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由复旦大学附属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皮肤病研究所、上海市皮肤病研究所联合主办的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医联体暨皮肤疾病临床研究联盟大会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廖万清,市卫计委主任邬惊雷、副主任闻大翔、医政医管处吴宏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党委书记顾小萍,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黄国英,闵行区卫计委副主任程佳,复旦大学皮肤病研究所所长张学军,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家医院院长或皮肤科主任出席。
廖万清、张学军、顾小萍、邬惊雷依次在致辞中对华山皮肤科医联体的成立表示肯定,对华山皮肤科医联体顺应国家新一轮医改重要创新平台要求、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提出期望。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徐金华主持开幕式。
中日友好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大连市皮肤病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淮北市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西南医院)、福州市皮肤病防治院、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浙江台州市立医院、金华市第五医院、苏州科技城医院、枣庄市皮肤病性病防治院、嘉兴市第二医院、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等20家医院代表被授予“复旦大学附属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医联体合作单位”的铜牌。
开幕结束后,各项专题报告分别展开。
针对为什么要推进医联体建设、有哪些好处、本市医联体工作已开展了哪些探索、工作目标是什么、主要组织形式有哪些、今后如何推进医联体等问题,闻大翔作了题为《<关于本市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6问》的专题报告,对这些问题逐一进行了详解。黄国英作了题为《儿科医联体的建立与发展》的报告,介绍了2014年4月份成立的复旦儿科医联体经过“闵行协作网”“西南片区”阶段到目前“跨省市医联体”的发展历程。安徽省皮肤科医联体主委杨森作了题为《安徽省皮肤性病专科医疗联合体发展与成长》的报告,从制定章程、组织框架、培训人员、搭建平台、交流宣传到社会公益医疗活动,特别是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惠及安徽偏远地区患者作了详细介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陈爱军主任作了题为《搭建学术平台,助推学科发展——以附属华山医院医联体/临床研究联盟为平台,助推学科发展》的报告,从上海重庆两个医科大学“医脉相承”的渊源说起,介绍了重庆市皮肤医学专科联盟在医、教、研、管4个方面的建设情况。
徐金华作了题为《华山皮肤科医联体工作规划》的报告,重点介绍了华山皮肤科医联体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连续8年蝉联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榜首,早已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了推动学科发展的重任。2017年10月26日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与国内200多家医疗机构合作成立了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医联体,与来自29个省、直辖市的100多家三级医院皮肤科建立了复旦大学皮肤疾病临床研究合作联盟,此后又有近200家医疗机构加入。华山皮肤科医联体会按照“上下联动、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整合全国皮肤科临床医疗资源,促进三级医疗机构联动发展,提升基层医院服务能力,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开展专病医联体合作机制,建立专病门诊网络平台,积极开展多中心临床合作研究。据悉,专病门诊是华山皮肤科一大特色之一,有不少成立于上个世纪50年代。大会期间各专病负责人主动联系,成立了近40种专病医联体。
附属华山医院医务处处长王惠英作了题为《空中互联,携手共赢》的报告,分享了附属华山医院空中医院的建设情况,并表示,它将助力专科医联体平台建设。附属华山医院银屑病专病医联体负责人颜克香博士在报告中就该专病医联体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医利捷(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飞在报告中就华山皮肤科医联体大数据平台进行了介绍。
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抓住新医改的契机,利用优势医疗资源带动全国皮肤医疗共同发展,开创协作多赢的局面,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感受到改革成效,传承了华山90年的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