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学生被复旦录取 “我想成为像你们一样优秀的人!”

作者:刘昕璐摄影: 视频: 来源:青年报 2019年9月2日发布时间:2019-09-02

“复旦,我来啦!”生于2002年的长腿姑娘赵子涵,是一位普通又特别的2019级复旦新生。说她特别是因为虽然才被复旦录取,但她却早已在复旦的“第七教学楼”里上过课了——她是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学生,来自新疆拜城二中。

支教老师让人印象深刻与“第七教学楼”相识已有七年

赵子涵与复旦的结缘要从“七教”说起。其实,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只有六座教学楼。但在研支团的心里,复旦还有“第七教学楼”,这指的是复旦每年派往西部的研究生支教团队伍。

20年来,复旦大学研支团队员们在广袤的西部大地挥洒青春,用青春和热血浇灌出更多希望之花绽放在西部大地上。赵子涵与复旦大学研支团的相遇是在2013年。那时,研支团队员来到了赵子涵所在的拜城二中。那一年,赵子涵初二。

“当时一共有4名小哥哥小姐姐,直接教我的是一名政治老师和一名生物老师。”复旦大学这所“很厉害的大学”在赵子涵的心里有了初次印象。随着和支教团老师们的接触,“复旦大学”在其心中越发闪亮。

赵子涵记得,研支团的四位队员来拜城二中后,他们很快发现了校园读书区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书籍严重不足,于是就自发地筹集了大量书籍,希望让学校里的读书区真正成为孩子们喜欢上读书的地方。

还有“一张明信片”计划也让赵子涵记忆犹新。“当时的研支团成员向全国各地大学生发起,给拜城二中寄明信片。”赵子涵表示,拜城二中总共因此收到了超过1000张明信片,研支团成员把明信片分给了年级里的每一个人,她收到的明信片里有两张来自复旦大学。

正是这些点点滴滴,让她感受到外面的世界真的非常大、非常广阔,而自己是那么的渺小而卑微。“当时我心里想的就是,我也想拼尽全力,努力去看看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传授的不仅是知识学有所成后能回到家乡当老师

“其实我和研支团的老师只相处了一年。但是在他们离开以后的这过去四年里,我常常想起在初二那年见到的这群研支团老师。他们克服艰苦的条件,毅然来到偏僻的小县城,为一群孩子打开一扇可以看到整个世界的窗户。他们是那样的坚定、无私和发光发热。”

赵子涵坦言,研支团小哥哥小姐姐对当地的影响,其实并不在于说他们传授了多少知识,更多的是他们上课时的态度,精神状态和思路,对她而言,那就是闪闪发光的存在。

“因为你们的优秀,让我也要很努力地成为你这样的人,一个闪闪发光的人,然后,也去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事情!”

今年7月,当赵子涵收到复旦大学中文系通知书时,被一句诗意的话深深感染:“祝贺你跻身百年复旦的星空,日月光华成为你闪亮的眼睛。”她异常开心,而这份归宿也是研支团最大的欣慰。

关于未来,赵子涵希望将来自己能回到新疆工作,也当一名老师,给更多懵懂的心灵种下一颗种子。她向记者透露,其实来上海前,周围不少建议是她未来留在大城市里,但她期待回去,将生养自己的家园创造得更美好。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