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访问学者系列讲座:“历史图像学”方法论第三讲

作者:冯允鹏摄影: 视频: 来源: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18-11-19

11月14日,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系列讲座“历史图像学”方法论第三讲开讲,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授李公明发表题为《“历史图像学”研究中的“刺点”与“难点”》的讲座。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学系教授金光耀主持讲座。
李公明首先借助多个重大历史现场的图像与文本讲述了历史瞬间的永恒意义,即历史现场中的个人选择与“图像证史”。他提出,在历史现场中的摄影者一般可以分为民间摄影者、官方媒体摄影者以及负有特殊使命的摄影者等三种类型,他们存在着不同视角与动机来进行“图像证史”的“书写”。在历史照片的下落问题上,究竟是销毁、上交,抑或移交国家档案馆或是其他秘密档案馆(不同系统、级别、性质的特殊单位)也是一个颇值得注意的问题。在研究“图像证史”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被尘封的历史照片重见天日的可能性。总的来说,在“图像证史”的研究过程里,我们需要思考对拍摄过程的考察,在偶然性、瞬间性的历史图像中揭示永恒的意义。
李公明接着谈到了图像证史中的“刺点”与“疑点”,并着重讨论了当把摄影图像作为历史论证中的证据的时候,历史图像是否可信的问题。通过对“枪毙沙迪”和“青年希特勒广场照”两个例证的分析,他指出图像研究中“刺点”的意义就在于历史照片解读中的“后见之明”。以当下的认识水平、价值观念去挖掘和解读历史照片中有特殊意义的“刺点”和“疑点”,无疑是合理的,甚至是必要的。他还以时代的意识形态视觉象征作为分析视角,结合诸如蒋兆和的《流民图》以及延安美术中的一众地主农民画等讨论了艺术创作中的“时代图像”如何“证史”。
在讲座结束后,李公明与在场听众进行了问答互动。他指出,关于历史图像研究,我们应该激活历史研究中被压抑的视觉性与图像感受力,在未来的历史研究中努力做到“图”、“史”结合,甚至追求“不图像,无历史”;在历史图像研究中,我们还应该努力做到“图-史-思”的三位一体。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