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他是在第三教学楼的3206,早晨的阳光刚刚好,隐约能听见鸟儿的啁啾,离上课还有一段时间,本以为我会是第一个来到教室,没想到他比我还早。当时他刚退伍回校,仍留着一头军人标准的寸板,书包放在桌角,埋头苦写,此时阳光似乎都落在他身上,让人挪不开目光。或许从第一次见到他的那一刻开始,我就对这个认真阳光的男孩暗生情愫了吧!现在回想起来,复旦三教的教室,仿佛有一股魔力,催生着那美好的校园爱恋潜滋暗长。
后来我们结束了书院生活,搬到了江湾校区,别致的欧式建筑和大片修剪整齐的草坪,让这里看起来精致优雅,当然也给了校园情侣们更多压马路的空间。直到军训过后,我都没敢和他说话,只是在他不知道的角落,偷偷观察他。很快,这段暗恋迎来了转折,在成功竞选上班委后,我们的辅导员焦姐安排我和他成了搭档。直到现在,我仍记得当时狂喜的心情,焦姐真是我们的月老。从此,我们的短信交流也逐渐增多,虽然聊的都是班级工作,但每次给他发短信,我都怀着忐忑的心情反复斟酌,确定万无一失再发出去,发出去后又焦虑不安地等待他的回复。我想,我那些冗长而又小心翼翼的短信,一定很可笑吧!
在江湾的第一学期,我们都选修了刘旦初老师的《化学与人类》这一门课程,刘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这个文科生也感受到了化学的无穷魅力,当然我对这门课痴迷,也来自于总坐在教室中后方的他,他上完课总是要自修到很晚才离开,于是我也总是这样远远地陪着他最后一个走出教室,只想跟他多呆一会儿。暗恋是一个人的战役,迫切地想要他知道我的心意,又囿于自尊心不敢让他知晓。看着他认真学习的模样,看着他为班级工作忙前忙后的身影,看着他在课堂上自信满满的表现……我爱慕的心情又多了一丝崇拜。渐渐的,整个世界仿佛就只剩下他一个人,我总能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精准地寻觅到他的身影。终于,我做出了此生最勇敢的决定。在那条长长的告白短信发出后不久,他很快回了短信问我现在在哪。那天,我们第一次因为班级工作以外的事单独见面了……或许此生最幸福的事就是你爱的人恰好也爱你,在我们相拥的那一刻,我想对全世界呐喊:I find my true love!
于是我们牵手的身影出现在了校园的各个角落:江湾食堂、本食、光华楼、智华楼、曦园、江湾大草原……当然去的最多的还是李兆基图书馆。因为他是个妥妥的学霸,所以我只好整天和他“沉溺”于学习不可自拔,在他的严格监督下,我这种学渣竟然也过了司考,还考了许多证书,这为我以后的顺利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虽然常常埋怨他太忙、不懂得浪漫,但是我知道他在努力为我们共同的未来而打拼。有一次我持续一周高烧不退,他大半夜送我去医院,不辞辛劳默默照顾了我整整一周,任劳任怨。等我病好,他也早已将我高烧时被汗水打湿的床单、被单、褥子里里外外全都洗好、晒干了。当我闻着被子散发出的阵阵清香,不禁热泪盈眶,感谢复旦这块宝地,让我遇到了这么一个如此靠谱的男人。
毕业季,我们终于来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他进入了国内一家航空公司,需要赴美国培训一年,而我在这一年参加了复旦研究生支教团,赴宁夏支教。在火车站站台挥手告别、各奔东西的那一刻,我们两个都泪如雨下,但我们心里知道:暂时的分开是为了更好地相聚。这一年我们克服距离的阻隔和时差的限制,靠着一周一次的微信电话,传达着相思之苦。一年的分离没有让我们走远,反而更加坚定对彼此的爱。
在爱情长跑6 年后,他在江湾的廖凯原法学院楼向我求婚。他的求婚戒指上刻着两个字“佳.家”,仍记得他抱着泣不成声的我,用紧张到颤抖的声音说:“佳,我一定会给你一个安稳的家。”金秋十月,我和他终于“复复得证,持证上岗”。2019 年5月,我们在上海举办了婚礼。希望早日迎来我们俩的“复二代”,组成幸福的三口之家。
感谢复旦,让我们相隔千万里却能相遇相知;感谢这片热土,让我们有勇气跨越障碍,相爱相守。复旦见证了我们青春里的热血与奋斗,失落和成功,也见证了我们纯真的友谊和爱情。“复旦”这两个字,便是我们所有复旦人青春里最美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