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讯 第34个教师节前夕,新一届“上海教育功臣”及2018年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揭晓。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及复旦大学62届物理系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庄松林获“上海市教育功臣”荣誉称号,复旦大学51届教育系校友、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获“教育事业杰出贡献奖”,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赵东元获2018年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复旦大学09届数学系校友、上海市控江中学教师王伟叶获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提名。
据悉,2002年,沪上设立“上海市教育功臣”荣誉称号制度,旨在促进教育事业发展,表彰在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和教育管理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育工作者。2003年、2008年、2013年,申城已评选表彰三届近30位“上海市教育功臣”。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谈家桢,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谷超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分获过去三届“上海市教育功臣”荣誉称号。
2018年,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上海教育电视台,联合组织开展2018年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经基层推荐提名、专家委员会评审、市教卫工作党委和市教委审定,名单最终于教师节前夕出炉。
闻玉梅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的医学微生物学专家
她始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为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她长期从事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与研究,从基础理论研究入手,结合我国乙肝病人的临床实际,在乙肝病毒变异、持续感染机理、尤其在乙肝治疗性疫苗研究中有创新性贡献,被认为是研制治疗性乙肝疫苗的开拓者之一。
▍言传身教,呕心沥血,桃李满天下
她坚持以德为先,鼓励青年人把自己的梦想和中国梦结合起来,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伟大事业中。为了鼓励更多科研人员投身卫生健康事业,她80岁生日不作寿和丈夫捐出积蓄50万元,发起成立“一健康基金”,用于奖励每年在公共健康和卫生领域做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研究生和本科生。现在各方支持基金已达近一千万元。
她坚持素质培养,针对不同的学生,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缺点,及时指出,并因材施教。她会想法设法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条件,引导他们求知。一次一位学生发现闻玉梅帮他修改英语汇报幻灯片的邮件竟然发自凌晨2点38分,那时她已经年过七旬。
作为导师,闻玉梅多次被复旦学生选为心目中的好导师、好老师。她培养的学生曾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及各类优秀论文奖,获各类奖学金及人才基金,在各自岗位上展露头角。她教过的学生中,有很多已成长为国家级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大学校长、书记,医院院长,重点实验主任,以及其他卫生事业的骨干。
▍治学严谨,钻研教学,教改成效显著
闻玉梅既是优秀的科学家,更是卓越的教育家。她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一直在观察、在思考,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大胆尝试改革。
2013年她指导并亲自参与的教育团队先后获得复旦大学精品课程、上海市和国家来华优秀示范课程。为加强基础医学教学和科研人员的培养,她领衔开设《基础医学导论》,启发和引导学生对这个学科的认识,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可度,鼓励他们立志投身医学事业。她关心研究生基础教育,参与研究生素质教育,2005年所在团队的研究生课程改革和创新项目获教育部二等奖。
对待教学她一丝不苟,她常常对教学团队的每一位老师说:“教师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求知的眼神,我们先要牢记一份责任,不误人子弟。更要做学生心灵的火种,点燃他们的求知欲。”哪怕是每年都上的课,她都会重新制作讲义和幻灯片,把最新的知识带给大家。
她主编的《现代医学微生物学》是该领域的权威参考书籍,获第十届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2010年她主编的《治疗性疫苗》是国内外此领域第一本学术专著。而她编写的英语教科书《Key
Note on Medical Molecular Virology》,集知识性与启发性于一体,为广大研究生追捧。
▍急社会所需,履行教育工作者担当和社会责任
作为新时代高校教育工作者,闻玉梅深感自己的历史使命和肩负的社会责任。
面对社会医患矛盾严重,社会舆论芜杂,医学生困惑重重,2014年80岁高龄的闻玉梅提出必须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引导正确社会舆论,引导医学生正确看待这些问题,加强医疗从业人员和社会民众的人文素养。她毅然挑起重担,与哲学和医学家一道开设《人文与医学》,并亲自讲授。经过与智慧树网络教学合作,至今已有一百余所学校,近六万名学生选修。
面对“银发浪潮”的冲击,她十分关切,认为作为高校应该勇挑重担,为国分忧,为民谋福,高校教育要为此培养相应人才。2013年起,她带领团队联合16位院士。承担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项目《长三角地区健康老龄化发展的战略研究》,提出“医老”与“养老”同为解决老龄化问题的两只手,为国家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建言献策,为医药卫生事业人才建设和培养谋划布局, 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
赵东元
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是介孔材料研究领域国际领军人物。作为材料科学领域高被引学者,他带领团队合成了20余种以复旦大学命名的新型介孔材料,为介孔材料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也是深受学生爱戴的好导师。截至2017年,赵东元培养了20多名硕士,50多名博士,5名博士后出站。指导的博士有三位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三位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把教书育人作为教师最基本的职责
赵东元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教师最基本的职责。18年年来,坚持为本科生讲授专业基础课“普通化学”。他说:“我要从本科起就培养学生,让他们热爱化学,将来我的学生们一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课堂上的他总是温文尔雅,风趣幽默,他喜欢化繁为简,擅长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同学们讲述复杂的化学问题。他的课不仅给同学们诸多启发与指导,而且也给了助课老师们传授了许多教学经验,“赵院士的课让我终身受益,最大的收获是让我们看到如何将科学前沿的东西融入到本科生的课堂教学中。”一位青年教师如是说。
▍因材施教是他教书育人的根本遵循
世界上没有一片叶子是完全相同的,学生也一样,有人动手能力强,有人则长于理论的专研和学习。赵东元认为,教师对学生的培养应当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只有充分考虑和发挥学生的特点,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管日常工作多么繁忙,每天晚上他都会到实验室和研究生交流,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如果出国或在外地开会,则会通过打电话、写电子邮件等方式为他们答疑。“赵老师给我们看的文献,自己肯定先看过了。他给学生改论文或者指导实验非常认真,我们的论文他都是一个字一个字改过来的,要达到他要求的水准之后才准投稿。每周我们都会汇报工作状况,他会根据各人的研究结果单独辅导。”赵东元的学生们说。
▍创新求实是他为师为学的言传身教
赵东元对化学、对科研抱有极大热忱。他几乎每周工作80小时,为了灵光一闪的实验想法,常连续十几个小时泡在实验室里。在他看来,科研就是自己的生命,在不断攀登科研高峰的同时,也把这份热忱也融化在教书育人的每一刻,影响和激励着学生的成长。
一有机会,他就与学生进行科研问题的探讨和交流,一边为他们答疑解惑,一边引导和鼓励学生形成自己鲜活的想法和创新的思路。
复旦大学第一届“校长奖”获得者田博之是赵东元指导的学生。在攻读硕士研究生的三年期间,田博之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8篇SCI论文,部分文章还发表在化学顶尖杂志。“他经常和我交流,不管是科研中有新的想法还是遇到瓶颈问题。有些学生往往在实验结果不是很好的情况下有些气馁,不想和别人交流、展示自己的研究,可是,如果你不和别人交流,就永远也找不到实验失败的原因。”赵东元说。
于漪
复旦大学51届教育系校友、著名语文特级教师
她是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也是我国首批语文特级教师。先后荣获上海市中小学优秀校长、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她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等成为“一面鲜明的旗帜”,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师者楷模,为教育而生
于漪始终把教育当作一项伟大的事业。她说: “教师事业真正是遗憾的事业,我一辈子做教师,我一辈子学做教师”。对她而言,教学是一项创造性工作,当好教师是一辈的追求。老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称赞于漪教书教得“着了魔”。熟悉她的学生则说,于漪老师对教育有着“宗教般的虔诚”。于漪在讲台上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深受学生爱戴。如今90岁高龄的她仍执著于对理想教育的追求,凭借信仰与力量、坚守与超越,成为“为教育而生”的一代师者楷模。
她的语文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积极体现师生互动,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和喜悦。有些原先看到作文命题就会哭鼻子的同学,在她热情鼓励、循循善诱下转变成写作的“积极分子”;原先写字七歪八斜的,写出一手漂漂亮亮的书法,以后成为清华大学的高材生;甚至初中学生在听了于老师的讲课,深深为于老师的教学魅力所打动,不仅爱上了语文学习,还如痴如醉地写出了上万字的学生文艺节目剧本。很多以后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并做出成绩的学生,在回忆当年时都不约而同地肯定了于漪老师的寓德育于语文之中的教学方法给他们成人奠定的基础。
▍坚守教育使命,培养教学骨干力量
从教近60年,退休近20年,于漪丝毫没有停止过追寻教育理想的步伐。 “教育领域里,顶顶重要的是要出‘人’啊!教师是教育的希望!我这样老了,做不了太多的事情了,要培养优秀的青年教师!”她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教育的力量在于教师的成长,她先后创建了“于漪语文名师培养基地”、“于漪德育实训基地”。基地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年轻教师,在她的帮助下成为教学骨干力量。在授课过程中,于漪注重引导学员之间彼此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于漪首创了教师与教师的师徒“带教”方法,程红兵、陈军、王静波、王缨、谭轶斌、朱震国等知名的教学能手都是于漪的学生。他们有的已被评上特级教师,有的多次在全国的教学大赛中获奖,有的已走上领导岗位。“桃李”们纷纷走上各自的岗位,教学育人,这让已是耄耋之年的于漪感到骄傲。
▍弘扬人文,引领语文教学改革
于漪认为,语文的核心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教师的重任在于一肩挑着学生的现在,一肩挑着国家的未来。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德育工作来展开, 德智体美,以德为先,教师的责任不仅在授业,首先是“传道”。
通过几十年来不懈的教学实践,于漪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引领人。在中国当代语文教育史上,她曾提出过两次重要的语文教育改革思想。1978年她提出的“教文育人”观点,对当时的语文教育思想产生重要影响。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于漪又旗帜鲜明地在《弘扬人文,改革弊端》一文中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这一观点掀起了广泛的讨论,使语文界在教学的“人文性”上达成共识,并写入教育部新颁发的全日制初中、高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时代在变化,学生在变化,我们的教育方法也要随着改变。”于漪说,教师对孩子们不要轻易说“不”。“一些老师埋怨现在学生太淡漠,其实他们没有走进学生的内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灌溉学生们情感这块‘盐碱地’,必须找准切入点。”
庄松林
复旦大学62届物理系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现任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时担任上海光学仪器研究所所长等职务。多次获部级科技进步奖及多项荣誉奖,设计了百余种光学系统及仪器。他对非相干光学信息处理及彩虹全息技术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被誉为“现代白光信息处理的主要贡献者之一”。在复物体的位相恢复研究中提出多种光学方法,开创了该领域研究的新方向。多年来他亲自指导的硕士生和博士生20多名,毕业生在国内外光学工程领域做出很多贡献,指导的博士论文获选2009年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所主讲的“光信息技术”课程获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
▍爱岗敬业,潜心育人,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
“做一名高等学校的教师,必须把教学放在第一位。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我们要培养对社会有贡献对经济建设有贡献的人才。”庄松林如是说,也是如是做的。
为了进一步加强大一新生的思想引导工作,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庄松林率领学院其他主要领导、专家、知名校友,每年9月,给大一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开设学业学术的系列指导讲座,拓展视野,建立专业思想,确立职业发展目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他通过向学生讲述他的学习经历、学习方法、成长历程和学科前沿相关发展等内容,为初入大学的懵懂学子点亮了航标,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树立理想目标。
▍为人师表,甘为人梯,做青年教师的良师益友
在团队成员的眼中,庄松林平易近人,从来没有领导的架子,无论是他过硬的教研能力,还是他谦和朴实的品行作风,都是青年教师们学习的榜样。庄松林淡泊名利,甘当铺路石。团队中35岁以下青年教师超过一半,他亲力亲为指导他们选题、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给他们修改论文,带领青年教师申报重大仪器专项。
在庄松林的带领下,团队齐心协力,锐意进取,三年来在Nature Photonics等高影响因子杂志上发表论文60余篇,获自主知识产权40余项。团队曾荣获2010 年上海市模范集体称号和2014年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称号。
庄松林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其高尚品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青年教师。郑继红是庄松林带出来的首位博士生,对于庄松林的严谨治学,她有着深切的感悟:“他在我读博士的三年级,曾经带我去美国参加国际光学工程SPIE的会议. 当时对于一个博士生来说这个是非常少的, 他要我扩大国际视野, 要用英语去跟国际同行交流。”团队青年教师彭滟生产前一刻仍坚持在教学岗位,她指导的学生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二等奖。这些青年教师在庄松林同志的影响下正逐步成为学院的中坚力量。
▍凝心聚力,海纳百川,为教育事业招凤引凰
教育发展的根本在人才,庄松林始终致力于引进国际一流高水平人才。在他的努力下,其带领的光学教授团队已发展壮大到8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1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名、东方学者12名。博士生导师30余名,有海外经历的占40%以上,25-39岁中青年人员占60%。
庄松林所带领的 “光学工程”高峰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7年,在上海市教委对全市高峰高原学科建设第一阶段(2014-2017年)的绩效评价中获得优秀(全市仅有13个优秀)。此外,上海市现代光学系统重点实验室与莫斯科大学Alexander P.
Shkurinov教授团队达成合作协议,共同组建“太赫兹技术创新国际联合实验室”,该项目还获批上海市2017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国际联合实验室平台建设(全市获批3家)。
部分内容来源:《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文汇教育等
(封面制图:陈文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