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真知永远不会褪色
新闻学院院长 米博华
与叶春华老师从未谋面,却早已听说许多老先生的传奇故事,最令人称道的是,叶老师从教数十年,与学生有一千多封通信,传授知识,切磋学业,交流思想。有道是,片言之赐,皆事师也。叶老师所写书信少也有数十万言,这份功德有怎样的份量?惠及了多少学生?思之,不禁钦佩不已。
书信往来,古已有之;但与几代学生之间以书信方式传道授业解惑,且坚持几十年之久,恐怕并不多见。这也使我想起了一句流行歌词:“从前的日子车马邮件都慢。一声‘有信来了’,牵动多少惊喜;一句‘此致敬礼’,收获多少爱意。”此中况味,难以言诠。
阅读书稿,让人感到惊奇的,是叶老师书信全部是用钢笔书写的“蝇头小楷”,让人有幸一睹老一代知识分子儒雅风采。在中国人看来,书写文字首先反映的是作者的一种态度。唯用心,才能一笔一画书写;唯严谨,才能反复斟酌修改。学生求教,老师认真倾听、阅读;给学生回信,不仅打草稿,还要工整抄写。与其说这是认真负责的态度,倒不如说是一种对学生特殊而深厚的感情。教师是个良心活,一目十行是阅读,逐字逐句琢磨也是阅读;大而化之是指导,亲自上手修改润色也是指导。用了几分力,老师心知肚明;是不是有收获,学生冷暖自知。看叶老师书信影印原件,无言而令人信服地展示一个教师的高尚情怀。
学界有一种说法,师承关系常常表现为一种“人才链”。叶老师从教数十年,教了多少学生不得而知,但人们知道其中不少是出类拔萃之辈。名校出人才,名师出高徒,虽然不绝对化,但至少说明教师的点拨和导引,对于学生成才至关重要。同时,教师的学术能力和成就,在一定程度上也要看学生的成才率。在书信中,有些是叶老师反复强调的,例如“把‘准确’放在第一位”“内容第一、形式和文字是第二位的”“多了解、研究、认识社会实际”等,简洁明快,朴素直白,但都具有方向性意义,是大学新闻教育“开口乳”。或许用当下人们的眼光看,叶老师的学术观点有些老派,不够“学术”;特别是这些渗透心血和汗水的通信,也未必能够作为科研的“GDP”评优获奖,但如果不抱世俗偏见,秉持学术良心,就会发现叶老师关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是“真经”,即使在媒体格局和新闻业态发生巨变的今天,我们仍然看到中国特色新闻理论和实践所具有的独特价值。
叶老师说:“所谓教书育人,我以为,核心是育人,归根到底是育人。”大学生活对年轻人日后成长影响深远,而校风师风对学生“三观”确立具有导向意义。这不言而喻。问题是,懂得这个道理是一回事,真正能够做到为人师表,则需要悟性和修养。老师当然不是圣人,会有许多工作、生活、学习上的困惑、苦恼、委屈、不平,这不奇怪,也不应该忽视。但在学生面前,老师应该是责任担当者,是督学激励者,是能量的输出者,是向善的示范者。叶老师多次强调“身教胜于言教”,做人做事,点点滴滴,有志于此,忠诚践行,尤为难能可贵。
在信息化时代,书信作为一种通信方式,与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笔记本被电脑取代,论文已经完全无纸,但我们依稀记得书信曾经带来的异样期待,记得或龙飞凤舞或工笔正楷所传递的微妙情感。书信在封尘岁月中渐渐发黄变旧,但是那些真挚情感和真知灼见永远不会褪色。
谨以此文向叶老师表达敬意并祝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