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由复旦大学和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举办的“一带一路暨中哈学生工作研讨会”在“一带一路” 首倡之地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开幕。两校学生工作者和学生事务管理人员齐聚一堂,汲取创新经验,深入开展中哈两国教育科研合作。复旦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教师,人才工程队员及港澳台学生近40人参加活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副校长Kadisha Dairova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学生工作专题研讨中,复旦大学代表系统展示了校园风貌和浓厚的人文底蕴,人才工程一期、二期队员就辅导员制度、学生园区建设、学生社会实践与挂职锻炼制度、学生社团与活动等与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学生工作同行互动交流。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代表从学校园区建设、学生帮扶、学生社团等多个方面对学校学生工作体系进行详细介绍。分组讨论中,双方就青年志愿者工作、创新创业工作、学生社团工作等对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围绕“一带一路”主题,复旦大学尝试在纳大开设实践课程——“一带一路的现实图景:以哈萨克斯坦为例”实景教学。课程因地制宜,邀请哈萨克斯坦国防和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蒂莫尔•沙伊莫戈诺夫(Timur Shaimergenov)、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随员弓妙奇、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马斌、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研究生商学院教授崔志坚等多位专家学者授课,主题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复旦师生就部分问题与主讲人进行了热烈讨论。授课和讲解帮助大家理解哈萨克斯坦在“一带一路”版图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一带一路”建设对哈萨克斯坦乃至中亚地区的非凡意义。期间,马斌还带领大家参访了“中国—中亚研究中心”。该中心是复旦大学第四家海外中国研究中心,也是第一家在“一带一路”周边国家中建设的复旦海外中国研究中心,是中哈两国教育合作深入发展的尝试。
通过理论学习与实地参访,双方与会人员对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思考,为双方开展进一步的学生工作交流、人文交流和深度合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据悉,近年来复旦大学不断深化与哈萨克斯坦的教育合作。2017年7月,复旦大学和包括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在内的单位联合主办“全球治理创新青年设计大赛”,32国青年聚首哈萨克斯坦,以“新能源与可持续基础设施”为主题开展相关学习交流。2018年7月初,复旦大学与哈萨克斯坦国际科教中心共建的“中国-中亚研究中心”在阿斯塔纳揭牌,中心将以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为目标,通过合作科研、培训、交流等方式为中哈合作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