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岗位见证新中国新闻事业腾飞

作者:钟晨洲 尹安婷摄影: 视频: 来源:新闻文化网发布时间:2019-10-28

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之路是我校艰苦奋斗、为国育才的建设之路;更是复旦人与民族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奋进之路。在新中国的每一个历史年代,在祖国每一处需要的地方,一直都有复旦人的身影。

70年后,历史舞台的大幕向新复旦人缓缓拉开。从今年4月起,党委学生工作部组织各院系在本科生中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口述史实践活动,形成完整的项目成果37项。本刊开设“给00后讲讲共和国”专栏,陆续推出一批优秀的项目成果。通过阅读前辈的故事,做掌握未来的复旦人,把握历史跳动的脉搏,传承复旦精神的内涵,在国家和时代的方位中找到个人的坐标。


贾树枚:1964年毕业于新闻系,中共党员。曾任职于光明日报、文摘报、文汇报等新闻媒体。1984-1987年任文汇报党委副书记、副总编辑。1987-1991年任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1991-1993年任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党委书记。1993-1999年任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1993-1997年兼任上海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1998-2001年先后任解放日报党委书记、总编辑,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2001年起任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上海记协)主席。曾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记协副主席。


贾树枚经历过旧中国的动乱和苦难,更见证了新中国的崛起。他个人的经历折射出了国家七十年发展的缩影,也伴随了改革开放以来传媒行业的腾飞。

贾树枚说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正是时代给了每个个体努力拼搏的机会,也正是每一个不断奋进的个体共同推动了时代的前进,个人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早已悄然融合在了一起。

小小读报员埋下理想的种子

1941年,贾树枚出生在山东滨州市博兴县偏僻的农村,在黄河边长大的他从小就很喜欢读书,虽然家乡比较闭塞,但是他依靠自己的努力顺利地读完了小学、初中和高中。对于当时的贾树枚而言,记者只是报纸上的两个汉字而已,但是从他担任“读报员”的角色开始,他的一生与“新闻”结了缘。

初中时,贾树枚所在的学校给每个班级订了一份《大众日报》,规定晚自修开始前的一刻钟为“读报时间”,每个班必须安排一位同学为大家读报,贾树枚被挑中担任这项任务。任职期间,他每天都会从当天的报纸里挑选几篇省内外、国内外的新闻报道读给大家听,在帮助同学扩展视野的同时,他开始对新闻感兴趣了,一个小小的想法也在心里生根发芽。通过阅读大量新闻和文艺作品,他对记者这个职业产生了无尽的向往。

小种子开始生长。到了高中,贾树枚被语文老师选中办班级的黑板报,这件事强化了他要做记者的想法。贾树枚还记得那块黑板报名叫“红色劳动者”,当时他负责组稿、写稿,同时挑选同学们写的一些好的作文,抄写到板报上。这样的经历,使他对写作和编辑产生了兴趣,于是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不顾物理老师对他填报理工科专业的建议,毅然将自己所爱的“新闻”填在了第一志愿。当年,复旦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内仅有的两所设立新闻专业的院校,而中国人民大学不在山东省招生。据说那年将“复旦大学新闻系”设为报考第一志愿的学生有1800余人,最后只招收了40名,贾树枚就是其中之一。

1959年,读大学的贾树枚赶上了三年困难时期,“粮食定量,副食品奇缺,每人每月半斤肉、半斤油,早餐只能吃点稀饭,每天最大的感受就是吃不饱,但也不能多吃,多吃一点第二天就没得吃了。”回忆起当年的经历,他觉得虽然生活很艰苦,那时大学的教学体系和学科建设还不完备,但是那段大学生活还是十分美好的。大家专心学习,每天校园里有丰富的体育、文娱课余活动。也正是这五年的学习,让贾树枚较为系统地学习了新闻专业知识以及文史哲等学科的基础知识。

十个工作岗位见证中国新闻事业腾飞

临近大学毕业的贾树枚本以为终于可以去新闻单位圆 “新闻梦”了,谁知突然的“被安排”一下子打乱了他的计划。原来,在他毕业前夕召开的校团代会将他选为了复旦大学团委副书记,于是他“服从分配”,留校工作,暂时将“新闻梦”深藏于心底。

机会最终还是垂青了这位有志青年。1978年,正在组织“真理标准讨论”的光明日报总编辑杨西光到复旦开座谈会,时任校党委办公室副主任的贾树枚参加了座谈会。杨西光在文革前是复旦党委书记,认识贾树枚,就问其愿不愿意到光明日报当记者。这时,距离贾树枚大学毕业已经过去了14年,他还是选择了“专业归队”,在杨西光和时任校党委书记的夏征农的关心下,他从复旦调到光明日报上海记者站,圆了“记者梦”。1983年,他又被调到了光明日报旗下《文摘报》任主编,他从学习国内同类报纸开始,博采众长,调整改进内容结构,将《文摘报》定位为侧重文史学术的综合性文摘报纸。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之后,《文摘报》原本十几万的发行量增长到了五十几万份。“在光明日报的几年,锻炼了一个记者独立工作的能力,在《文摘报》则是熟悉了一份小型报纸采编印刷发行的全过程”。

1984年,贾树枚回到上海,任《文汇报》党委副书记和副总编,从夜班编辑做起,逐步了解和熟悉了日报运作的流程。

贾树枚熟悉的领域范围逐步扩大。1987年,因为新闻出版行业管理体制改革,他被调往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任副局长,分管报刊管理工作,后来主持局内行政工作。1991年,又调到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参与创建了东方电台、东方电视台,筹建东方明珠电视塔,筹划组织东亚运动会广播电视新闻中心等活动。接着,他又被调到上海市委宣传部分管新闻宣传,并负责市委外宣办和市政府新闻办的工作。在他任内,上海市新闻发布制度开始建立,一批外宣报刊问世,使外宣工作有了具体的抓手,他还多次组织反映提倡上海改革开放成就的影展、画展在国内外进行巡展,树立了上海的新形象。

1999年,贾树枚赴解放日报任职,重新回到新闻一线。他和班子成员一起,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大力推进舆论宣传和报业经营的改革,组建报业集团,根据“六个统一、四个独立”的原则确立领导体制和经营方针,在坚持舆论导向、干部任免统一领导的同时,对下属报刊的经营管理、广告发行等实行独立核算、独立运作,这些举动调动了干部、员工的积极性,使得经济效益得到大幅度提升,实现了报社和集团事业的超常规发展。

从解放日报退休之后,贾树枚发挥余热,在上海记协工作期间开始了“两个服务”——为发展繁荣上海的新闻事业服务,为上海的新闻工作者服务。细细数来,他的一生一共换过九次工作,在十个岗位工作过,从记者到总编辑,从“战斗部门”到“后勤服务部门”,在新闻行业的各个环节和部门留下了足迹。

20多年来,贾树枚先后编著出版了《上海新闻丛书》《上海新闻志》《记录历史 见证辉煌》《中外记者笔下的上海丛书》《当代上海记者从书》《锦绣年华 良辰美景》《中国故事 国际表达》等书,既为上海近现代新闻事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新闻事业的发展留下了一份份真实的记录,也以记者的视角反映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发展腾飞的历程,多侧面多角度地展示了上海形象、上海精神、上海风情,促进了上海新闻事业和新闻队伍的传承和创新。

时势造英雄 英雄造时势

“不管你同意也好,反对也好,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贾树枚说,“反过来说,一个人的努力也不是无足轻重的,个人和行业、个人和时代的兴衰荣辱是紧密相连的。”

贾树枚认为自己这一生也没有特别重大的选择,一方面确实是因为当年的个人主观选择余地较小,对工作岗位,与其说是选择不如说是“服从分配”。但是贾树枚强调,服从分配不是无所作为,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要全力以赴。在贾树枚的心里,中学时埋下的种子始终存在着,并让他念念不忘,这也就是他为什么在毕业十余年后仍然会来到新闻行业,为什么会从党政主管部门回到新闻第一线的原因。

作为一个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老新闻人,贾树枚眼中的祖国七十年,特别是近四十年的变化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空前的。这是因为我们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继承了优良传统,也吸收了世界各国的一些最新的理念、技术和文化。虽然目前仍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体上这个道路是正确的,要坚持走下去。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就是当代中国最大的潮流。要去适应这个潮流。不可能让潮流来适应你。青年人要热爱祖国,胸怀大志,看清潮流,顺势而为。”贾树枚如此希望在新世纪成长起来的学子们。

FIT Document(W__复旦_1181_8_复旦8.pdf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