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一隅的先进材料楼地下一层,有十多间实验室,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李世燕教授陪记者来到一间大实验室里,只见各式各样的金属管缠绕,真空泵、液氦罐散落其间,他介绍,“这里是一个极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实验室,在里面建立一个磁场,我们要观察各类材料的不同微观结构。有时候,一个实验就要连续几个昼夜,就没有节假日休息了。”这里就是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30多岁教授、博导成主力
复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由我国著名物理学家谢希德先生倡导建立,至今已走过近二十多年的历程。实验室以表面物理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在凝聚态物理、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的前沿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比如,高温超导体、新型半导体、微纳电子学、光电子学等。进入二十一世纪,实验室出现新气象,一批30多岁就能当上教授、博导的年轻人挑起大梁,使这里成为了沪上的创新高地。
实验室主任封东来从美国斯坦福大学学成归国,被聘为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实验室的学科带头人时,还不到30岁。李世燕31岁就成为复旦物理系研究员、博导。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张远波,去年获得了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被爱思唯尔评为中国大陆地区物理与天文学科高被引学者榜单的第一名,仅39岁。
看一看年轻教授们的成果:封东来教授领衔完成的“铁基超导体电子结构的光电子能谱研究”,荣获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他的团队以电子结构为突破口,利用先进的角分辨光电子能谱技术获得铁基高温超导中电子的微观信息,从而揭示其超导电性和磁有序现象的机理。张远波教授的团队用研究石墨烯的方法,发现在无氧无水的环境下,黑磷保持了非常好的半导体特性,甚至超过了现有的硅,一直未进入人们视野的黑磷有可能在二维半导体器件领域大显身手。
研究成果领先国际同行
半导体和复杂氧化物的表面/界面的结构与电子态;强关联体系和高温超导的新材料、物性、和电子结构;有机半导体中的电荷传输、有机光电器件中的界面效应、磁效应……普通人对这些专业的研究领域可能无法理解,其实,它们都是国家安全和国家经济重大需求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体现。
李世燕解读道,比如现在人们熟悉的计算机、手机等,其基础就在于对半导体硅的功能的发现。如今,科学家一直希望能够找到现在电子产业中最常用的半导体材料硅的替代品,复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成果,使我们离这一目标步步逼近。有了这些新基础研究的突破,或许,我们才能在未来见到真正意义的量子计算、室温超导。封东来课题组关于“铁基超导体电子结构”研究,被Nature Materials期刊选为其自创刊十年以来发表的二十个里程碑工作之一;张远波教授课题组成功制备了基于新型二维晶体黑磷的场效应晶体管器件,发表在2014年的Nature Nanotechnology期刊上,在国际上受到了广泛关注,短短一年就已被引用122次,引领了国际上对二维晶体黑磷材料和器件的研究热潮。仅仅两位“少帅”的研究已经占据国际同行的领先地位。
机制上赋予创新动力
李世燕介绍,除了瞄准国际前沿的科研领域之外,整个重点实验室还实施了一种赋予年轻人创新动力的机制。比如,2011年,张远波全职加入复旦物理系时,仅30岁出头,入职的前几年并没有考核。张远波后来这样说:“我花了三、四年的时间组建实验室培养学生,无需考虑论文或者是任何其他功利的目标。如果我一入职就有严格的考评,那么我可能会不得不考虑那些功利的评价标准。如果我的独立研究建立得慢,那么我的研究之路也会与现在不同。”
封东来的整个获奖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4岁。虽然手握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多项荣誉,这位科学家却表示,实验室里最宝贵的产出是“学生”。封东来眼中的好学生有两种,“一种是天资聪颖型。只需要稍稍点拨,学生自己就会有所成长,有所进步。还有一种是勤奋用功型,我在这类学生身上花的心血最多,但非常值得,学生是我最宝贵的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