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在抗日战争的连绵烽火中,地处上海江湾的复旦校址被日军炮火炸成废墟,为了保存教育科研火种,复旦师生被迫踏上内迁之路,经过千里跋涉、辗转迁徙,最终在北碚夏坝建校复课,再续弦歌。同一时期,上海医学院也历经坎坷,先迁昆明白龙潭,后落脚重庆沙坪坝。在大后方,复旦师生同心一德、爱国救亡,追求进步、团结牺牲,弦歌不辍、硕果累累,书写了复旦大学历史上的光辉一页。
今年是复旦大学抗战内迁80周年,学校隆重举行抗战内迁80周年纪念活动,校史图书《烽火中的复旦》在纪念活动中首发。
让我们跟随广播台的专题节目《烽火中的复旦 |校史音频故事》一起来重温那段壮阔光荣的历史,接续传承复旦精神,激发在新时代爱国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复旦人最难忘的是1940年的5月27日这一天。日军疯狂轰炸北碚,复旦大学损失惨重,罹难7人,伤者数十人。教务长兼法学院院长孙寒冰教授亦牺牲在内。孙寒冰一贯坚持“对日武力抵抗”,以“抗战第一”为宗旨,始终是一位“具有追求真理的热和改善世界的诚”的斗士。
残酷的战争夺去了无数复旦师生的年轻生命,但同时,抗日救亡的激情也在复旦师生心中点燃。复旦大学创始人,首任校长马相伯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主张对内团结,对外抵抗,被誉为爱国老人。1932年1月,马相伯发表《新年告青年书》,指示青年一方面要“研究科学,只有科学发达,始是以自存,以科学救国、建国”,另一方面要“唤起民众,抗暴自救,共救国家危亡”。
1941年秋季起至1944年秋季止,复旦学生参加军史工作者,凡667人,其中包括翻译官、青年远征军、空军、海军等。当时重庆五大学被征通译同学受训地点设立于北碚,由复旦大学承担教学管理任务,其中复旦四年级应征名单共计132人,赴军中军事服务两年。他们出生入死,恪尽职守,以出色的翻译服务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44年11月底,桂林、柳州沦陷,一时间重庆震动。莘莘学子怀着对入侵大后方的日寇的无比愤慨,请缨杀敌,直接参战奔赴前线。1945年4月1日,复旦师生高举“欢送江汉健儿”的标语在北碚轮船码头欢送从军同学,“祈战死”的歌声由夏坝直通云霄。复旦大学从军学生是复旦的骄傲,永远值得我们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