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著名植物学家、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钟扬突然遭遇车祸,不幸英年早逝,复旦大学官网变成了黑色,而在4000公里外的拉萨,同样有许多人深切悼念他:“雪山垂泪,雅江悲咽,西藏大学全体师生不胜悲恸。”
30余年从教、16年援藏、10年引种红树;在生物信息学、进化生物学前沿领域获得独创性成果;为国家和上海的种子库收集上千种植物的4000万颗种子;在世界屋脊从事科研,把西藏大学的生物多样性研究推向世界……钟扬短短53年的生命中,竟然做了那么多的事,令人钦佩。
钟扬的生命不算长,但却达到了罕见的高度。为采集种子,他冒着高原反应,和学生攀爬在雪山脚下、跋涉在荆棘丛中,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因为他坚信“一个基因可以为一个国家带来希望,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一粒种子是微小的,但4000万颗种子,对于地球上的植物与生态保护有着无可估量的价值。钟扬身上,体现了一位科研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这也是一位科学家的社会价值所在。
钟扬的生命还有着别样的深度。在漫长的科考道路上,他意识到西藏这片神奇的土地,更需要的是教育工作者。他带出了藏族第一个植物学博士,他用培养高端科研人才的方式,开创了一条教育援藏的新路。从钟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大爱。正如他在上海临港播下的红树林种子,10年已经成林,他在西藏播下的科学研究的种子和民族团结的种子,也已生根发芽,必将长成参天大树。
钟扬生命的宽度同样令人惊叹。与一些埋头于实验室的科学家不同,他还是一位优秀的科普工作者,他写文章、开讲座,把艰深的科学知识变成有趣的故事,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还有他撰写的关于青藏高原的中英文介绍……科普工作,让青少年爱上科学,让普通百姓理解科学,同样是高尚而有意义的事业。
当然,对广大网民来说,钟扬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最近,“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去世,也引发了震动。但这位曾放弃高薪回国,燃烧20年生命,研制出500米口径球面电射望远镜的科学家,很多人却不认识他。这并不奇怪,我国一些卓越的科学家,却远远不如一些企业家、演艺明星有名。然而,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最终取决于科技创新能力,而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繁荣程度,取决于民众对科学的认识和热爱,对科学家的尊重。
科学道路永远是艰辛的,伟大的科学家都有一种锲而不舍精神,他们不断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在极限中超越自我。这种精神,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让科学精神得到传播,让科学家成为青少年的偶像。这是媒体的职责,更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用诗人臧克家的名句来形容钟扬和南仁东,再恰当不过了。一辈子为祖国的科学事业献身的科学家,同样是时代的英雄,同样值得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