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复旦大学化学系董安钢研究员与高分子科学系胡建华教授、杨东副教授合作,在新型纳米晶超晶格材料的制备与锂电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3月3日,相关研究论文Fabric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ly interconnected nanoparticle superlattices and their lithium-ion storage properties发表于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论文第一和第二作者分别为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2012级博士生焦玉聪和化学系2014级博士生韩丹丹。
纳米晶超晶格是一类由单分散纳米晶颗粒通过自组装构筑而成的新型凝聚态物质,是目前化学材料领域的一个前沿研究热点。针对传统自组装纳米晶超晶格组分受限、导电性差的问题,该研究团队发挥他们在纳米晶合成和超晶格组装方面的优势,提出了一条全新的纳米晶超晶格制备思路,巧妙的利用衍生自Fe3O4纳米晶超晶格的有序中孔碳骨架制备出传统自组装方法难以实现的碳包覆的三维交联纳米晶超晶格材料。该方法突破了超晶格的组分限制,所得碳包覆的三维交联纳米晶超晶格在能量存储器件中显示出潜在应用价值。纳米晶超晶格高度有序的结构特点也使深入研究纳米晶在嵌锂/脱锂过程中发生的微观结构和形貌演变等关键问题成为可能,具有重要的基础研究意义。该研究得到了复旦大学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973等项目的资助。
董安钢2013年加入复旦大学化学系后建立了“低维纳米晶功能材料实验室”,课题组建立了以纳微尺度材料构筑宏观可用材料为中心的研究思路,通过化学手段设计、组装、整合新型结构材料并探索其在能量转化与存储方面的应用,近两年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Nat. Commun.、Angew. Chem.、ACS Nano等期刊。