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的论断,既是对过去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展望。怎样的生活是真正美好并得到不断改善的?我想离不开艺术这一维度。这也就引发了我对教育,尤其是对美育和艺术教育的思考。
艺术在大学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与多数学科旨在解决实际同题不同,艺术与科学(真正意义上的纯识探索)是世界上最无功利的两门大学同。特别是艺术,在解放人的禁锢,释放想象力方面扮测着“缪斯的角色”。
艺术史家贡布里希曾说,当人们把事情做到极致完美时,通常会说“这是艺术”。这当然不仅仅是对艺术家才华和绝技的赞美,更是对艺术之超越维度的仰望。世界艺术史也不仅仅是艺木家才华和绝技的展示史,更是人类精神不断开启和上升的历史。
哲学家康德在完成了关于自然律的《纯粹理性批判》和关于道德律的《实践理性批判》后,发现自然领域与人类自由领域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鸿沟。他的道德哲学也以其斯多葛式的悲苦而为人话病。经过长达十年的苦苦思索,在终于找到了“反思判断力”这把“金钥匙” 之后,他以极快的速度写出了美学领域的奠基之作《判断力批判》。审美无功利却能带来愉悦的发现,也解决了他的道德律令的悲苦问题:原来遵守道德律也可以带来无功利的愉悦。他因而断言:审美乃是道德善的象征。
复旦钟灵毓秀,蜚声世界,但迄今尚未形成完整的艺术学科,通过学习《政府工作报告》,使我感到责任更加重大。期待复旦艺术学科的建设,成为一件提到学校议事日程上的迫切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