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风学风】阅读达人夏庆宇:以书为友 宁静通幽

作者:巩持平摄影: 视频: 来源:新闻文化网发布时间:2017-04-24

外借381次,位列阅读达人榜第一名,当知晓自己被评为“阅读达人”时,夏庆宇直言“出乎意料”。面对这样的成绩,他虽感到有些意外,但也为之欣喜:“这个荣誉称号是我有生以来最为之骄傲的一个称号。”他认为,自己虽然并未刻意去追求,但这个借阅记录着实是对他过去一年来所付出的勤奋的肯定。“这将是我在复旦留下的最美好的回忆之一”,夏庆宇如是说。

从北大取得博士学位后,夏庆宇于2015年进入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在郭定平教授的指导下从事“欧洲政党政治”方向的研究。提起这一年多的博士后生活,夏庆宇坦陈:“由于工作压力不小,平时都在写论文,我的生活也比较单调。”博士后出站的过程并不轻松,不仅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还要通过一系列严格的考核。即便是难得的闲暇时间,他也喜欢把看书作为消遣方式。

虽然生活方式比较简单,但夏庆宇感兴趣的领域不少,阅读、思考、写作的范围也比较广,正因为如此,他在准备论文过程中需要查找的资料自然更多。但在写作过程中,他也会对资料有所选择。夏庆宇认为,社会科学领域的成果可以分为两种,一种试图建构理论,以解释社会,另一种则在尽力厘清前人并未充分阐释过的一些事实。在这两类成果之中,他更偏爱讲事实的书,因为“人只有对客观世界有了足够的掌握之后才能更好地思考问题,再能在此基础上寻找解释”。但一些书因为太急于构建理论,在解释这个世界的过程中对事实进行选择性的呈现和“裁剪”,他认为,这样的做法就显得有些舍本逐末了,对人类认识这个世界所作的贡献是有限的。

夏庆宇举例,一些并没有所谓“科学理论”的书也对他启示颇多,例如记录明太祖的言论的《皇明制书》就曾给予他灵感。时人一般认为,古代皇帝可以为所欲为,由于缺乏制度约束,皇帝可以使个人的意志高于一切。但通过朱元璋的自述可知,他是一个整天怀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态殚于政务的皇帝,他反复叮咛自己的子孙也要谨言慎行、勤于政治。朱元璋的不敢放逸的主观心态与兢兢业业的执政行为都改变了夏庆宇对中国古代皇权专制统治的认识。“此书使我感到,如果皇帝是一个正常人,他一定会对国事抱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原因在于国事就是他们自家的事,皇帝从父辈那里继承皇位,还要传给自己的子孙,因此皇帝一般不会故意把国家治理成一个烂摊子。”除此之外,夏庆宇认识到,中国古代的皇权是受很多限制的,这些限制也许不是制度性的、并没有成文的法律规定,但却在实实在在地发挥着制约作用。由此推之,任何执政者都不可能在政治过程中完全为所欲为。夏庆宇还从这本书中看到了“法治”“分权制衡”的观念。一般认为,这些原则最早是由西方思想家提出的,最早是由西方国家实践的。但事实上中国古代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早就产生了这类思想。在想到这些内容后,他搜集了中国古代关于“法治”“分权制衡”的言论,写成了《论政治领导过程中的非制度性约束》一文。

阅读面较广是夏庆宇借阅较多的原因之一。尽管主要研究欧洲政治,在被问及最近看的书时,他却取出了携带的一本《中国哲学》。“这是一个系列,有十几本,读后的感觉是老一辈中国学者的学养很深,令人肃然起敬。这套书采用的尽管不是当前流行的、公认的西方范式,但是可以看出中国老一辈学者在扎扎实实做学问。做学问要紧的不是使用先进的方法,而是注入足够多的努力。当今,由于西学的流行,人们对中国古典哲学和历史的掌握似乎已略有缺憾了。”

过去的一年多,夏庆宇发表了二十余篇论文,这也是他借阅的动力。他说:“如果我对某个问题有兴趣,觉得自己有想法,就会试着把我自己的想法形成论文,在这个过程中就要开展研究,就需要通过查找书籍进行了解。”

夏庆宇将自己在过去一年的阅读心得总结为“心静天下无难事”。他解释说:“只要心静,少一些杂念,把心思全部集中于一点,用全部力量去实现唯一一个目标,就会更容易取得进展。”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