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文理之间 解读《闲情偶寄》 陈洪与杨玉良在复旦大学展开文学与科学的对话

作者:摄影: 视频: 来源: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发布时间:2017-05-02

4月28日晚,由复旦大学图书馆/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主办,党委学生工作部、复旦学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协办的“文学与科学的对话——以李渔《闲情偶寄》为中心”专题讲座开讲。讲座特邀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子文作为嘉宾,南开大学国家级教学名师、跨文化交流研究院院长陈洪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高分子化学领域首席科学家、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院长杨玉良分别从文学与科学的视角,对李渔《闲情偶寄》所蕴含的丰富生活内容进行解读。新颖的视角吸引了复旦大学师生乃至李渔故乡兰溪、国家图书馆古籍保护中心、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广大李渔爱好者报名参加。

李渔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戏曲家、出版家、园林艺术家、养生家等,《闲情偶寄》是其代表作,内容包罗万象,含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居室部、器玩部、饮馔部、种植部、颐养部八部分,涉及戏曲创作、舞台导演、女子妆饰、园林建筑、家具布置、日常饮食、花木园艺、养生健体等多方面内容,全书不仅有审美观念和生活理念的表达,更有极具操作性、实用性的生活内容和具有逻辑体系的学术理论。《闲情偶寄》凝练了多层面、多角度对生活艺术的观照,丰富的内容使之蕴含多种角度、多面解读的可能,亦成为文学与科学两大领域的契合点。

陈洪首先介绍了李渔身份的独特性:士人文化和市民文化结合,雅俗兼备,既全面又独特,“是一个不依附于政权的完整而有趣的人”,在中国文化史上可称独一无二。《闲情偶寄》一书是以“情”为核心,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别有寄托的一种潇洒人生姿态的表达。

杨玉良指出,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在中外均有讨论,但往往没有结果。在马克思的观念中,科学与人文本无隔阂,只是囿于人的认知能力无法全面覆盖,而李渔《闲情偶寄》却在探索生活情趣中蕴含着带有科学色彩的思维方式。

杨子文则强调,《闲情偶寄》不仅在人文科学领域有独特价值,亦蕴含着丰富的生活艺术可供当代人借鉴。

陈洪与杨玉良结合各自的生活经验与大家分享了他们对于李渔及其《闲情偶寄》的看法。陈洪以苏轼为参照,指出李渔人生态度的精髓:在一个无趣的时代寻找乐趣,强调主体生命与主体意识,以主体为中心。杨玉良在充分肯定《闲情偶寄》人文精神价值的基础上,强调李渔具有科学的探究精神,虽然未能达到真正科学的程度,但已经非常难能可贵。杨子文亦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充分肯定了李渔的重要价值。

提问环节,听众们从科学研究、工作生活以及中国人文与科学发展的关系等方面提出了问题,嘉宾们一一解答。最后,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院务委员会委员、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王红蕾问及李渔的当代意义,三位嘉宾认为,李渔在无趣中寻求有趣、万事皆学问的生活态度,使他贴近生活、内涵丰富,应当作为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资源得到充分重视。

陈洪与杨玉良分别从自己的学科角度出发,围绕《闲情偶寄》这一世界上首部倡导休闲文化的巨著展开对话,为经典注入新鲜的理念与科学的解读。文学与科学大家之间的思想碰撞,为解读经典作品提供新思路。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