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妇科恶性肿瘤疾病谱随之受到影响,发病趋向年轻化,除子宫内膜癌外,还包括卵巢癌、宫颈癌、妊娠滋养细胞癌和乳腺癌等。当治病需求和生育需求之间产生冲突,该如何捍卫女性成为母亲的权利?作为一家国内著名的妇产科专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一系列创新成果,成功守护了不少育龄期女性的生育能力,为育龄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带来了福音。
今年5 月,35 岁的琳琳(化名)因为“不规则阴道出血”,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以下简称“红房子医院”)查出了子宫内膜癌,这对正在计划二胎的她和家人无疑是个天大的打击。
琳琳确诊的子宫内膜癌,属于常见妇科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偏于细化,快餐、油炸类食品、高脂饮食越来越多,子宫内膜癌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趋向低龄化,这引起了年轻女性的忧惧。
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上海市疾控中心统计资料显示,子宫内膜癌已成为上海发病率第一的妇科肿瘤,并呈现出低龄化趋势,特别在20-44 岁这个处于生育年龄段的女性中,子宫内膜癌发病率达7%。
而在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治中,面临这样“世界性难题”的并非仅仅是子宫内膜癌。随着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妇科恶性肿瘤疾病谱随之受到影响,发病趋向年轻化,除子宫内膜癌外,还包括卵巢癌、宫颈癌、妊娠滋养细胞癌和乳腺癌等。当治病需求和生育需求产生冲突,该如何捍卫女性成为母亲的权利?作为一家国内著名的妇产科专科医院,红房子医院的一系列创新成果成功守护了不少育龄期女性的生育能力,为育龄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带来了福音。
在日前举行的2019 红房子论坛暨第五届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国际妇产科高峰论坛上,300 多位国内外妇产科专家共聚一堂探讨妇产科前沿热点,包括子宫内膜癌在内的多项妇瘤诊疗最新研究成果备受关注,“红房子技术”推动保育诊疗也成为新趋势。
妇科恶性肿瘤低龄化 女性生育危机日益凸显
根据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2006 年提出的建议:医生在为处于生育年龄的肿瘤患者制订治疗方案前,应当注意评估其本身有无不孕因素,并告知其不育的可能性;而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中力求做好保留生育能力的准备和措施,治疗后指导其在合适的状态受孕、妊娠、分娩。
事实上,疾病之外,放开二胎的政策驱动,也使得中国女性患者的保育治疗需求日益凸显。有生育需求的适龄女性因罹患恶性肿瘤面临两难:生命权和生育权只能二选一?能不能既保命又能生孩子?
然而,女性生育权的保存是一项长期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涉及肿瘤、妇科、生殖等众多学科,满足患者的生育需求对肿瘤的传统治疗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下,医生该如何兼顾肿瘤治疗与生育功能的保存,这对医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医学专家攻坚克难 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
面对肿瘤患者日益紧迫的生育保存需求,以红房子医院为代表的中国医学专家一次次实现临床突破。
罹患宫颈癌的32 岁患者小梅,于2017 年在红房子医院华克勤教授主刀下进行宫颈癌保育手术,经自然怀孕,诞下了健康宝宝。而在此之前,华克勤教授团队于2013 年便完成了世界首例中孕期腹腔镜保留子宫宫颈广泛切除术,开创了孕期宫颈癌手术新的里程碑。面对宫颈癌发病年龄日益年轻化的趋势,华克勤教授充分尊重女性的生育意愿,为广大育龄患者实现最大的生育可能,目前已完成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800 余例,其中有生育需求的200 余名患者中有80 余名已完成生育。
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治中,年轻患者往往面临两难:到底是“切子宫”还是“保子宫”?如果选择“保子宫”还能不能生孩子?红房子医院陈晓军教授和她带领的国内首个子宫内膜病变多学科诊疗团队迎难而上,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规范化诊疗、整合式管理,逐步摸索出一条又一条的“解决之路”,让徘徊在癌症边缘的女性不仅恢复健康,还能做妈妈。据陈晓军教授介绍,团队专病门诊量逐年上升,2013-2018 年内膜癌及癌前病变保育治疗622 人次,有效缓解率达95.7-97.4%,高于文献报道的70%-80%。在红房子医院生殖中心辅助治疗的患者,妊娠率达53.8%,同样高于文献报道的30%-40%。“希望有一天,所有的妇科肿瘤患者都能保住她们的生殖器官。”陈晓军教授如是说。
相比于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青春期卵巢肿瘤发生率较成人低,但往往恶性程度较高,近年来还有发病增多的趋势。2018年,红房子医院妇科孙红主任医师为一位罹患卵黄囊瘤(一种生殖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的16 岁女学生成功开展手术,并为其保留一侧卵巢,守住了她未来生育的希望。“保留生育功能应该成为一种理念,深入到妇产科医生的诊疗过程中。”在孙红医生看来,医生治疗疾病的同时,恰当地保存患者的生育能力,既是对女性的尊重,也是对生命的敬畏。
病情评估非常重要 切忌盲目追求保育
在大的社会环境和个人意愿下,越来越多恶性肿瘤患者要求“保育”,但疾病是无情的,医学是理性的,医学专家提醒,保育治疗必须满足一定条件。
“并不是所有的宫颈癌都可以进行保育治疗,肿瘤类型、患者年龄以及肿瘤分期等因素,是影响恶性肿瘤保育的重要指征,医生必须充分评估。”虽然华克勤教授团队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宫颈癌保育治疗模式,但她依然以宫颈癌举例,严格强调保育条件,“当病灶小于2 公分且无脉管浸润以及淋巴的转移且肿瘤处于早期阶段,这种情况可以考虑保育治疗。而对于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的恶性肿瘤,例如有小细胞的内分泌腺癌患者,不论肿瘤发展至何种分期,都不建议患者进行保育治疗。”
坚持以人为本 聚焦女性生殖大健康
关于保留肿瘤患者生育功能的问题,临床上还存在诸多未知,仍需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精准医学时代,肿瘤的处理模式面临从“以瘤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化,人性化的处理是妇科临床不懈的追求。
在为期三天的红房子论坛上,对子宫内膜癌的保育治疗、三大妇科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难点、生育相关问题的现状及前景等进行了详细解读,既有应用现状的阐述,也有药物作用机制的解析,更有保育治疗的前瞻分享。
红房子论坛还涵盖了围产医学、妇科肿瘤、妇科微创、生殖内分泌与遗传免疫、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中西医结合、乳腺以及支撑学科等7 大论坛,多学科交叉,强强联合,充分体现“关注生命全周期,聚焦生殖大健康”的论坛主题,为女性健康全面保驾护航。
文/ 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