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新的方式服务社会

作者:项天鸽摄影: 视频: 来源:《复旦》校报发布时间:2019-12-17

刘松波:管理学院2016级本科生,2018-2019学年本科生优秀学生标兵,获得国家奖学金、第四届“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


“创新”是刘松波经历中的关键词,影响着他的选择,他的探索,也让他在不同的阶段,对这个词的含义形成不同的理解。

“创新”的最初来自于尝试。初入复旦的刘松波就读于自然科学实验班,但全新的环境给了他难以调整的不适感,不同的学习方式、独立的人生选择、几乎无约束的生活让他一时间找不到和学习、生活相契合的点。“转专业”是他的一个重要决定。来到了憧憬已久的管理学院,他如鱼得水,获得了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等。在管理学院,他向周围更优秀的同学看齐,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激励着他开始多方面的“尝试”;在学校,他担任唐跃军副教授的研究助理,关注“中国家族企业的传承问题”。在实践中,他在中信证券研究所,尝试以成熟的美国钢铁业为对标,研究并购重组对钢铁业的效用;在海通新能源基金,研究“机构解禁事件对公司股价的影响”,独立负责量化项目……

刘松波欣喜地发现,这些都是他一直热衷的东西——“透过事物表面,探索内在动因”。而逐步进入“创新创业”的领域,在校团委青年创新中心任活动科室负责人,这一经历让他接触到大量创业项目,感受到“创新”另一面的魅力所在。刘松波发现,很多团队的想法和他们的核心能力不匹配,市场分析不到位、对投资人需要什么、竞争对手有多少都不够了解,这让他们的定位模糊甚至偏离了竞争优势。这些积累让他发现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所面临的问题。而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则给了一个实践的机会,他全程跟进项目,对项目的专利归属、底层实验室、产品技术渐渐有了详细的了解,而非仓促地、表面地去做商业路演;他脚踏实地地参与一场场淘汰赛,敏锐地捕捉投资人和评委的需求,在团队的努力下,项目获得了全国金奖。创赛之后,刘松波还辅导过一些创业队伍,帮助他们找到项目和市场能够对接的“新”之处,从“客户是谁”入手,调整产品逻辑和商业模式。

但“创新”究竟是什么?刘松波仍在思考。当他看过一个又一个失败的创业例子后,“透过事物表面,探索内在动因”这句话又重回脑海:“是否其中还有更深刻的逻辑呢?”国际化的视野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刘松波的思维,在纽约大学,他掌握了很多关于创新的工具,包括“问题框架树”、“问题递进层级与关联图”等;在哥本哈根大学,他接触到了“可持续发展”更广义的概念,看到展示团队使用肉用畜类的皮毛制作漂亮衣服,改变垃圾桶的形状来避免其被风吹翻……他被丹麦人创业时的执着理念所震动,那种对社会价值的追求在他脑海中开始清晰;在联合国支持的UNLEASH全球青年创新集训营峰会上,当他听到不同国家的有志青年发表对留守儿童和女性教育权利的创新方案时,当他接触到那些为了追求社会价值不懈努力的独立女性时,他终于了解了创新的奥义——创新从问题出发,或改变或颠覆,它是为了人类的福祉,它是自我价值在社会层面的灵光闪现。这一理解,让刘松波恍然大悟:他找到了创新的基点,这也是他今后不断奋斗的出发点。

在“创新”路上,刘松波砥砺前行:“用创新的方式,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是他最大的梦想。回首四年半的本科经历,他坦言,变化最大的是性格,他是个有棱角的男孩,曾因不太成熟摔过跟头,但这些都成为他经历里弥足珍贵的一部分。他热爱学校自由的环境:“让我主动选择、思考,去承担自己试错的风险和责任,而不是被动地推着前进。”自由培育了他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正义感,他在不同的平台代表中国的青年人发声,也接触到不同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的人。“和他们对话、讨论甚至是辩论,让我学会尊重多元的价值观,也扩大了自己的世界观”;竞争的压力让他在自省过程中完善自我,从课堂到实践、从校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际,每一步都坚实而庄重,都迈向更广阔的天地,迈向更深远的思想!

复旦_1189_7_复旦-7.pdf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