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准备出发!”

守护武汉,16名复旦上医人再出征!

作者:摄影: 视频: 来源:各附属医院、“央视新闻”微博、“上海徐汇”微信号、文汇APP发布时间:2020-01-29

这是一次考验,需要我们并肩承受;这是一场硬仗,医护人员身先士卒。

继小年夜复旦首位医务工作者赴鄂战“疫”,和大年夜26位复旦“逆行勇者”出征之后,正月初三、初四,先后又有16位“白衣天使”随着上海援鄂大部队一起奔赴抗击疫情前线。

他们,是父亲、母亲,也是丈夫、妻子,更是儿子、女儿,每一个人都是平凡家庭里重要的一员。他们出发的故事,有勇气,有不舍,有泪水,有爱……

“随时准备上战场”

“我每天都关注疫情,关注我的队友、同事在武汉一线的消息,做为一名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人员、一名共产党员,我随时准备上战场,面对严峻疫情,我们需要共克时艰!”复旦大学附属青浦区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长、第八党支部书记王融融说。

1月27日晚,带着领导的嘱托、同事的关心、家人的叮咛,作为增补队员,王融融随上海50名护理人员组成的医疗队踏上了赴鄂的火车,将在武汉全面配合做好医疗护理工作。

“我有这份责任”

1月27日,临近17时,增补队员罗春接到马上集合出发的通知,她来不及吃上一口热饭,就拿起早已准备好的行装,和丈夫及一双年幼的儿女简单告别,踏上“逆行”的征程。

罗春是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急危重病中心一名护师,工作12年来长期奋战在临床一线。

“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同时也是一名党员,对于这次武汉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我觉得自己有这份责任,也应该主动站出来为武汉同仁们分忧一点,让更多的病患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罗春说。

穿上防护服就是白衣卫士

27日上午9时左右,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19楼病房的办公室变成了“临时理发室”。作为新一批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该院老年科“90后”护士刘文进在出征前毅然剪去了长长的秀发。

对爱美的刘文进来说,这是她留了七八年的“宝贝”,剪掉多少有点不舍。但想着武汉的严峻形势,出征在即的她却很坦然:“只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情,支援武汉,义不容辞。”

刘文进是上海援鄂医疗队(增补批)队员之一,1月25日、26日接受了相关培训。考虑到医疗一线每天都要洗澡消毒,头发太长不方便,她决定剪掉长发。由于春节期间理发店都闭店休息,找不到理发师,护士长朱晓英“操刀”为其剪去秀发。接着她就开始打包装备。她说,通知一到,立马出发。

此次和刘文进一起进入增补批的队员,还有心内科护师王宏、急诊病房护师胡兰兰。为保障驰援武汉工作的顺利进行,她们接受了发热门诊防护服、自身消毒相关知识培训,并赴中山医院参加了防护工作培训。

防护服背后有你的模样

中间为徐家宜

在火车站台上,几只贴着人像画的行李箱格外引人目光,这是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医院的小姐妹特地为同事徐家宜绘制的卡通头像,不仅打印出来贴在她的行李上,还会贴在她的防护服背后。因为医护人员穿上防护服后,就看不见脸、分不清彼此,这是帮他们识别彼此的方法。

1990年出生的徐家宜是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医院康复科的一名护士,接到通知后,她把自己4岁的孩子托付给婆婆照顾。“我早早就收拾好了行李,准备随时去一线!”

为抗击疫情贡献“上海力量”

1月28日下午,上海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奔赴武汉,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屠国伟副主任医师、护理部监护室护士长张晓云整装随队出发。

两位医疗队员的爱人都是同行,对于此次出征武汉,表示了坚定的支持。“本来准备回老家过年看望父母的。”屠国伟说,老人家对于今年春节自己的“缺席”很理解,也很支持,9岁的儿子更是骄傲:“爸爸,你就是逆行者!”屠国伟希望和上海援鄂的战友们一起,为抗击疫情贡献“上海力量”:“这会是我人生中一段宝贵的经历。”

为了更好地照顾3年级的外孙女,张晓云的父母决定搬来女儿家,做好这对医护伉俪的“后方保障”。“妈妈非常支持,但是爸爸很有些担心。我鼓励他,你要向我学习,要坚强点!”说到这里,张晓云的声音有些哽咽,但更多的是坚定:“非典的时候我还没从医,是医护人员保护了我们,现在该是我们去保护大家了!”

每一批医疗队员启程前,院领导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都全力准备生活和工作保障物资。队员们说:“有医院作我们的强大后盾,我们心里有底,一定顺利完成任务,平安回家!”

“真正团聚的时候吃团圆饭,更香!”

接到通知,时刻准备着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赵锋、感染科护师徐惠,附属华山医院北院神经内科护师吴问香、急诊科护师汤晶迅速抵达华山医院。

赵锋曾于2008年参与汶川地震救援,在德阳、成都等地的医院战斗了一个月。2014年参与了8·2昆山工厂爆炸事故的伤员救治,在当地医院工作了两个星期。去年,无锡高架垮塌事故、宜兴特大交通事故,赵锋又参与了伤员的救治。

他说:“领导在群里一召唤,我就响应,自愿报名参加。对我来说,每次救援都是一次挑战,但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这样就可以帮助越来越多的病人。”这次,作为随时要出发的第二批队员,他早早地准备好行李,也向妻子和孩子做了说明,“我的妻子很支持我,我的孩子读高一了,他告诉我‘小心点’,有这句话就够了。”面对武汉多名医务人员感染的情况,他表示不害怕,也没有心理压力,但也不会掉以轻心,“大部分被感染的医务人员,当时都是在不知道哪些是病人的情况下被感染的,而我们面对的是确诊的病人,我相信个人防护到位就是安全的。况且,我的背后有政府、卫健委、医院的关心和支持。”

“我是感染科专业的护士,”徐惠说,“所以对传染病的知识储备更多一些,我相信自己的能力。和爸妈说清楚目前的形势和自己的经验,很快就获得了支持。他们帮我一起整理出发行李,已经做好准备了!”

作为附属华山医院北院护理内科党支部支委,吴问香说:“我们都觉得支援疫区是使命和责任,第一时间就纷纷自愿报名,这就是我们护理部同仁的共同选择,我只是其中的一员而已。今年过年孩子和婆婆已经先回老家了,老公选择留在上海好尽量多陪陪我。爸妈本来准备了一桌好菜的。不过我有信心,等我回来团聚的时候吃,更香!”

汤晶说:“爸妈听到我报名,本来非常舍不得的。好在舅舅第一时间表示支持,在他的‘助攻’下,我专程从上海回了一趟无锡,和爸妈聚一聚,也成功地获得了他们的支持。”

除了努力筹措到尽可能充足的个人防护用品和药品外,院方还根据第一批队员所反馈的武汉室外零下一度而室内必须关空调开窗开电扇通风等情况,专门加购了保暖内衣、暖宝宝以及缓解疲劳的备用药品。同时,由于长时间穿戴隔离衣上厕所不方便,医院还特意为医护人员准备了成人纸尿裤。

“我深深明白自己的使命”

“作为科室教学带教组长,当武汉疫情暴发的那一刻,就做出了支援武汉、抗击疫情的决定。坏时光总会过去,未来总是充满希望。”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重症监护中心胡德雪护师说。今年完成医院三级复评审任务后,回家陪爸妈吃顿年夜饭是她最大的心愿。

除夕夜的饭桌上,胡德雪却不时翻看手机,因为她报名了医疗志愿者,要随时关注群里的消息。次日一早,她便赶回上海待命。

临行前,她问丈夫:“我去支援武汉,唯一的障碍只有你了,你同意吗?”丈夫说:“娶了护士,就要有觉悟,你只管去冲锋陷阵,我负责贤良淑德。”

在2014年就曾参加援滇医疗队的史媛虹是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重症监护中心内分泌科护师,得知医院招募赴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她早早就递交了申请书。“在急诊科工作近十年,我深深明白自己的使命。”她说,“当我看到武汉医护人员的求助和病人满含渴望的眼神,我会特别揪心。”

报名时,一家人正围坐在一起吃饭。她向家人表明自己已经报了名去武汉一线支援。面对长辈的担忧,她劝慰道:“爸爸妈妈,我是一个母亲,但也是一名护士,现在有那么多妈妈和宝宝由于病毒的侵虐而两相分离。我能理解那种母子分离的痛苦,我希望我能做点什么!放心,我会保护好自己,回来还得带宝宝多走走看看,孝敬你们呢!”

其实,一周后便是她女儿的两岁生日,她提前为女儿庆祝了生日,便毅然将孩子交给先生照顾。她的先生说:“紧张与担心是必然的,既然她已经做好了决定,那我便做好她的坚强后盾。我不是医务工作者,但也能体会到他们的艰辛。现在国家、社会需要,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默默地支持她、把家照顾好,不让她分心。”

即刻出发!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蒋伟平、心脏监护室护士长唐军也是上海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两位队员28日上午10点半接到上级命令,就匆匆与家人道别,立即背上行囊,整装出发,奔赴抗疫前线。

1月28日凌晨4:30,第一批增补医疗队列车安全抵达湖北武汉武昌站。6:30,护理人员们抵达酒店。他们将增援先期到达的第一批上海医疗队,迅速投入到新的“战斗”岗位。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李沁园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