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复旦-中植科学奖”授予卢煜明

2019复旦科技创新论坛在沪举行

作者:摄影:杜雯荟 视频: 来源:高等学术研究院发布时间:2019-12-18

12月15日,第五届“复旦科技创新论坛”暨第四届“复旦-中植科学奖”颁奖典礼在上海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和青年创新人才齐聚一堂,共论全球科技前沿和创新趋势。

“复旦-中植科学奖”评审委员会主席、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宣读第四届“复旦-中植科学奖”获奖名单并致颁奖辞。

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宁生,“复旦-中植科学奖”捐赠方代表、中植企业集团首席合规官刘辅华在开幕式上致辞,并在颁奖典礼上为获奖人卢煜明颁发证书及奖杯。

许宁生在致辞中代表复旦大学欢迎出席本次论坛的科学工作者、专家和各界来宾,感谢所有关心、支持论坛建设发展的各界人士,尤其感谢“复旦-中植科学奖”评审委员会每一位委员和他们为本年度论坛和科学奖评审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许宁生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科技创新影响着社会的未来,社会也在塑造着科技创新的环境。科技创新能够变革生产方式,推动产业不断升级,为经济繁荣带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带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生物医药正是这样的代表性支柱产业,也是今年“复旦-中植科学奖”的主题相关领域。他强调,要释放科技创新带来的巨大生产力,将其产生的庞大增量引入产业发展与当代生活中,同时也要加强科技伦理的体系建设,尊重自然发展规律,敬畏生命和科学,为科技的负责任发展提供理论和政策支撑。

许宁生表示,复旦大学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道路上从来没有停止。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正式揭牌,开启“一计划两中心”,即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微纳电子与量子国际创新中心、脑与类脑智能国际创新中心。这些努力助力推进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发展,也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与一流大学的建设。复旦科技创新论坛通过搭建全球视野下的交流与分享平台、聚焦全球科技前沿领域和创新趋势,集聚全球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设置“复旦-中植科学奖”,为世界顶级科技奖项储备人才。未来属于那些相信梦想之美的人。我们期待科技创新能够开出希望之花,化作未来之光!

刘辅华在致辞中表示,举办科技创新论坛、颁发“复旦-中植科学奖”,不仅是尊重科技人才、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积极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的需要。他强调,中植企业集团将继续与复旦大学在内的全球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展开深入合作,瞄准前沿科学领域,促进产融学研有机结合;发挥产业投资优势,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各行业各领域覆盖融合;促进科学创新精神与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相结合,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形成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

2019年“复旦-中植科学奖”得主、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化学病理学系教授、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卢煜明出席颁奖典礼并作专题报告《从无创产前检测迈向癌症筛查及更远》。孕妇血液中包含胎儿的DNA是卢煜明革命性的发现,他由此开创的无创产前检测技术惠及万千孕妇和胎儿。这一种全新诊断方法,可通过检测孕妇血液中的胎儿DNA筛查多种异倍性和基因突变。目前,卢煜明的研究重点聚焦于检测人体循环系统中的肿瘤DNA,未来将有助于症状前癌症患者的及早诊断,也为未来更深入的血浆DNA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届复旦科技创新论坛特邀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迈克尔·莱维特(Michael Levitt),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C919大型客机总设计师吴光辉先后作题为《美妙的科学人生》和《大型客机自主研制之路》的主题报告。


复旦科技创新论坛”由复旦大学主办,复旦大学高等学术研究院承办,中植企业集团赞助。论坛从2015年开始举办,旨在通过搭建全球视野下的交流与分享平台,集聚科创领军人才,把握当今世界最前沿的创新趋势;同时通过激发社会大众尤其是广大青年才俊的创新热情,积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烈氛围,为上海市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智慧源泉。本届论坛为期三天,由主论坛和四个分论坛组成,主题涉及生物医学、创新创业、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活跃在世界各地学界、商界和政界的400余位嘉宾参加了本届论坛。

“复旦-中植科学奖”由复旦大学和中植企业集团于2015年合作设立,用以表彰在生物医学、物理和数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本届“复旦-中植科学奖”是该奖项设立以来第二次授予生物医学领域的杰出科学家,评选结果已于今年9月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首届“复旦-中植科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Allison)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Tasuku Honjo),这两位科学家因“对肿瘤负性免疫调节的抑制治疗方法”而获得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7年9月,第二届“复旦-中植科学奖”公布,授予在引力波领域做出突出科学贡献的三位科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雷纳·韦斯(Rainer Weiss),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基普·索恩(Kip Thorne)、巴里·巴里什(Barry Barish),三位科学家同年10月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许宁生校长在2019复旦科技创新论坛的致辞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来参加2019复旦科技创新论坛。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复旦大学,向出席本次论坛的科学工作者、专家和各界来宾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向中植企业集团对我们的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也向所有关心、支持论坛建设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谢意!

为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复旦大学自2015年开始举办复旦科技创新论坛,目前该论坛已逐渐成为全球最为著名的科技论坛之一。与此同时,“复旦-中植科学奖”也于2015年设立,以表彰那些在数学、物理学和生物医学三个学科领域做出原创性杰出贡献的全球科学家。在前三年的评选中,三批获奖人在全球学界获得广泛认可,其中两批而后更是斩获诺贝尔奖,而另外一批是数学领域的科学家,不在诺奖的评审范围中。丁肇中先生和他领导的评审委员会在此过程中做到了最好!今年该奖项聚焦生物医学。多年来,来自全球科学家们的努力研究为该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促进其他学科领域的创新。我们非常期待在未来涌现出更多生物学领域的重大研究成果。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这个领域世界著名的专家学者和生物医药、制造业领域的领导者和我们分享他们的见解。借此机会,我要向中植企业集团对论坛和科学奖多年来一贯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谢。我还要感谢所有参与组织和筹备本届论坛和科学奖评审的同事和伙伴。此外,我要特别感谢“复旦-中植科学奖”评审委员会的每一位委员和他们为本年度论坛和科学奖评审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一方面,科技创新在影响着社会的未来,我们享受着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便利,彷佛动动手指整个世界都可以展现在我们面前;另一方面,社会也在塑造着科技创新的环境,影响着科技创新的走向,以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增强,大量的不确定因素翻涌而来。科技的魅力如此之大,以至于我们需要不断地思考与探索,在这样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节奏下,我们应当如何拥抱科技创新带来的发展机遇。

潮涌长三角,风从海上来。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科技创新要素最集中、区域协同合作起步最早的长三角地区,具备着探索科技创新发展的最优条件。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要在增强创新策源能力上下功夫,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科技创新前瞻布局,聚焦关键领域,集合精锐力量,尽早取得重大突破,使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只有科技创新能够变革生产方式,推动产业不断升级,为经济繁荣带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带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生物医药正是这样的代表性支柱产业,也是我们今年“复旦-中植科学奖”的主题相关领域。生物医药产业是列入《“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五大10万亿元级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上海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长三角区域科技人才储备深厚,中国最优质的教育资源集中于此,学科建设完备,产业发展领先全国,精准医学、转化医学、大数据、生命组学、系统医学、人工智能等学科的兴起,加快了区域内生物医药研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使生物医药创新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这又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增长引擎。

我们要释放科技创新带来的巨大生产力,将其产生的庞大增量引入产业发展与当代生活中,同时我们也要加强科技伦理的体系建设,尊重自然发展规律,敬畏生命和科学,为科技的负责任发展提供理论和政策支撑。就在前不久,《生物安全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我们每个人都要遵纪守法。人类需要科技发挥什么作用呢?迈克尔·莱维特先生稍后将为我们带来题为《美妙的科学人生》的演讲,我想,科学将为我们每个人带来更加美妙的人生。

复旦大学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道路上从来没有停止。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我们开启了“一计划两中心”,即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微纳电子与量子国际创新中心、脑与类脑智能国际创新中心,分别对应人类生命医学研究、微电子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组织研发、以及类脑基础研究开展与人工智能算法应用等高科技前沿领域。这些努力整体推进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发展,也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与一流大学的建设。

复旦科技创新论坛通过搭建全球视野下的交流与分享平台、聚焦全球科技前沿领域和创新趋势,集聚全球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设置“复旦-中植科学奖”,为世界顶级科技奖项储备人才。在本届论坛,我们将讨论生物科学、医药制作、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等多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应用场景,我们也将回归科学工作者的初心,畅想未来世界的多种可能。

未来属于那些相信梦想之美的人。我们期待科技创新能够开出希望之花,化作未来之光,我们也预祝本届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愿各位嘉宾在上海度过美好的时光,留下愉快的回忆!最后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2020心想事成!

谢谢大家!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李沁园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