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晚上,由上海市红十字会、金山区、附属华山医院、话剧艺术中心、团市委等联合创作的大型公益话剧《髓·愿》,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成功首演,这是上海首部反映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群像的原创舞台作品。上海市副市长、市红十字会会长宗明,附属华山医院党委书记邹和建、院长丁强,以及市红会等相关单位领导、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代表、志愿者和附属华山医院医务人员等500余人,出席了首演活动暨“为了生命的希望工程”2019年上海市青年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统一行动。
这部献演于70周年国庆之际的现代都市公益话剧根据真实人物事迹改编,附属华山医院从剧本创作之初就派员全程参与,全力支持。话剧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生动演绎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如何面对世俗压力,用科学态度和大爱精神,为绝境中的病人真诚奉献的故事,其中不少情节取自附属华山医院。主创团队在排演之前走访、采访了包括附属华山医院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医生护士、红十字办公室工作人员等,搜集创作素材,汲取鲜活的故事和人物元素。
演出结束后,曾于1996年完成全国首例非血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附属华山医院血液科老主任谢毅教授和18岁就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从而成为年龄最小的志愿者的超声医学科陈莉医生被请上舞台。谢毅深情回顾了23年前的情景,当说起当年的小病人如今已经完全康复,完成大学学业,走上工作岗位时,全场观众不约而同起立,报以最热烈掌声,向从事这一“生命的希望工程”的医务人员、志愿者、工作者和演员致敬。
场外,附属华山医院第6位、上海市第464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来自浦东院区86病房的护士王颖也接受了各家媒体的采访,她在现场号召全社会关注、更多爱心人士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爱需要延续,更需要接力!”
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治疗数十种危及生命的疾病,移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为人类战胜如白血病等恶疾带来希望。1997年中华(上海)骨髓库正式挂牌以来,累计实现捐献467例,其中7例是华山人,作为上海造血干细胞采集医院和移植医院,附属华山医院与中国和上海的造血干细胞事业紧密相连,成为全市医疗机构中动员捐献人数、实现捐献人数双第一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