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为加强胆道疾病的规范化诊疗,日前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牵头,集临床、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学科平台——“复旦大学胆道疾病研究所”正式成立。该研究所的成立标志着复旦大学各附属医院胆道外科结束了“各自为战”的历史,开始了多中心联合诊疗的时代。
据该研究所发起人、附属中山医院刘厚宝教授介绍,目前胆道疾病是外科多发病和常见病,其中含有多种复杂病和少见病,包括先天性胆道畸形、胆道结石、损伤、寄生虫和肿瘤等,继而引起胆道的炎症、狭窄、梗阻和肝脏萎缩、增生、硬化等病理学改变。复旦大学胆道疾病研究所的成立,正是为了通过整合复旦大学各附属医院的综合实力,专注胆道疾病基础及临床研究,制定胆道疾病临床诊疗规范,优化胆道疾病诊治流程,建立胆道临床诊疗技术培训机制,培养具有综合实力、掌握多种诊疗技术的新时代胆道专科医师,进一步提高胆道疾病的诊治水平。
以复旦大学胆道研究所揭牌为契机,附属中山医院举办了胆道外科论坛及系列学术讲座。复旦大学副校长张志勇,中国科学院院士、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等参加论坛。刘厚宝教授介绍了复旦大学胆道疾病研究所的规划与发展,蔡端教授、龚伟教授、王坚教授和刘厚宝教授分别作了“胆道纤维化的研究进展”“胆囊癌的转化研究”“围肝门外科技术及胆道外科”和“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的价值与问题”的专题学术报告。
复旦大学胆道疾病研究所自2016年开始筹建,依托于附属中山医院,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肿瘤医院、儿科医院、金山医院、市五医院、华东医院、浦东医院等11家医疗机构及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专注胆道疾病基础及临床研究,制定胆道疾病诊疗规范(复旦标准),建立胆道临床诊疗技术培训和推广机制。复旦大学胆道疾病研究所首任所长为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刘厚宝教授。作为牵头单位,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创建于1946年,目前是国家“211工程”建设重点学科、教育部重点学科和国家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其中胆道专业组是国内最早成立的集临床、科研、教学于一体的专业学组之一,在胆道癌的规范化诊治和精准化手术、胆道疾病的微创治疗和复杂胆道疾病的诊治等方面具有特色。
据了解,复旦大学胆道疾病研究所成立后,计划建立复旦大学胆道肿瘤标本库和临床数据库,为临床科研搭建平台。同时,组建胆道疾病科研研究小组,整合校内资源,探究胆道肿瘤发病和转移复发机制,为临床治疗靶向提供新的靶点和途径。开展胆道良恶性疾病诊治的多中心RCT研究,为胆道疾病规范化诊治共识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对胆道疾病的临床治疗RCT研究,采取最优化诊治流程,建立起“复旦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