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手稿等珍贵资料在复旦大学展出 7594字《伤痕》让许多人流泪

作者:摄影: 视频: 来源:《解放日报》2018年10月11日发布时间:2018-11-14

40年前,一篇7594字的短篇小说,让许多中国人流泪——卢新华写的《伤痕》。在那之后,一系列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的小说纷纷涌现。这篇作品创作时还有哪些故事?当年的读者信件中哪一封最令他触动?昨天,在复旦大学举行的“新时期文学第一潮——《伤痕》手稿、图片、绘画、资料展”开幕式上,卢新华回答了这些问题。

忐忑交出的文字轰动全校

“文革”开始那年,卢新华念初一,后来经历了插队、当兵、进工厂工作,直到动乱结束后第一批考入复旦中文系。班上成立了各种文学小组,卢新华来到小说组,组长是同学倪彪。入学不久,班委会要求每人准备一份墙报稿。《伤痕》就是卢新华为墙报而作。当时他的对象还在黑龙江建设兵团,这篇小说,就是在女方家里的小阁楼上,从晚上6时多一直写到凌晨2时多。

小说写完,他请个别老师和一些同学看过,得到的却是不少质疑,很主要的原因是这篇小说没有塑造英雄,主人公是犯错误的人,而且是无法弥补的错误。这在当时的文学界几乎是没有的。卢新华很沮丧,把稿子锁进了抽屉。直到倪彪敲开宿舍的门催稿,在来不及写另一篇的情况下,他才忐忑交出来。

没想到,第二天,这篇墙上的小说就在学校引起轰动。“那天早晨,走廊上围满了人,大家都抬着头看墙报上贴的《伤痕》,边看边议论,有的女生还流下了眼泪。”

经典作品为今人敲响警钟

此次,卢新华向复旦大学图书馆捐赠了《伤痕》手稿、读者来信等珍贵资料。初稿最初写在笔记本上,发表在学生宿舍墙的誊抄稿用蓝色圆珠笔写在16开稿纸上,共16页。同样引人关注的是卢新华保存下来的1000多封全国读者来信。这些信件的发信人,有的向卢新华倾诉了与小说主人公王晓华相似的命运经历,感谢卢新华写出了他们的心声,有的写信与卢新华探讨《伤痕》在艺术上的长处和不足,有的文学爱好者把自己的习作寄给卢新华,希望得到建议……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封陕西来信:“我和你小说里的主人公同名同姓,有着同样的家庭遭遇,我用了同样的方法解决和面对。怎么远在东海之滨的你,能对身处西北之城的我的故事,知道得那么清晰……”

对当代青年来说,这道40年前的“伤痕”是否还有阅读意义?在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看来,经历了岁月磨砺的经典作品,也将为年轻人敲响警钟,时刻不要忘记曾经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事。而卢新华的答案是八个字:不忘历史,不忘初心。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