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望大道 不忘初心 复旦师生原创老校长大师剧《陈望道》面向新生上演

作者:摄影:钱榕 慕梁 视频: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发布时间:2019-09-16

近日,由复旦师生原创的老校长大师剧《陈望道》在相辉堂面向2019级任重书院新生上演,700余名师生、校友等到场观摩,现场座无虚席。陈望道先生之子复旦大学信息学院陈振新教授和第一位研究生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光磊教授也来到了现场。师生精彩的演出和互动,让观众们仿佛穿越到百年前的历史浪潮中,现场不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陈望道是中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语言学家、教育家。他是《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第一任翻译者,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最早的七位发起人之一,为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他也是修辞学的一代宗师,为我国语言学的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作出了贡献。复旦校园内,有条林荫大道,名为“望道路”,就是为了纪念老校长陈望道先生。2005年成立的任重书院,取自于陈望道老校长的字。2017年以来,任重书院师生自编自导自演了望道大师剧,把陈望道老校长的故事搬到相辉堂的舞台上,在每年新生季通过戏剧的形式将望道精神生动呈现。系列大师剧的上演已成为迎新季复旦大学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新生的“必修课”。

信仰之源,不忘初心

《陈望道》大师剧从陈望道青年时留学日本的初心切入,回顾了陈望道在日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后回国从事教育和革命事业,始终追求真理,教育报国的伟大一生。该剧从去年的七幕浓缩为三幕,整个剧情的主题显得更加聚焦而富有节奏感。导演刘宜林介绍说,《陈望道》大师剧的整体编排以写意为主,力求展现望老的一生经历、道德文章和人格魅力。作为导演,编排这部剧也让他深受教育和感动。1919年,陈望道毕业回国后受聘浙江一师,与进步师生一起积极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舞台上生动呈现出陈望道先生1920年春在义乌老家柴房翻译《共产党宣言》全文的场景,“真理的味道”让台下年轻的观众为之动容。1920年,陈望道来到复旦大学任教。在此期间,他大力推广普通话,并开设文法、修辞等多门课程,延续新文化思想。1952年,陈望道出任复旦大学校长。在后来的院系调整中,陈望道先生更是奔走四方,在院系调整、学科建设、校园规划、师生待遇等各方面都倾注心血,为复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大事件与小故事共同构成的叙事链让望老这位大师立体而亲切地呈现在师生眼前,给零零后的新生们带来生动一课。雷鸣般的掌声既是对演出的肯定,也是对大师的致敬。

 

追望大道,致敬大师

《陈望道》大师剧是由复旦大学学工部具体指导,由任重书院出品,在2017年顺利完成首演。三年来,剧组结合现场效果和观众反馈,广泛听取专家意见,不断打磨剧本,加强对于老校长精神的诠释。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同专业剧组不同的是,书院大师剧每年都要招募一批新的学生演员。同往年一样,此次剧组成员均来自复旦校内师生,除了任重书院的本科生外,还吸引了校内其他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辅导员,甚至教师演员的加盟。不少剧组成员表示,自己之所以来到剧组,就是往年作为新生观众观看大师剧时被大师剧吸粉的。为了演好陈望道,传承望道精神,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和老师凝聚在了一起。部分成员已是大师剧的资深演员,曾跨书院、跨剧组,多次登上书院大师剧的舞台。志德书院传播学专业三年级学生易建旭已两次出演望道大师剧,从一名新生观众到老演员,新的体悟也不断产生:“感动、崇高、使命”,“愈发感受到望道大师剧背后承载的精神内涵与存在意义以及潜藏在每一个复旦人体内的红色基因与血脉。”李子墨是一名志德书院心理学系一名大二学生,不仅参加了此次望道大师剧的演出,还参加了志德书院马相伯大师剧的演出。谈及在两个大师剧中演出的感受,李子墨打了一个有趣的比喻,“如果说马相伯先生见证了一个帝国的轰然崩塌,那陈望道先生就是浇灌了一颗大树的茁壮成长。大家既是大树的果,又是大树的根”。他希望大家在复旦收获一段精彩的学习生活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复旦的精神,尽到传承的责任。部分成员则是第一次登台献演,但在舞台上,他们的表现豪不逊色,本色的演出深深打动了观众。任重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大三女生汤琪自称几乎曾是一个校园边缘人士,大学的前两年很少参加校园活动,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加入了大师剧“这次的演出使我这个自闭女孩有了很多接触人的机会,认识了许多优秀有趣的新同学,也有了表达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与成长”。台上的汤琪侃侃而谈自己从大师剧中收获的成长。演出中不少同学分饰了多个角色,有一位同学甚至分饰了7个角色。可以说,剧组里每一个与大师剧结缘的学生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故事,大师剧打动了演员,演员打动了观众。“学生的表演非常质朴,这让观众感受到一种真诚”,导演刘宜林评价说。

不忘初心,薪火相传

大师剧《陈望道》,通过舞台剧的形式,传承老校长精神,启迪复旦师生。参演的剧组成员表示,在大师剧的排演过程中,对于老校长的时代选择和精神内涵,有了更深的认知;在舞台剧的表演过程中,他们努力创造代入感,让观众们体会到老校长选择人生道路的坚毅与自信。陈望道的扮演者是2019级国务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研究生范涛溢,他深情地说道,复旦大学书院精心组织的大师剧系列活动,不仅能让参与其中的演员们感同身受、体验风采,也更能为新生展现复旦的历史与荣光、激励各位传承复旦的精神与榜样。徐文凯是任重书院二年级学生,他和观众分享了自己参加大师剧的经历,去年的大师剧,他作为南堂入口检票员,没能看到演出。带着这一遗憾,他参加了今年所有关于老校长文化的活动。从大师剧训练营,到清明祭扫,到思南书局快闪演出,再到这次登台演出,无一遗漏。“这段日子里,尽是奇妙又美好的回忆,也让我受益匪浅。”志德书院新闻学院2018级本科生辅导员尹逸柔说,如果我们通过大师剧的演绎和观看,让大师的精神能够被更好的传递、传承,我们也能算是在传播思想和真理的路上“不忘初心”。任重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青年教师张璐说,“当我们走近他时,发现他不仅是中共早期的创始人之一,他对中国语言学的贡献同样也刻在了中华民族图存图强的百年历史上,他将一把钥匙——《共产党宣言》交到了中国早期先进求索者的手上,开启了中国历史翻天覆地的变化。”演出结束后,大师剧的演员动情地分享了自己演出大师剧的感受。带着这份感恩,舞台上,演员们还集体向负责幕后工作的志愿者们鞠躬致谢。

现场观摩的新生纷纷为学姐学长们的精彩演出点赞,“震撼、细腻”、“把校史馆里的校史演活了”,“仿佛穿越到了70年前的复旦”…… 事实上,书院大师剧的特别之处,就在于这是复旦老生给新生献上的一份精神食粮,是一部学生演给学生看的大戏。大学精神的代代相传,在大师剧的组织和演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不少同学还当场表示希望明年自己也能加入到大师剧中,不管是作为演员还是一位志愿者。大师剧之外,书院学生组织自管会还策划组织了望道旧居志愿讲解、四月追风望老墓祭扫、走访望老故乡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大师剧项目于2017年正式启动,至今已有三年。五大书院师生自编自导自演,运用舞台剧的形式,展示老校长风采,传承老校长精神。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一部分,大师剧已成为老校长精神传播的重要载体。师生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润物细无声地向新入学的同学传达了复旦精神和大师精神,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除了《陈望道》,在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的指导下,志德、腾飞、任重、希德四个书院均编排了各自书院的大师剧,这些大师剧将在接下来的新生教育活动中,面向新生陆续推出。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