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在抗日战争的连绵烽火中,地处上海江湾的复旦校址被日军炮火炸成废墟,为了保存教育科研火种,复旦师生被迫踏上内迁之路,经过千里跋涉、辗转迁徙,最终在北碚夏坝建校复课,再续弦歌。同一时期,上海医学院也历经坎坷,先迁昆明白龙潭,后落脚重庆沙坪坝。在大后方,复旦师生同心一德、爱国救亡,追求进步、团结牺牲,弦歌不辍、硕果累累,书写了复旦大学历史上的光辉一页。
今年是复旦大学抗战内迁80周年,学校隆重举行抗战内迁80周年纪念活动,校史图书《烽火中的复旦》在纪念活动中首发。
让我们跟随广播台的专题节目《烽火中的复旦 |校史音频故事》一起来重温那段壮阔光荣的历史,接续传承复旦精神,激发在新时代爱国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复旦人虽僻居乡村,物质匮乏,却师生一德,从未放弃对学术、学业的追求。然学校的财政状况日渐窘困,经济、师资陷复旦于绝境,申请国立被迫提上议程。
经在渝校友的不懈努力,国民政府行政院于1941年11月27日发布指令:准将复旦大学改为国立,由教育部拟具办法及概算呈核。国立后,学校历年所欠债务终得清偿,后顾之忧得以解除,发展有望。
1939年11月,马相伯百岁高龄病故于越南谅山,临终前仍念念不忘抗日前线的消息,为此复旦校友校董发起募捐活动,拟建马相伯图书馆于夏坝校园,建百龄堂于重庆,以激励国人,激励师生合力抗敌,拯救中华。筹资活动的到校友的热烈响应。
1943年2月,章益出任国立复旦大学校长。他一心想实现恩施李老校长的愿望,把复旦办成“震欧铄美声名满”的响当当的大学。他把目标划为最高限度和最高理想两段,最低限度:使复旦的教育质量、学术研究水平在国内大学中保持最高地位;最高理想:跻身国外最高学府。为此,他把全副精力投入罗聘教师,筹建校舍,提倡学术研究。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学校、学生岂能无所担当!1941至1944四年中,复旦六百六十余学子投笔从戎。学校则主动承担军委会委托,为盟军登陆开办译员训练班。
复旦朝着既定目标前行,校誉蒸蒸日上。至抗战胜利,复旦已成为响当当的名牌大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