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风险观”

作者:摄影: 视频: 来源:新闻文化网发布时间:2019-06-06


复旦大学退休教授冯嘉元

我曾在校报上写过耄耋之年开车之事。有读者问:这么老还开车,不怕风险吗?这一问,启发了我,促使我从多个维度去思考“风险”这个话题。

以往,面对风险,我总想绕过去,避开它。这种思维定式造成了一度出现逢风险“退”字当先的鸵鸟心态。然而事实给我以警醒:试图搁置风险的做法,只会使自己内心感到不安,陷入迷茫。经过学习和反思,我逐渐意识到:必须摈弃惯性思维和固化观念,要认知升级,构建起新的思考模式。

新的思考模式源于辩证思维,因为事物发展是辩证的,是在解决矛盾中前进的。我们的人生历程同样受辩证法规律支配。生活,不会是一路坦途,只要成长不要风险是不可能的。风险,经常是生命的一部分,它是客观存在,是不可能绕过去的问题。譬如,老年人面临的疾病风险,年龄是一切疾病的风险因素,随着年岁增长,风险挑战叠加,许多无法预料的情况会不期而至。记得在一次聚会上,有位老年朋友惴惴不安地说,我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到来!老年人有这种担忧可以理解,但若能进一步思考,会有新的认知。这话怎么说?

且以本文开头提及的老人驾车风险为例来说,驾车会遇到无法预测的突发情况,我永远不能说明天出车绝对不会发生任何事故,但我也从来没有为这种“不可预料”而惴惴不安。何以如此?我体会这是辩证思维使然。无法预测的偶然性是无处不在的,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不利的偶然性是可以防范的。以己为例,我退休后学车,至今16 年保持零事故记录,防范事故的关键一点是始终怀有如履薄冰的谨慎心态,而这正是由风险中悟出来的。

其实,最大的风险从来不是问题本身,而是不知道风险在哪里。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为《新中华报》题词“多想”。在风险和挑战面前,也要多想想。遭遇风险是常态。人老了,老态龙钟的形态恐难避免,但暮气逼人的心态却是未必。我有个体悟:对风险的认知能力和承受能力,并不是同年龄成反比的。年岁无论多大,都可以有直面风险的自觉,有防范化解风险的自信。和风险“过招”,也是让自己处于一种不断学习的状态。我在和风险“过招”中有所收获的愉快体验,使自己的自信渐渐绽放出米,我觉得这是选择了能让人快乐安心的活法。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