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19-20 世纪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文环境对运河及圩田体系的影响 ​

多层次史学图景呈现增强国家水文化自信

作者:摄影: 视频: 来源:新闻文化网发布时间:2019-06-06


历史研究不仅仅是关于历史,它的脉络更需要延伸和观照到当下现实。从事水文环境史研究近二十年的史地所教授王建革,始终在探索历史现实相结合的道路上不曾止步。2009 年,王建革第一次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宋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变迁史研究》,此项目在2016年结项。2015 年,他的著作《江南环境史研究》成为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随着研究深入和国家发展的需要,王建革针对“长江中下游水环境、运河及圩田关系”这一课题,展开了深层次聚焦和研究,并于2018 11 月第二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正如投标书中所写,“传统的历史研究,往往是单环境因素的分析,历史的书写往往与现实决策无益。”所以,该项目致力于水环境与运河和农业的整合研究,在弥补长三角地区大运河水文与水利这一学术研究空白的同时,也为国家在这一地区的重大水利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提供有价值的历史参考。

课题从萌发构思到获得重视,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之前江南环境史研究中,王建革注意到吴江的核心区域———吴江长桥地区水文环境变化极为剧烈,经过持续关注与思考,发现这当中所涉及的运河、水环境及圩田体系,三者关系密切而复杂,但鲜有研究对其深入发掘过。初步确定研究思路和框架后,王建革果断地提出并申报这一课题,“一开始抱有不确定性,出乎意料的是,项目不仅顺利通过,而且因为契合国家形势的要求受到不小的重视”。近年来,在建设“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国家正努力将大运河打造成文化遗产工程,对运河进行景观文化性建设,以增强国家水文化自信。为了响应号召,王教授将研究区域拉长,除了吴江区域,还加入浙江运河和苏北运河,范围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江南地区,而是扩展回溯到整个长江中下游区域,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京杭大运河所涉及的水文变化,分析其对运河和圩田体系的影响。

和上个研究相比,这一项目的难度显然大得多,“运河是受众多水系影响的,上下游水系又同时在变化,大格局牵涉大变动,从自然科学运用的角度提出更高要求。”撰写投标书期间,王建革每天要进行高密度的思考、设计和论证工作,一般而言,充分把握该课题需花费数年时间,虽然他之前已有大体轮廓,但关于长江中游区域的了解尚为粗浅,加上项目进程紧迫,留给王建革的只有两个月左右时间,要在两个月内快速投入、重点突破,将各个部分的架构丰富完善起来。王建革坦言,如此大规模的区域整合工作十分劳累,但当时谁都帮不上忙,基本由他一个人完成。成型后的项目投标书,共计15 万余字,囊括研究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为接下来长达56 年的研究整理及书稿写作过程,提供大方向上的参考和支撑。

本课题属于水利史和历史地理的结合,也涉及农业史、环境史、江南区域史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王建革一直以来推崇并善用布罗代尔的整体史观,这在他以往学术研究中可窥见一斑。“史学要求呈现,‘单因素死,多因素活’,就像一颗小树苗慢慢长成参天大树,扎根多学科,融会成一个整体,才能充满活力和生命力”。在该项目中,他将进一步继承和发展布罗代尔以来的整体史观,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文、水利和农业为重点,分析整体水系环境对运河和圩田体系的影响,揭示国家体制通过运河水流对东西向自然水流的横行作用,并阐释人水环境互动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水文与地貌变化,以期在史学呈现方面做出重要的思想贡献。

对于我国当前的水文环境史研究现状,王建革也表达了他的担忧,“许多研究只关注水流动态,容易陷入模型化数学化的思维圈,中国老一辈学者对河流山川地貌的感悟,才是真正具有国家认同、文明认同式的理解。”因此,他希望传承老学者的高度与深度,实现文人、工匠和现实景观的三合一。更重要的,通过对地理环境和水环境的多层次、多方位呈现,增加人们对中国历史地理的了解,凝聚全社会的共识,树立起水文化自信意识。

/ 薛冰冰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