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复旦贯彻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攻坚之年。
为更深入地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上海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好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学校主页陆续推出“壮丽七十年,奋进‘双一流’”系列报道,展示各院系、各学科、各科研机构传承优良传统,在新时代攻坚克难、改革创新、奋进担当、狠抓落实的有为之举和簇新风貌,以优异成绩献礼新中国70周年华诞。
立德树人 开拓创新 加快推进新闻传播一流学科建设
新闻学院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复旦新闻馆,天下记者家”。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新闻传播教育机构,其前身复旦大学新闻系创办于1929年,并于1988年6月在国内率先成立新闻学院。九十年来,新闻学院始终与民族同呼吸、与时代共命运,作育国士,恢廓学风,为党和国家的新闻舆论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学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进入新时代,新闻学院因势而谋,应势而为,在秉承“好学力行”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推动改革创新发展,持续锻造学科核心竞争力,在诸多领域开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之先河,努力成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排头兵和先行者。
继承红色传统,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建一流课程思政
新闻学院坚守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不断巩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发扬“两典一笔”传统,牢牢树立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院的根和魂。
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确立新闻舆论工作“定盘星”。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新闻学院一贯重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以培养政治正确、理想高远、操守优良的新闻传播人才。经过多年的努力,学院形成了一个平台、一个教学研究团队、一门核心课程、一套教学方法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教学体系。通过这一体系,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入教材、入课堂、入头脑,使学生做到真学、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确立新闻舆论工作的“定盘星”。核心课程《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和教育部网络共享课程,引领全国的马新观教育教学;马新观教学团队2018年被评为复旦大学“十佳教学团队”并被授予“钟扬式教学团队”称号,同时被上海市教委列为2019年“为人为师为学”先进典型进行宣传推广。
课程思政多管齐下,凸显思政育人价值。新闻学院于2016年就制订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方案,并被列为复旦大学课程思政示范学院。近年来,重点打造和组建了一个“专业课程+前沿讲座+特色实践”三位一体的新型课程思政框架,全方位、立体化地将专业教育与思政育人融合,凸显思政育人价值。2019年,共有 11门专业课程通过了学校课程思政项目验收,并报批上海市领航课程。重点打造了“走进新闻传播”和“新时代的中国国情教育”两个系列讲座,作为思政育人的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坚定新闻职业理想,明确人生定位,关注现实重大议题和国家发展动态。
新闻学院与澎湃新闻网合作启动了“记录中国”实践项目。该项目自2016年启动运行以来,足迹遍及全国20个省份,涵盖39个县市,采访对象200余人,切实增强了学生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该项目荣获2016年团中央全国大中专学生专业实践“千校千项”最具影响好项目,2017年、2018年“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专业实践优秀项目二等奖,2018年度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8年,新闻学院把一批能写本子、拍片子、撰稿子和画动漫的学生聚拢在一起,策划组织了展现钟扬教授奉献精神的《种子的初心》以及老系主任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历史故事的原创手绘微视频;与二更视频合作摄制纪录片《寻找钟扬》;与上海电视台纪合作摄制纪录片《信仰之源》;自制拍摄《脚下有泥土,心中有阳光》复旦人在基层系列纪录片等,赢得良好的社会口碑。
新闻学首批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授牌
把握学科规律,深化共建机制,育一流新闻人才
新闻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理想信念坚定、业务能力精湛、适应全媒体时代要求的创新型、复合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大胆创新,实施“2+2”本科培养方式。新闻学院自2012年开始施行本科生跨学科、跨专业的“2+2”培养方案,即把四年制培养进程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前两个学年)学生必须学习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知识,第二阶段(后两个学年)再从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传播学四个专业中选择一个专业,学习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事实证明,这一全新的培养方式有助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毕业生获得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肯定。
开眼看世界,推动新闻传播教育国际化。新闻学院素有“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的传统,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美国、英国、法国等近40国家和地区的一流院系及研究机构建立了学生交流和项目合作关系,学生在读期间出境出国交流率超过70%,在读外国留学生人数约占学生总数的1/5。在全国新闻传播重点学科评比中,新闻学院的国际化办学名列前茅。
高度重视教材建设,夯实新闻传播教育基础。新闻学院高度重视教材建设,通盘谋划、大力支持教师编写、出版思想正确、内容充实、体系完整的新闻传播类教材。教师们已经编写、出版9部“十一五”“十二五”教材,其中多部为国家级规划教材或精品教材。2018年,新闻学院获批设立“新闻学”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进一步助推教材建设,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部校共建,开创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新模式。2001年12月,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签订协议共建新闻学院,开创了我国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这一模式促进了业界与学界互动、教学与科研贯通、理论与实践结合,有助于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为党和国家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培养造就高素质后备人才。2013年12月,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召开“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现场会,向全国高校新闻传播院系推广这一模式。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推陈出新强化优势,建一流科研平台,出一流科研成果
围绕“双一流”的奋斗目标,新闻学院在充分发挥既有优势的基础上,开辟了诸多崭新研究方向,以面对全球化、数字化带来的新需求、新挑战。
传统优势持续发力,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科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首批和重点建设学科,连续三期承担项目。近五年来,新闻学院教师共主持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09项,其中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项(其中重大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4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以及其它省部级项目64项。近五年,新闻学院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60余篇,其中SSCI期刊论文22篇,CSSCI期刊论文280篇,在本学科国内权威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上发表论文14篇,并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论文。出版各类学术著作75部。近年来,教师们的科研成果获得各级各类奖项7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励35项。
打造科研平台矩阵,联合攻关国家重大课题。近年来,新闻学院瞄准中国新闻传播学领域重大课题,聚集团队进行集中攻关,逐渐形成了“问题意识、本土经验、学术创新、国际视野”的“复旦学派”特色,在引领国内新闻传播学研究、带动学科发展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闻学院现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文化部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上海新媒体实验中心、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等研究机构,为学院科研活动提供了重要平台。其中,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于2000年成立,翌年初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为当时全国高校中唯一的传播学研究基地,该中心在近年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测评中获得优秀,是新闻传播学科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基地,且在全国151个研究基地中总分排名第四位。
此外,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学科还积极服务全国新闻传播学界,所创建的中国新闻教育学会新闻传播学研究分会(原“中国传播学会”)、中国传播学论坛、中外新闻传播理论研究和方法暑期学校、全国研究生学术年会等,成为新闻传播学者发表、交流研究成果尤其是青年学者脱颖而出的重要平台,在全国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1981年出版至今的《新闻大学》,是国内创办最早的新闻传播学术刊物之一,在全国历届新闻传播核心期刊评选中名列前茅。
记录中国专业实践项目
屹立时代潮头,对接国家战略,推进一流社会服务
新闻学院以建设一流的新型高校智库为使命,着眼治国理政重大现实问题,在舆情调查、国际传播、文化创新、互联网与国家治理、传媒融合改革等方面不断提升资政立言能力和水平,为国家参与全球治理、重大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运行提供全方位的决策咨询服务。
协同跨学科攻关,建设国际国内知名的智库矩阵。新闻学院始终坚持引领跨学科融合创新的前沿方向,提升平台聚合能力和联合攻关能力,为党和国家提供亟需的战略思想资源。近年来,由新闻学院牵头主持的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中心、中宣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智库中心等形成了多层次、多面向、精准立体的一流智库平台矩阵,累计为中央和地方党政部门提供咨询报告近400篇。新闻学院连续八年获得中宣部舆情“好信息奖”,连续十年获得上海市舆情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现已建设成为中央和地方倚重的重要智库,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居于领先地位。
聚焦前沿议题,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发展。新闻学院的国家战略服务聚焦网络安全与国家治理,为中央提供高质量的资政服务;地方战略服务重点则为上海全球卓越城市、“四大品牌”以及上海媒体转型服务。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在网络社会心态、国内与国际舆情、网络理政、网络空间安全四个方向形成了国际领先、国内前沿的特色研究方向。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2008年成为中宣部舆情直报点之一,建立全国唯一的全国大学生舆情调查与研究基地,领衔成立“全国高校传媒与舆情调查协作联盟”,被新闻媒体评价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舆情调查机构之一。
引领产学研融合,支撑中国传媒业改革创新。新闻学院积极拓展同政府以及商界组织、高校、研究机构以及海内外知名智库的互通往来,打造一条集生产、学习、研发为一体的融合生态链,全面支撑中国传媒业改革创新。当前,复旦大学上海新媒体实验中心已与澎湃、上观、界面、今日头条、腾讯、阿里、科大讯飞等知名新媒体机构合作,成立新媒体工作室,针对新媒体业界前沿课题展开合作研究。此举旨在全面支撑新闻传播学科的高峰学科建设,为上海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创新支撑,为新技术新应用提供孵化环境,为国家发展战略提供具有前瞻性资政信息、数据基础和思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