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是更辽阔的世界

作者:项天鸽摄影: 视频: 来源:新闻文化网发布时间:2019-11-14

尹卫爽:物理学系2019届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超构材料、相控阵雷达,参加多个国家级课题研究,研究成果在多个大型GF装备中得到应用。在校期间作为队长带队参与多项创新创业和暑期社会实践项目。


在2019年7月的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上,尹卫爽团队的“空地一体智慧哨兵系统”获得金奖。满载着荣誉和期望,走出曦园的尹卫爽,也因此踏上了人生的新征程。回顾求学曦园的经历,回首选择“创新创业”这条路的起承转合,尹卫爽分享了他的感悟与心得。

在曦园,更多的梦想和可能

——“最开始创业根本没在考虑范围内”

“创新创业”这个词,几年前对尹卫爽还遥不可及,在曦园的这些年,他思考过自己的未来,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然后留在高校里教书;或者稳稳当当地进入公司,享受高薪待遇,衣食无忧。他未能想到,几年后的今天居然会选择创业这条路,梦想和高压同在,机遇和风险并存,任重而道远。

将源自军工科技的技术,根据民用产品特点,用于研发先进的、低成本民用相控阵雷达产品——这个点子是在尹卫爽的博士生期间诞生的。他观察到最近两年,随着相控阵技术的愈发成熟,成本越来越低,将其转换到民用领域是当今发展的趋势,也是一个可以开拓的全新市场。上世纪中旬,相控阵技术应用于军用领域,至今已经有五六十年的运用基础,现在已是军用场景里的标配。如果将其转换成民用,比如智能驾驶,对人们的出行便利将有很大程度的改善。一方面不甘心成为大公司里一颗“螺丝钉”,一方面怀着对“将相控阵和人工智能结合起来推向民用,进而改变生活”的热忱,几个专业相关、勇于探索的伙伴聚集在一起,“那为什么不试试呢?”——于是,初创公司“延感科技”应运而生。

尹卫爽坦言,“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是每个复旦人的精神引领,校园内创新、自由、开放的学术气息对他的思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组内的人几乎每天都在一起,什么都聊”,和谐进取的实验室团队让他结识了一群学习和生活中的好朋友,他们一起谈天说地,享受观点碰撞出火花的时刻。不仅如此,导师对学生的管理也很自由,关于学业课题项目有什么新点子和想法都可以直接和老师交谈,“绝对不是严格的日常打卡的那种,非要你完成今天的多少任务,或者说阻止你在专业领域的‘天马行空’,师生之间的交流很轻松很密切”。在这个过程中,尹卫爽对未来的观念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我觉得收获最大的,是我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尹卫爽说。在曦园这些年的历练,让他从期望得到别人认可、通过他人来寻找定位转变到由自身出发、从所做的事情本身出发。尹卫爽看到,目前许多基础物理领域已进入寒冬期,亟需技术转化,但相关理论和实际运用仍有很大的差距。选择创业是一个推进实验室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过程,他希望有所为。

自己的世界,更大的世界

——“我跳到了一个新领域,全新的” 

尹卫爽喜欢泡在实验室里,在物理学基础研究上深钻。但这毕竟还是单行道——“认识的基本都是一个圈子的人,物理系里面各个方向的同学,平常问的就是‘诶,文章发的怎么样了啊’、‘实验做到哪一步了’这类话题”。但他是具有人文情怀的“理科生”,学术之外,很享受自我世界,喜欢独自旅行,喜欢多元氛围,热爱历史宗教文化类的书籍和景观,其中对古文化的源起特别感兴趣。他说:“不一定要跑多少景点,我就喜欢住到当地人中间去,然后慢悠悠地逛逛那些有特色的街道啊、古镇啊⋯⋯” 

创新创业这个契机让他结识了另一群伙伴,有不同的家庭、社会背景,不同的人脉资源和职场经历,让他体察到了社会的多样性,看见更广大的天地。逐渐走出自己的世界后,他发现世界其实很大,以前所了解的世界只是一个切面而已。为了更好地开展项目,他向自主创业的学长讨教经验;未曾接触过“市场”的他开始深入行业调查;作为CEO的他,还需要对市场管理、公司财务、人员组织等各方面的学问略知一二。这对原本心无旁骛地在实验室里的尹卫爽是个挑战,需要综合性的知识去面对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在更辽阔的世界里,他必须完成身份和环境的双重改变,从纯粹的学术生涯过渡到复杂的社会,有过畏惧,有过焦虑,但更多的是希望和兴奋,他把这看作是成长的过程:“就像我们说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你要给它相应的数据,它才会完成对应场景的学习;人也一样,不到那样的环境中,是不会有切身的感悟的。” 

创业、创新、未来

——“雷军是隔壁隔壁村的,很近的偶像”

最初说这个话题时,尹卫爽是想说自己和雷军一样,面对采访或者演讲是有些“木讷”的。在实验室摸爬滚打这些年,他几乎都在和“技术”打交道,因此,在创新创业大赛的舞台上害怕演讲:“那和以往在组内做展示的经验相当不同,”他回忆,“组会的讲解基本都是有一说一,不用过多解释,彼此也心知肚明;但在大赛现场,需要关注评委反应,兼顾听众感受,需要用自身的表现力打动在场的投资人。”这个平台是个锻炼机会,让他勇敢地向公众诠释他的技术,表达对梦想的期冀。他所做的,不仅仅是说明,更多地是在讲一个故事,一个关于机场跑道异物带来的损失和解决方案的生动故事。

在创业大赛上,他认真地观察其他团队的项目展示,很多颠覆性的点子甚至能够改变当前的社会格局和社会形态,但这样突破性的点子,有多少能够真正付诸于实践呢?尹卫爽同样在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他深刻体会到,实验室成果的产业化道阻且长。优秀的科研成果只是第一步,要想将其变成产品,然后到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商品还有漫长的九十九步。尹卫爽做好面对坎坷的心理准备,希望理智地做好一个领导者的角色,比如目前这个项目究竟该哪个领域入手?团队有过争执,有成员认为智慧牧场是发展趋势,也有人认为港口的投入使用势在必行。尹卫爽的做法是,通过调研用数据说话,分析市场份额和现金流状况,确定市场究竟从何处开始。“做学术的时候,是希望碰到瓶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查漏补缺,太顺利了反而会害怕;现在开始创业了,面前已经是重重困难了,但同样的,还是要迎难而上,不断地调和矛盾,迎接新挑战。”

创业者远比旁观者想象的艰难,他们放弃了更安逸更平稳的生活方式,为崭新的未来砥砺前行。但采访中的尹卫爽总是浅笑着,似乎无意识地表露自己坚定的决心,他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义无反顾地朝着梦想走去。

路漫漫其修远兮,他必将上下而求索。

复旦_1183_7_复旦-7.pdf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