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今年将表彰赵纯均等四位学者和企业家

作者:陈文雪 吴荃雁 高塬 龚凡摄影: 视频: 来源:新闻文化网发布时间:2019-10-28

编者按

2019年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颁奖典礼10月21日将在复旦大学举行。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名誉理事长赵纯均将获授“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校长讲座教授贾建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伟创力讲席教授杨百寅将获授“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雷军将获授“复旦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

2005年复旦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复旦大学杰出校友、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用个人稿费作为原始基金发起成立了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这也是第一个由中国人自己设立的管理学界的奖励基金会。基金会宗旨是奖励中国在管理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工作者,倡导管理学理论符合中国国情,并密切与实践相结合,推动中国管理学长远发展,促进中国管理学人才的成长,提高中国管理学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基金会设立“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和“复旦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奖项虽然以复旦命名,但奖励的对象面向全国。自2006年起设立的“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奖励在管理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工作者,奖励领域分别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目前已评选出38位“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获奖人。自2012年起设立的“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奖励我国管理学学科领域的开拓者或者管理学研究的奠基人,刘源张、傅家骥、成思危、汪应洛、夏书章、王众托、苏东水、赵纯均等8人先后获奖。自2014年起,基金会特别增设“复旦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用于奖励在中国企业管理实践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企业家或企业管理者,张瑞敏、马云、柳传志、马化腾、董明珠、雷军等6人先后获奖。


赵纯均:伴一波微澜成沧海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名誉理事长

2019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

管理学界有一句笑谈,称有位赵老师是中国高校管理学院院长的院长。这一位老师,便是2019年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中国MBA教育事业开创者、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以下简称“清华经管学院”)第二任院长赵纯均。

“赵纯均老师开拓了我国MBA教育事业,推进了工商管理学科建设,在动态投入产出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研究上做出杰出贡献,在中国管理学界引领了中国式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一如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学校长陈晓红所言。

一身实干:在清华经管学院做好“接点球的守门员”

1986年,在维也纳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做了两年访问学者的赵纯均回到母校清华,接到新任务,调入清华经管学院任职。对于毕业于电机系,而后又在自动化等系任教近20年的他来说,这段与管理教育的缘分,开始得有些突然。

那一年,清华经管学院方才成立两年,而赵纯均亦是领域里的大半个新人。赴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等地的考察在他脑海中画下了国际一流经济管理学院应有的模样,然而摆在眼前的自家“家本”,却是本科生每届仅招30人、总数不及200人的在校生规模,暂借的办公室,以及一支背景千差万别、水平参差不齐的师资队伍。

到底如何在这样的境遇里谋求发展?“改善师资,调整结构,扩大规模,争取外援。”赵纯均与同仁日思夜想,拿出16个字,成为了至今听来依然掷地有声的口号。

“就是千方百计地提高师资质量;争取让在校生人数达到全校在校生总人数的10%;使得学科整体结构从偏倚运筹学、管理科学,到加入金融、营销、会计学等工商管理主流科目,主动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还有向外尽力争取建设经费和办学资源。”

在赵纯均颇为简明的介绍背后,是一段属于清华经管学院的历史性、跨越式发展:从1986年踏入清华经管学院任常务副院长,到2001年成为朱槠基之后的第二任院长,再到2005年完成任期,一晃20年,他看到了学生规模超过4000人,看到了伟伦楼与舜德楼拔地而起,也看到了一支多数拥有博士学位、不少拥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队伍。清华园中本不起眼的一隅,逐渐褪去黯淡,溢出光华。

半生卓识:在华夏大地办好MBA教育

“客观的现实需要是摆在那儿的。”如今再追溯中国MBA教育的起点,被誉为中国MBA教育开创者之一的赵纯均觉得,与其细细辨析必要性与可行性,不如说一切更像是应时应势:既有的干部研究生班堪为我国干部培养模式楷模,值得在汲取西方经验后改良发展;1980年研究生学位制度正式确立,为发展专业学位提供了相应基础;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养一大批经济管理人才成为亟需。一桩桩一件件,皆是中国MBA教育得以繁荣的“助推器”。

90年代中,国内MBA招生院校增至二十余所,学生规模已达1000人,而各校招生标准却莫衷一是,并没有如GMAT成绩的参考指标。社会之上,有关MBA学生质量的质疑鹊起,引得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内部讨论声连连,最终决定,还是要设下统一“门槛”。赵纯均时任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在他的见证与参与筹划下,MBA联考于1997年正式落地。不完全类同于学术型研究生的甄别方式,这一考试更为兼顾MBA学生尤其侧重实践经验的特点,是为专业学位研究生选拔方式设计的一次本土化尝试。

不止有一人评价赵纯均的眼界开阔长远。于推动中国MBA教育的过程中,在推动实施MBA教学评估、新增院校的评审和辅导,制定MBA“九五”“十五”发展纲要,结合中国国情论证EMBA项目的可行性并建立项目建设基本规范之外,他的心里还装着教育资源不均衡的西部。

2007年12月,赵纯均代表指导委员会在淡马锡基金会的捐赠函上签字,开启了一场绵延6年、两期,覆盖二、三十所院校,影响数百教师、职员和数千学生的公益性项目——“中国西部MBA师资开发办学能力建设计划”。

满腔情怀:在管理领域说好中国故事

基于动态投入产出理论,赵纯均80年代初期即在国民经济综合规划系统的建模与优化方面有诸多贡献,后又在IIASA完成了“动态交互式多目标决策分析支持系统(DIDASS)”的应用研究,提出了建立结合经济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决策支持系统的构想,并作为第一批学者,将DIDASS 引入中国,完成了国内开发最早的决策支持系统之一:“整体发展专家系统——山西案例”的总体设计。

“中国经济发展非常迅猛,企业发展也非常快。既然客观上成绩这么大,在管理方面,就没有一点好处可说吗?”赵纯均意识到,以中国优秀企业的管理实践为基础,总结其管理经验,找出其共性并升华到理论高度,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是中国管理学界和企业界的历史使命。

他与有识之士积极建言,最终促成了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联合会和清华大学合作开展的“中国式企业管理科学基础研究”项目。这一项目历时近3年,调查了宝钢、联想等60余家中国优秀企业,形成了众多企业研究案例和相关14个专题研究。在总报告中,赵纯均们总结出了“九字真诀”:“中”的精神、“变”的战略、“强”的领袖、“家”的组织、“融”的文化、“和”的环境、“集”的创新、“搏”的营销和“敏”的运营,成为了对中国模式的高度理论概括。

赵纯均期望能带领一批学者在管理学领域中讲好中国故事。他说:“相比项目得出的结论,‘开风气’可能更为重要。”

过人眼界:在当下引好未来之途

赵纯均是一位杰出的领导者。当过学生又做过同事的杨斌在赵纯均身旁接触多年,称赵纯均尤善于在不同的力量间寻找动态平衡,是一位“拧麻花的高手”,每一种平衡,无不是在凝结力量后,起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良效。

是领导者也是师长,到了享逍遥的年纪,赵纯均仍未放下对中国管理教育和管理学事业发展的关切,他悉心了解领域中的点滴发展,亦参与并支持着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的工作。面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态势与对管理学人才的广泛需求,他希望有人能够继续接棒,去做一些短时期内“显示度不高”的事,让好院校帮助后进院校,提升整体水平。因为“成果终会体现在学生的未来成长路途上。”


贾建民:学术创新只为“多走半步”

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校长讲座教授

2019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

“创新是学术的推动力,更是学术的生命力。哪怕在前人基础上多走半步,都是学术进步。”这是2019年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得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校长讲座教授贾建民对学术创新的理解。

钟于风险:不确定性使管理充满挑战

“数学、力学的知识储备,一直是我在后来管理研究中值得庆幸的事情。”贾建民说,数理逻辑、工科背景与管理相融合,不仅让他慢慢喜欢上管理学,更是对后期理论和模型的构建起到很大帮助。

早在研究生阶段,贾建民便开始研究管理的“不确定性”与“风险”,这为他之后的研究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他曾花一年时间,跑遍上海的所有码头收集数据,探究波动和不确定性如何测度,如何在考虑运输波动的情况下确定港口的最优规模。

贾建民说,“批判精神是学术创新的必要条件,对现有的理论和方法有质疑,才会有创新的动机。”

绘以数学:管理决策通常是风险与价值的权衡

基于好的数学基础,贾建民擅长使用模型来分析管理问题,并通过模型推论、预测一些行为现象。他提出的风险-价值理论不但为那些通过权衡风险与价值来做决策的行为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模型,而且将两个过去相对分离的研究领域即感知风险与决策偏好有机统一起来,进一步基于风险-价值理论还建立了多种新的决策模型。

贾建民还与他的合作者把风险-价值理论应用在消费决策研究中,发展了失望与后悔模型, 建立了更具有解释力的消费者价值评价和选择模型。

源于实践:从理论模型到企业应用

贾建民从项目研究中看到了数据的价值,通过数据可以洞察甚至预测消费者的行为,这样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效益。

过去十年,贾建民与多个企事业单位进行深度合作,开展大数据应用研究,包括成都市公交集团、成都市铁路局、广州市铁路局、四川电信IBM公司等,并且承担了“大数据环境下的顾客洞察与市场营销策略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馈予社会:在灾害中探究公众的风险感知

贾建民最初研究风险管理,是在2003年“遇到”了SARS。出于自身对风险管理的研究,贾建民想要了解SARS环境下人们的感知风险和应对行为。他与中科院和相关学校合作,请同事帮忙,在上海、北京、广州、香港、成都5个城市研究人们对SARS的感知风险。

除了对SARS的研究,贾建民在地震风险感知方面,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贾建民与合作者还将研究成果抽象成一般性理论,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心理科学》上,为世界各地的灾后重建提供帮助。

痴于学术,凭“时空关”续管理学探索之途

管理学与大数据相结合,是贾建民目前研究的重点。他认为在今天的大数据时代,从时间、空间、关联这三个维度,基本上能够描述人们的行为。“‘时空关’符合天时地利人和的中国文化。”贾建民说。

在贾建民看来,人脸识别的下一步发展方向也能用“时空关”来预测,“两年多前我在演讲中就指出,人脸识别不仅需要识别出一个人,更需要能够根据人脸识别出他们活动的轨迹,以及与共同轨迹相关联的其他人,通过识别其时间、空间、关联三个方面的信息,才能够更好地掌握人们的商业和社会行为。”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都是为了推动更好地决策,下一步我希望能将不同领域更好地融合,开辟新的研究机会,为管理学和社会科学做贡献。”贾建民说。


杨百寅:穿着中山装的管理学者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伟创力讲席教授

2019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

一身平展合身的浅灰色中山装,一双传统千层底布鞋,发顶可见一丝丝银白,眉宇间却透着清朗,温润不失厚重,儒雅而又亲切。这是2019年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获得者、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杨百寅给人的第一印象,这种特有的书卷气质似乎很难与他现代管理学研究者的身份相联系,但在深入了解他的学术思想与个人经历之后一切又都显得相得益彰。

放不下一颗中国心,用回报祖国的志向耕耘人资领域

1978年,刚满16岁的杨百寅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大学数学系。事实证明,4年系统的数学训练不仅培养了他缜密的逻辑思维,而且直接影响了杨百寅后来的学术研究。作为人力资源领域的杰出学者,他主持开发的学习型组织理论模型和科学测量工具(Dimension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Questionnaire, DLOQ),已被译成7种文字,并在国际上得到广泛使用。

追随着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也带着对于社会和人事工作多年的观察与思考,从1990年到加拿大萨斯卡彻温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伊始,杨百寅正式开启了他在人力资源管理这一学术道路上的漫漫求索。

拿到美国佐治亚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专业的博士学位后,杨百寅又先后在奥本大学、爱达荷大学任教,在明尼苏达大学,他从助理教授做起,在短短5年之内成为终身教授。

2006年,当收到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邀请时,杨百寅毅然决定回国任教,而后出任人力资源与组织行为系主任。

“我在中国长大,读完大学,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有机会出国,但一颗中国心放不下,我还是希望能够回国做点贡献。同时我是家中独子,只有回来才能做到忠孝两全。”虽然久居海外16年,但于国于家,杨百寅仍然怀着一份传统文化浸染下那种朴素真挚的情感。

对中国管理有信仰,用学贯中西的慧眼挖掘本土特色

自2006年全职回国工作以后,杨百寅一直致力于中国式管理与领导力及其思想文化基础的研究与探索,在系统地分析了不同意识形态对经济机制以及组织和管理所起的影响作用后,首次提出了中国的管理理论与实践受到三种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共同影响的学说。

基于以上思想而形成的专著《定力:中国社会变革的思想基础》于去年出版,贯穿这本著作的是杨百寅一直倡导的知识三元论。

在中西结合、多元融合的基础上更注重本土化的研究,这是杨百寅一直坚持的治学理念。“我希望能够打通中西文化的壁垒,对中西文化本质性的东西进行研究探索,同时把中国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运用到现代社会管理中。”杨百寅说到。

去讲述中国的故事,用常年如一的坚守教授“顶天立地”

杨百寅深厚的学术积淀更多源于他超乎常人的努力钻研。办公室里杨百寅伏案的身影无声地教会了一届又一届学生如何做学问,而工作以外的一言一行又教会了学生如何在自己的教学中为人师。

“我思考的是中国管理学者应该既能顶天又能立地。顶天是能够跟西方最先进的一些管理学的理论和思想进行对话与交流,立地则是要立足于中国社会的实践,把中国企业卓有成效的管理方式进行总结提炼。”关于讲好中国故事,杨百寅说,“这方面的深入探索,我还刚刚开展,做得好的话就能够把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概念在国际学术舞台上传播,并且发扬光大。” 


雷军:做风口上的“颠覆者”

小米集团创始人 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

2019复旦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

9月19日,位于北京海淀区安宁庄路的小米科技园正式开园。从中关村一间30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到科技园的8栋楼,34万平方米,52亿元的造价。“北漂”9年,小米科技增长的不仅是办公面积——今年7月,《财富》杂志公布2019年最新世界500强排行榜,小米首次上榜,排名第468位,成为最年轻的世界500强公司。

移动互联网浪潮正在以一种改变与颠覆的力量席卷着当下的经济、生活,怎样顺势而为开拓新的事业?怎样让中国民营企业赶超世界步伐?小米集团就是创始人雷军给出的答案,他的互联网思维和创新产品模式正深刻影响着中国制造业发展。今年,雷军被授予“复旦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

常“试”常“新”的创业者

小米成立6年那天,雷军在微博上写到:“2010年4月6日,我和一群小伙伴,大家一起喝了碗小米粥,一家叫‘小米’的小公司就在保福寺桥银谷大厦悄然开张⋯⋯”

那年雷军40岁,创办小米不是他第一次创业尝试。

回溯到1987年,雷军在武汉大学计算机系读大一,看完《硅谷之火》,激动得在学校操场里走了一圈又一圈,心绪久久难平。他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立志做一家影响世界的伟大公司。

大学毕业,雷军23岁,加盟金山公司,成为第6号员工。当时,“程序员”就是雷军梦寐以求的职业。他没日没夜地开发,每天几乎只睡四五个小时,因此被称为“中关村劳模”。

1998年,雷军接任金山公司总经理。2007年10月16日,金山经过几次努力终于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这本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雷军却认为还应该把握住更大的机会。

两个月后,雷军以“身体原因”宣布退休。退休期间,他作为天使投资人投了不少移动互联网公司,也彻底明白了一个道理,唯有顺势而为,才能迎头赶超。

顺势而为的企业家

“站在台风口,猪也能飞上天。”雷军调侃自己的这句话流传很广。对他来说,创立小米时的风口在哪里?那时,3G将开通,带宽速度将大大提升,这意味着智能手机的巨大市场。

2011年8月16日,小米手机发布会现场,雷军身穿黑色T恤和深蓝牛仔裤,只发布了一款产品。

“人家四十不惑,在顺势而为这一点上我是尤为不惑的。”雷军看准的“势”,是互联网的发展大势。

小米采取了全新的互联网售卖模式。首款手机产品问世时,没有一家线下店,没有一个线下促销人员,所有手机全部通过网络预订和发货。这开创了中国手机产业的先河,也在销量上展现出巨大成功——正式开售后5分钟,30万台小米手机被抢光。

在品牌推广领域,雷军的互联网思维一以贯之。社会化媒体是小米品牌传播的主战场,雷军本人更是“亲力亲为”,化身接地气的“网红”企业家。2017年12月,为了帮小米直播拉人气,雷军亲自在平台上直播了两个半小时。

善于学习的颠覆者

雷军想成为一种外力,做行业乃至跨行业的颠覆者,促使传统低效行业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他成功打造了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品牌,之后再利用互联网进行分发和销售,将性价比做到了极致。这套顶层设计的互联网思维来自他对同行企业的学习探索。

“小米式创新,不止是小米一家公司的创新,更有可能是所有中国制造业的创新。”雷军有个不小的梦想,他希望把小米办成中国的国民企业,带动整个工业的转型升级,让中国产品甩掉劣质产品的标签,重视产品品质、设计、创新和企业经营效率,用互联网思维升级“中国制造”为“中国智造”。

FIT Document(W__复旦_1181_45_FD45.pdf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