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举行房颤中心建设交流研讨会 暨临床新进展学术交流

来源:附属华山医院发布时间:2018-03-29

3月24日,作为全国首批房颤中心建设单位,附属华山医院举行房颤中心建设交流研讨会既临床新进展学术交流,全国心脏电生理领域的大咖及近50家医院的房颤中心代表汇聚一堂,共同商讨和交流房颤中心建设经验。

附属华山医院党委书记顾小萍在致辞中代表医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房颤专家及各医院代表表示欢迎,对房颤中心的建设以及研讨会的价值表示肯定,附属华山医院房颤中心行政总监、医务处处长王惠英就附属华山医院的历史、现状、未来规划,以及心内科的历史及人员构成进行了介绍。她强调,华山房颤中心要成为全国的“排头兵”。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罗心平教授表示,附属华山医院房颤中心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愿与其他中心分享,共同探讨房颤中心建设的模式。中国房颤中心专家委员会主席、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前任主任委员黄从新教授强调了房颤中心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附属华山医院在房颤中心建设方面所做的创新性探索表示肯定。他表示,在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的情况下,今后可以将全国房颤中心建设过程中的“闭环式”数字化管理模式推广到全国。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瑞金医院吴立群教授对附属华山医院房颤中心建设所做的努力表示肯定。他强调,上海医疗界要联合起来,争取成为全国房颤中心建设的先行者。

临床新进展学术交流分设有中心建设之经验分享、中心建设之我见、房颤手术、房颤抗凝、病例分享和辩论6个专场。中心建设之经验分享专场,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李剑教授和天津市胸科医院许静教授分享了两家医院房颤中心建设的经验。中心建设之我见专场,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方堃副教授和心内科高秀芳副教授进行了心神交流。房颤手术专场,上海胸科医院刘旭教授、吴立群教授和新华医院李毅刚教授对房颤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手术进行了讲解。房颤抗凝专场,中山医院朱文青教授、邵逸夫医院蒋晨阳教授和附属华山医院韩翔教授先后报告了不同情况的抗凝策略。病例分享专场,仁济医院李峥、附属中山医院聂振宁、东方医院潘晔生、附属华山医院熊楠青和姜晓斐医生分享了精彩的病例。辩论专场,江苏省人民医院陈红武与上海中山医院程宽医生进行了“心房颤动:冷冻消融VS射频消融”的辩论;上海新华医院孙健与邵逸夫医院盛夏医生进行了“老年房颤患者预防卒中:左心耳封堵VS长期抗凝”的辩论。

 

据介绍,人口的老龄化带高了心房颤动的发病率,目前我国有超过1000万房颤患者,房颤导致的卒中每年超过50万人,给社会、家庭和患者带来严重的负担。2016年9月,中国房颤中心正式成立。附属华山医院房颤中心在房颤的数据库建设和数字化管理房颤患者方面做了开创性的工作,并在全国率先编写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房颤中心心房颤动规范诊疗手册》,保证房颤患者的诊疗质量。如何科学、规范地建设房颤中心仍然在摸索中,优秀的中心经验分享,对全国房颤中心建设最终成熟将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此刻开场》:送给2025届毕业生...

<>

图说复旦

高考加油!相信,你是自己的光!

<>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