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过计算机的人都知道“1024”的蕴意,复旦计算机人也不例外。
“1024”是数字,也是技术
1956 年5 月26 日,上海《解放日报》头版头条报道复旦大学成功研制中国第一台大型电子模拟计算机———“复旦 601 型电子积分机”。这是由复旦数学系和物理系师生合作研究设计,能解四阶常系数微分方程等问题的模拟计算机。两年后,“复旦602 型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该机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元件,磁芯作为内存,内存容量为“1024×4”单元,用机器语言编程,运算速度每秒近万次,是我国第一批自行研制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之后,“719 电子计算机”“ALGOL-60 高级语言编译系统”“753 大型通用分时计算机系统”等标志性成果层出不穷。
1975 年9 月,由时任校党委副书记王零等同志牵头,在数学、物理相关专业基础上,组建成立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这是中国高等学校中最早成立的计算机系之一,架构整齐,组织完备,教职工人数达到181 名。全系上下团结一心,研究完成了一系列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计算机应用和软硬件项目。1978 年,“石油勘探地震资料数字处理系统”“富春江水库调度系统”等7 项成果在首届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奖,“数控线切割机及其自动化语言”等5 项成果获得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同时,还相继完成了“905 工程丁机(789 文字识别机)”“DJS-413 计算机”“浦江一号银行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等一批影响较大的科研项目。
“1024”,于老一辈复旦计算机人而言,是二进制中的完美数字,也是探究计算科学的核心技术。
“1024”是代码,也是情怀
1984 年2 月16 日,上海展览馆东展览厅,邓小平同志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王震和上海市市长汪道涵以及副市长刘振元的陪同下,来到复旦大学展台前,听取鲍振东老师关于中文信息处理系统的汇报。当小平同志看到两位小朋友用高级语言编程、输入、打印时,意味深长地说:“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
早在1958 年,复旦就在数学系举办计算数学训练班,培训学员101 名。1970 年到1974 年,物理系和数学系分别招收计算机专业、自动控制专业和计算数学专业学生,总计超过300 名。1975年,复旦正式以计算机科学系名义招收计算机设计与制造、程序设计、电子自动控制、信息论和计算数学五个专业的学生,两届共培养毕业生467 人。1977 年,全国恢复高考,复旦专业调整,计算数学专业划归数学系,其余保留在计算机科学系。1979 年,改为招收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系统结构和信息科学三个本科专业,同年开始招收计算机软件专业和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研究生。1986年,复旦设立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计算机科学理论4 个硕士点和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博士点。同时,率先在上海建立计算机应用软件人员水平考试制度并推广至全国。1995 年,上海市首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在复旦设立。1997 年,在上海市研究生教学评估中,复旦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应用两个专业被评为第一名。之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设立,并被列入“985”工程重点支持。1980 年至2000年,4 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 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或一等奖,26 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从1975 年开始,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学号代码就被设置为“24”,一直到2005 年试点通识教育大类招生为止。“10”———科学意义上的计算机,“24”———复旦人称呼的计算机,两者深深融合在一起。“1024”,于所有复旦计算机学子而言,是相伴青春的学号代码,也是铭记复旦的科学情怀。
“1024”是架构,也是传承
2000 年5 月,计算机科学系进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01年12 月,国务院发布《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学校抓住契机,成立复旦大学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2004年1 月,“复旦大学智能信息处理开放实验室”顺利获批建设为“上海市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2006 年6 月,“教育部网络信息安全审计与监控工程中心”揭牌。
2008 年5 月27 日,复旦大学成立独立建制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2009 年,学院成功申报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后入选“十二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2011年4 月,学校与国家保密局、上海市国家保密局三方共建复旦大学国家保密学院,在发挥新闻、管理、法学等学科优势基础上,依托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办学。2013年,学院获批筹建“上海市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2014 年,成立“上海市视频技术与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全院师生在计算机学科重要国际期刊和权威国际会议上持续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牵头承担国家重大专项、973 计划、863 计划等课题多项,积极参与国家和上海市科研与信息工程建设项目。2001 年到2014 年,有3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7 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9 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4 年,复旦计算机学科在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为55 位。
“1024”,于新一辈复旦计算机人而言,是1 个主体学院、2个依托学院、4 个省部级科研平台的组织架构,也是朝着国际一流学科建设目标奋力前行的精神传承。
“1024”是守正,更是创新
2015 年10 月24 日,千余名校友齐聚张江校区,共庆复旦计算机建系40 周年。当天,恰逢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近四年来,在校党委领导下,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复旦计算机人秉承“守正是根基、创新是源泉”的理念,奋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加强党建思政工作。以“学思并行”为主题,制定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等重要会议精神工作方案。加强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分季度制定支部生活学习指导计划,邀请葛剑雄等近20 位专家学者来学院上党课。精心开展主题党日实践活动,感受改革开放四十年伟大成就。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开展“两优一先”评选,教工第二党支部、第三党支部获校示范型党支部和优秀党支部称号。积极开展特色党建研究,承担市教卫党委及校特色党建研究课题和特色党建活动8 项,获市教卫党委党建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1 项、二等奖1项、调研成果一等奖1 项。
科学谋划师资队伍体系,实现人才计划较大突破。积极延揽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双聘”院士2 人、长期特聘教授3 人、短期特聘教授4 人、教授和正高级工程师2 人以及青年研究员、副研究员和讲师10 人。积极培养优秀中青年在岗教师,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共推荐20 位教师参加中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7 位教师参加青年干部培训班,5 位教师前往教育部思政司、江苏镇长团等挂职锻炼。
服务国家地方重大需求,大力提升科研创新能级。以重点建设学科方向聚合研究团队,按三个一级学科布局学科发展。2017年,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正式获批。学院科研经费快速增长,2015 年到款额为5500 万元,2016 年至2018 年年均到款额超过1 个亿。主持或参与国家973、863、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上海市重大科研项目等,积极投身面向国家及地区重大需求的科学研究。各类科研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原有4 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基础上,新增上海市区块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国内优势单位合作建设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网络事件预警与防控技术等6 个国家工程实验室,牵头推进上海市大数据试验场功能性平台建设,成立复旦- 万达大数据联合实验室等校企联合科研平台4个,与华为、银联等知名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高质量论文和获授权的发明专利数量持续保持增长态势,获省部级奖项13 项,其中“高速铁路设施故障检测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2018 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办学育人质量。积极开展师风师德教育,邀请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作“为人、为学、为师”系列主题报告,选树“三好”研究生团队典型,“自然语言处理”研究团队和“智能系统安全”研究团队分获校“十佳”导学团队特色奖和“十佳”导学团队奖。积极开展“基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组建程序设计类等12 个教学团队。不断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扩大工程硕士招生,试点工程博士招生,激发学生学术潜能和学术规范养成,获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 项,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2 篇、优秀硕士论文4 篇。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成果丰硕,教师发表教学论文14 篇,出版教材、译著、专著32 部,新增各类教学奖项17 项,其中《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的工程技术大类本科生数学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 位教师获教育部“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计划嘉奖”。大力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强化专业教师、导师和辅导员之间的配合,与业界合作开展学生专业认知度和认同感教育,i 创
学生生涯工作室被评为上海市生涯教育工作室。学生在ACM-ICPC、XCTF、“创青春”和“互联网+”等竞赛中屡创佳绩,“创客”马拉松等活动广受好评,“1024”整数节成为学生文化活动品牌。
六十三年来,复旦大学计算机学科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在当今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时代,中国计算机学科面临的机遇、集聚的动能、蕴含的希望都是前所未有。复旦计算机人将守正创新,续写“1024”新篇,始终不忘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持之以恒建设世界一流计算机学科,努力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