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至19日,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率队赴甘肃省,看望慰问当地选调生校友,考察调研对口支援高校河西学院,并与甘肃省委领导商洽人才培养输送和选调生工作。学校相关部处负责同志参加调研考察。
在兰州考察期间,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会见了焦扬。双方在加强和改进选调生工作、推动人才培养输送、对口支援河西学院、深入推动校地交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甘肃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元平,省委常委、秘书长王嘉毅,省教育厅厅长王海燕参加会见。
李元平、焦扬与复旦在甘选调生合影
7月18日上午,复旦大学在甘选调生座谈会在兰州举行。在甘工作的21名复旦大学选调生参加座谈会。会前,甘肃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元平亲切会见选调生代表,他希望在甘选调生要扎根甘肃、奉献甘肃,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脚踏实地、提高本领,用工作实绩证明自己、健康成长;要涵养心态、严于律己,在甘肃这片热土上成就一番事业。
座谈会由甘肃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刘永杰主持。14名历届定向选调生在会上发言,他们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激之情,交流了成长经历,分享了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思考和体会。他们表示,作为复旦毕业的选调生,将时刻不忘母校的殷切嘱托,努力做最积极的奋斗者、建设者,尽心尽力扶贫攻坚、富民兴陇,全心全意服务甘肃、服务百姓。
焦扬在讲话中衷心感谢甘肃省委省政府对复旦事业发展的关心支持和对在甘复旦选调生的教育培养。她鼓励大家,要坚定信念、报国无悔,传承复旦红色基因,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脱贫攻坚、富民兴陇的奋斗实践;要扎根基层、服务人民,坚守大众情怀,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要砥砺奋进、永久奋斗,珍惜时代际遇、珍惜青春韶华,在奋斗中苦练本领、增长才干、领悟乐趣、收获成长;要艰苦历练、勇于担当,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当攻坚克难的开拓者,做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年轻干部。
7月19日,焦扬率队在张掖市调研河西学院。河西学院是甘肃省属普通本科院校。为支持西部高等教育发展,2012年复旦大学与河西学院签订了支援发展意向性协议,2013年教育部正式确定复旦大学对口支援河西学院建设。7年来,复旦大学认真履行国家重点大学的责任,坚持真力支援、真诚奉献,围绕助力河西学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科科研能力、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以机制化的支援项目与合作平台为抓手,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大密度、高水平的“对口支援+”工作格局,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河西学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
焦扬一行在河西学院张汉燚校长的陪同下,参观了河西学院艺术创意中心、复旦学者文库、贾植芳藏书陈列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院士工作站及河西讲堂,详细了解河西学院近年来的发展及两校合作情况。
在随后召开的复旦大学-河西学院对口支援工作座谈会上,张汉燚全面回顾了复旦大学对口支援河西学院的情况,总结了对口支援工作的成绩和下一步的工作设想。他说,7年来,复旦大学着力构建全方位对口支援工作格局,全面推进对口支援项目,河西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得到有力加强,管理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和氛围大力提升,医学教育实现跨越发展,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河西服务地方的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办学声誉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下一步,河西学院将和复旦大学一道,携手谱写对口支援与两校合作的新篇章。
焦扬在讲话中表示,对口支援河西学院是国家交给复旦的光荣使命,也是复旦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支援西部开发的重要举措。7年来,复旦大学全方位、多层次支援河西学院建设,助力河西学院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之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两校干部教师也在对口支援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她希望两校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促进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在巩固和完善现有合作项目的基础上推进对口支援逐步拓展和深化;进一步聚焦学科建设,按照聚焦重点、特色发展的要求,支持河西学院打造若干有竞争力的学科点和学科方向;进一步加强人才交流,通过灵活有效的方式支持河西学院加强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同时把河西学院作为复旦干部历练、党员教育、教师培训的重要基地,组织更多师生开展社会实践,接受生动的国情教育,激发爱国奋斗精神;进一步服务国家战略,特别聚焦“一带一路”建设,发挥两校各自优势,整合力量,开展合作研究,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河西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有关部处负责同志等参加了座谈会和调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