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晚,附属华山医院痉挛状态MDT成立3周年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华山痉挛状态MDT学习交流会举行。会议以痉挛诊疗经验交流为核心,旨在为痉挛状态MDT诊疗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理念融合的平台,促进跨学科、跨专业、跨医院之间交流与协作。会议同时展示了附属华山医院痉挛状态MDT各学科运用新理念、新技术协同诊治的经典病例,通过不同专业背景的交流互动,拓宽痉挛状态诊疗与管理的学术思路与领域,通过学术观点相互碰撞与融合,激发与达成各临床专科对“华山痉挛状态MDT诊疗经验”的共识,提升各学科科研学术水平。
附属华山医院医务处处长王惠英在代表院领导致辞中指出,成立于2016年6月的华山痉挛状态MDT团队,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同时也是成长迅速的一支团队。成立3年来,团队开展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全方位一体化诊疗方式,诊治痉挛状态MDT特需门诊患者超过300例,运用精准诊断、精准神经外科、骨科足踝矫形手术配合个性化特色康复治疗的患者近150例,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义诊与宣讲,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带动上海及周边康复专科医院发展特色亚专科,在痉挛诊治领域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学术论坛的讲座内容以附属华山医院痉挛状态MDT一体化诊疗流程为主线,以各专科具有特色的优势技术为主要环节,环环相扣,互相融合。MDT团队核心专家神经外科副教授张海石代表团队汇报了3年来的工作情况,特别提到发展精准化、全方位、个性化、阶梯式的诊疗康复一体化平台是华山痉挛状态MDT的立足点与特色。
康复医学科教授李放就“痉挛状态诊治的肉毒素注射治疗”主题带来精彩的学术分享,上海市残联康复科主任沈敏带来“脑瘫儿童的姿势管理”分享,从细节出发,对脑瘫患儿进行日常生活与康复状态的姿势管理。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骨科教授王志刚、附属华山医院骨科足踝外科副教授黄加张分别就痉挛性脑瘫患儿膝、踝畸形的诊治进行专业分析与特色分享。神经内科博士孙一忞就在痉挛状态中较为多见的“遗传性痉挛性截瘫临床特色及基因检测”进行讲解与分析,解答了很多关于痉挛状态疾病的诊断误区与难点。痉挛状态MDT康复团队分享了华山特色的围手术期痉挛状态康复管理与案例。
4个小时的学术盛宴与头脑风暴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与本市的康复医学科、骨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的同仁150余人参会。同仁们学习热情高涨,纷纷提问,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对专家的精彩讲座以及华山团队的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非常支持与认可,期待精彩持续,造福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