患者;每隔一个小时,他们就要进入病房为病人测体温,关注病情的变化;厚重的防护服穿戴起来非常麻烦,医务人员就尽量不喝水;每天下班脱下防护服时,全身都已经湿透了,脸上都被勒出了深深的印子……

“我们全体医务人员确实非常辛苦,但是为了大上海的安全,这点苦是值得的。”朱同玉说。

第一位走进市公卫中心隔离病房的医生

1月20日下午4点半左右,公卫中心呼吸科副主任医师王梅突然接到了来自医院的紧急电话。“第一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将收治到我们医院,马上就要进入隔离病房工作。”

当天工作接近尾声的王梅简单地收拾了下,便随即前往隔离病房,成为了第一位进入市公卫中心A3大楼隔离病房的医生。从那一刻起,吃住全在楼内。

事实上,王梅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在医院发出前往隔离病房工作的集结号时,她第一时间就报名了。她说:“没想太多,觉得这是一种责任。”

隔离病房是专为确诊患者治疗的病房。在这里,王梅需要对确诊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和患者谈话、安抚他们的情绪;每天和专家组一起讨论患者情况,为每位患者制定详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此外,还要对新接收的患者进行检查,做病情判断等。“不敢有一点马虎,要保护好自己,更要保护好患者,希望他们都能健健康康走出这里。”

“我的体温为什么没有退?”“咳嗽为什么厉害起来了?”“呼吸有点急了!”刚入住隔离病房,患者通常问题会多一些,也显得比较焦虑。

在对他们进行治疗的同时,王梅一直努力给患者带去信心,告诉他们新型冠状病毒虽然传染性不低,但是致病性重症和死亡率并不高。只要一起加油,一定能战胜这场疾病。渐渐地,很多病人的情绪稳定了下来。

让王梅最开心的是看到病人的病情没有往前进展,白细胞、炎症指标趋于正常了,最关键的是病毒检测阴性了——这些都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被治愈的标准。

虽然看不清他们的脸,但是很多患者还是会对王梅他们说声“谢谢”;有患者还会说:“请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王梅说,因为这种疾病的特殊性,患者出院时他们不能亲自去送,但是有的患者离开隔离病房后,会要求转达谢意。这声“感谢”,让所有的医护人员觉得,再辛苦也值了。

王梅的两个女儿分别为9岁和6岁,虽然这个春节她没能陪伴孩子,但家人会在电话里告诉她,孩子们都很好,要她保护好自己。

而在医院,为了尽量减少一线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公卫中心专门派医院感染控制科专家作为监督员进入病房,全面督查医生和护士的操作细节、管控风险。“在我们的吃住方面,更是给了最好的保障。”

王梅觉得,无论是医院或是家人的支持,又或是来自患者的感谢,都时刻温暖着自己,激励着自己。她相信,在这么多强大的支持下,一定能打赢这场战!

最喜欢的汤圆是“想念”的味道

“进入应急病房九天以来第一次发现原来还在过年。”元宵节一早,公卫中心应急病房的血透护士干静静吃上了最爱的芝麻汤圆。

和家人团圆的日子对这里的很多医生护士们来说是个未知数。1月31日,干静静接到任务需要进入应急病房。她二话没说,暂别了10岁的大女儿,3岁的小女儿和丈夫,来到最危重病人身边,“和新冠病毒奋战到底”。

上午九点半,干静静一如既往地仔细穿上防护服、穿上短套鞋、长套鞋,戴好护目镜,和一起的护士相互检查是否做好防护的一切准备后,她跨进了应急病房。

需要透析的病人已经在等着她。干静静说:“我们这层病区都是危重新冠病人,都是老年人,本来就有基础性疾病,一旦再遭受到新冠病毒的侵袭,就会出现电解质紊乱,肾功能问题等等,需要血透治疗。”

“血透机相当于病人的生命机,只要血透机在转,就要有护士在。透析治疗随时会面对问题,比如上机以后会报警、更换置换液。”干静静麻利地做着准备。穿刺时候是最危险的环节,她淡定地戴上了正压面罩。

透析开始了,每一个病人的透析治疗时间长达八九个小时。干静静一刻不能放松。“防护服很重很大,脚上是沉重地几个鞋套,护目镜起雾了不能打开,只能靠忍。”

干静静回忆,最辛苦的一天是在2月6日,上午九点多进应急病房开展透析治疗,直到第二天凌晨三四点才离开。那天她需要为几位病人进行透析。“那天是靠着早饭吃了两口粥,一个荷包蛋撑了一天。”晚上七八点实在熬不住了,出来过一次上厕所。

她坦言,每天工作很疲惫,但只要接到可以进应急病房的消息,精神就马上振作起来。“责任在那里,有一种马上想冲进去救病人,和病毒战争的使命感。”

在应急病房里,还有很多“90后”护士们和干静静一起守护在危重新冠病人身边。这些危重病人需要全方位的护理。因为戴着呼吸机不能表达,护士们都会仔细观察。她们还会彼此分享一些好消息:“哪位患者病情改善了”“某某床病人今天精神好些了”大家都为这些点滴的变化而高兴着。

“只要跨进应急病房,我们就被隔离了。”应急病房的医生护士们上班在病房,下班就在清洁区域休息。在这个本该团圆的日子里,每个人都很想家。

因为得知元宵节当天工作会比较忙,干静静在前一晚和家人短暂视频,算是提前过节。她问大女儿,最喜欢吃什么味道的汤圆。一直调皮捣蛋的女儿沉默了几秒,回答道:“是想念的味道。”干静静突然哽咽了,她说:“一夜之间,突然发现女儿懂事了。”

隔离病房里的护士“男团”

在公卫中心,还有一群默默坚守岗位的护士“男团”,他们全程参与确诊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除了要有精湛的技术外,还要承担各类重体力劳动。

张胜利已在护理岗位扎根11年。作为公卫中心首批进入A3应急病房的护士,他主要负责重症患者护理,包括呼吸机操作和患者的翻身排痰。

他说,工作难度最高也是风险最大的护理工作就是给患者排痰,所以就需要佩戴正压呼吸器。由于穿着厚实的防护服,戴正压呼吸器,身体灵活度很差,可是重症患者各种插管较多,在操作时必须小心谨慎,做好导管保护。

目前,张胜利已结束一轮应急病房工作,正在接受留观。“如果需要,打算再进应急病房!”

吴元浩是呼吸与重症医学科的护士长,擅长操作各类呼吸机及ECMO设备,曾多次参与公卫中心ECMO团队的救治任务。为了最充分发挥价值,他被要求在外“待命”,直到第一次呼叫他前来配合操作ECMO,才被派了进去。

八天后,那位使用ECMO的患者明显好转,顺利撤机。吴元浩说:“这样的感觉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他向护理部申请,希望自己能留在重症应急病房,直到疫情结束。

颜冬冬是公卫中心外科监护室的一名护士。出现重症患者后,他被调入应急病房。他的妻子也是公卫中心的护士,同样具备重症护理经验。等颜冬冬结束工作后,妻子将马上“接力”,随下一批护士进入重症患者区域。

目前,两人只能通过视频交流。他们的视频聊天更像“交接班”:颜冬冬把每天的工作向妻子“汇报”,帮助其尽快熟悉工作细节和工作流程;妻子甚至拿了笔记本,边听边记,生怕自己漏了重要内容。

1月26日晚,手术室护士王杰接到通知,让他第二天进入应急病房。身为共产党员的他立刻答应下来。

王杰被分配在收治轻症患者为主的A1应急病房。每次送往A1大楼的轻症患者,第一个接待他们的护士就是王杰。“这个时候,每一句话、每一次举手投足,都可能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开导患者,让他们放松心情,是我每次接患者时候必做的一件事。”王杰说。

1月30日,35岁的护士曾义林进入A1应急病房。由于此前接触的病人大多是心脏病患者,老年人多,他积累了许多和老年人沟通的经验,这一次也派上了用场。

曾义林经历过人感染H7N9禽流感、H1N1甲流,还处理过上海的埃博拉疑似病人。五年前,他就曾穿上隔离服,将一名从塞拉利昂返沪的男性病患送至负压病房,并更换尿湿的衣裤,查体、补液。病人的病毒核酸结果最终为阴性,但这段经历成了曾义林职业生涯中宝贵的一幕。他说,现在防护措施越来越好,治疗方案也越来越完善,相信一定会早日战胜疫情。

为患者筑起最后一道生命防线

“撤机!”2月7日,公卫中心的A3应急病房传来好消息,病情危重的25岁男性患者小朱(化名),经历了八个日日夜夜,转危为安!

让他重燃生命希望的是ECMO技术。据公卫中心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李锋介绍,开出应急病房以来,已三次运用ECMO技术参与抢救。

ECMO是抢救垂危生命的顶尖技术。疫情暴发以来,李锋一直在病房驻守,参与医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他的科室有一支训练有素的ECMO团队,以往救治成功率达60%,而国际水平为50%左右。

1月30日凌晨, A3应急病房火速收治了从A1转运来的小朱。小朱插管效果不好,血氧饱和度一路下跌。“上ECMO!越快越好!”李锋迅速启动相关流程,团队也做好了准备。

李锋、张晓林医生在厚重的防护服外面套上了绿色的手术服,同时佩戴了正压呼吸器,两层手套外,又加上了无菌手套。护士吴元浩和居怡琳密切配合,他们和中山医院的重症团队李欣、吴威医生并肩作战,顺利完成ECMO上机,5分钟就看到了效果:小朱各项指标迅速好转了!

李锋说,此次操作与以往不同,全方位的防护措施让本身活动能力受限,面罩压在脸上,现场沟通也听不清,这都给操作带来不小的难度。好在,开展ECMO技术一年多来,公卫中心的这支团队已积累了丰富的操作经验,仅用3个多小时就完成了上机,比预计快了一倍。

八天后,小朱撤机,心肺功能恢复,生命体征平稳,各项指标也趋好。

市公卫临床中心拥有4台ECMO设备,可充分应对平时的抢救工作。为了更好地开展新冠肺炎的救治,这次又从外院紧急调配了一台设备,多名重症医学专家的加盟,也让救治力量更加强大。

“这次疫情中,ECMO也成为患者的最后一道生命防线。”李锋说,ECMO是为进一步治疗或为器官功能恢复争取时间而使用的治疗手段,简单说就是把不堪重负的心、肺暂时替换掉,它的功能是让人“先活下来”,而不是“治病”,更不能“杀毒”。

一年多前,公卫中心组建了专门的ECMO团队,涉及到多个专科,包括重症医学专科医师、体外循环医师、麻醉科医师、高年资护士等众多人员参与,经过了多次的理论培训和模拟演练,才能安全有效地实施ECMO技术。

“ECMO技术难度高、手术操作和监护要求复杂,需要专业的团队和娴熟的技术配合,我们日常已将可能遇到的现实情况模拟了几十遍。”李锋介绍。

如今,公卫中心的这支团队已成功运用ECMO技术抢救过多名患者,惊心动魄的抢救经历,见证了生命的复杂和来之不易。

当然,ECMO也并非万能,它属于“不得已”时的操作,有严格的适应证,不得滥用,也并不适合所有人,上了ECMO还没有救回来也是常有的事。

李锋相信,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一定会更多次赢得与死神赛跑时的胜利。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李沁园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